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碳中和” 背景下 光伏装机有望再创新高 未来可期

栏目:民生 2021-09-19 09:49:46
分享到:

原材料价格频频上调,引发业内热议;“碳中和”目标下光伏装机量激增带来的新行业机遇;“储能强配置”项目的实践经验...在近日由365光伏、365储能、智慧能源主办的品牌强国2021中国碳中和高峰论坛上,与会嘉宾对上述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国和洲际能源咨询研究院院长王锦主持。通威光伏事业部总裁、无锡尚德电力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何双全、隆基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冬雨、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杨锐、中国节能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第十一科技高级副总裁张、华北区总裁余才志谈行业情况、

以下是对话记录:

陈幸妤/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光伏事业部总裁

回顾通威的发展,我们在2006年进入光伏行业,与我们的农牧结合。去年提到的“双碳”目标,是全社会的重要战略决策。至于中国的“双碳”时间,我认为虽然中国提出这个“双碳”目标比较晚,但我们相信中国人一旦有了目标方向,就会全力以赴,有可能我们在2050年甚至更早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在中国“3060”的战略目标下,我相信不仅仅是我们的光伏产业,我们整个新能源产业都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在农牧业和光伏行业十多年的经营,我们认为,要实现碳达峰的目标:一是我们全社会需要控制人口消费总量;第二,我们的经济增长结构需要我们从高碳高能耗的经济增长向低碳高效的能源结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通威,所有的企业和行业都共同参与。

能源消费的便利化是从过去的“石化能源”、煤炭、传统天然气的消费向我们的电气化转变。能源生产的清洁化是从过去不环保、效率低下的“石化能源”向太阳能、风能等安全经济综合条件下游的清洁能源经济模式。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的行业同仁共同努力,提高清洁能源的竞争力,早日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通威参与光伏制造领域,愿意发挥优势,整合行业上下游产业链。

对于通威在农牧业和光伏方面的深度融合程度,在分享“渔光互补”项目经验时,陈幸妤表示:通威的做法也可能是一种为产业抛砖引玉,欢迎大家参与。因为在光伏、风电项目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土地已经成为项目落地至关重要的制约因素,同时也面临着电网消耗的问题。虽然有关部门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布局UHV建设,完善输配电,但是新能源的有限消耗问题暂时还不能完全解决,所以现在需要两条腿走路。

自1982年成立以来,通威一直深耕农业、畜牧业和水产品。我们手里的项目,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不能只用于基础农业,即使有条件的,我们也会做三个产品,即农牧业、光伏发电、休闲生态观光。我们在江浙有成功的项目案例,南京的一个50GW渔光一体化项目基地是一、二、三产业之一。园区内光伏电站建成并正常运行后可发电20-25年,后续的渔业、旅游、休闲观光等也可连续创收10-20年,为当地就业和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如果管理得当,渔业和旅游业的收入甚至可能超过光伏发电的收入。因此,在一块土地上运用多种商业模式来最大化其综合价值,这种商业模式的思考远远超出了新能源本身可以供大家思考的价值。

因此,我们认为这种商业模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使用,从而产生全面的价值最大化,这应该远远超过我们新能源本身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尝试。如果一些相关资源有条件,不管有没有旅游资源产业,都可以参与到公园和城镇的发展模式中来,这就是我们的思考为大家提供的。

何双全/无锡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CEO

尚德成立于2001年,今年正好是尚德成立20周年,也是中国光伏发展的第20个年头。说到长远的轨迹,其实我们都知道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何有效利用护理资源是光伏行业的人几十年来不断突破技术研发的方向。我们光伏人最自豪的是,中国光伏产业已经成为全行业中拥有最自主知识产权、利用质量最高的产业。20年前,尚德在成立之初就设定了目标:为地球未来充电,让绿色永远环游世界。展望未来“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地球从过去,如何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进行充电。所以现在尚德的口号是给地球充电,让人类生活更美好。这一目标也更多地与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进程相结合。因此,光伏赛道属于长期可持续的赛道。制造企业作为制造业的代表,要保证长期轨道的价值,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可持续发展,二是高质量发展。一条不能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赛道,必然是艰难的、杂乱无章的。在2018年“531”之前,每一家优秀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亮点和难点,但在未来,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光伏龙头企业将扩大优势。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层面对光伏行业有坚定的支持意愿,所以毋庸置疑,大家都会长期看到、期待和投资这个行业。

去年光伏行业有两种声音,一种是产业融合,从硅材料、电池到组件;二是在产业链上做精细分工。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硅料价格已经从去年的每公斤70-80元上涨到现在的200元,这对于硅料企业来说可能是好事,但对元器件企业来说是有害的,暂时无法保证市场上能买到价格合理的元器件。因此,我认为整个光伏行业对于这种情况下的专业化、精细化分工竞争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抢装”来了,有些环节就会成为瓶颈,所以我也呼吁同行们理性看待这个行业,这样才能保证赛道的持续高质量发展。

我也知道很多看客还在评估是否应该参与光伏行业,也有人想加入这个赛道,但作为赛道上的人,我觉得挺惨的。看到压力但依然乐观,这就是光伏人和光伏产业的魅力。事实上,要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在绿色建筑、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等各个领域进行投资和技术创新。你不要只盯着我们成熟的光伏行业,盲目进入某个环节,对我们行业的健康发展没有帮助。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不要忘记自己的主动心态,做好眼前的工作,践行产业链的生产,始终把降本增效和系统降耗纳入我们的经营管理目标,为整个行业的保驾护航做出持续的贡献。

尚德在未来发展和双覆盖方面一直比较低调务实。近年来组件产能突破10GW,与常州顺丰公司签订2GW电池合同。我们认为,光伏行业一方面取决于品牌和质量,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企业规模。所以,尚德不一定是第一名。我们承诺在做好质量的同时。根据尚德的企业文化和尚德管理层的定位,通过今年新一轮产能扩张,预计尚德年产能12-15GW,未来2-3年将新增3-4GW组件。目前,尚德是零部件产业链10强企业中唯一未上市的民营企业。目前尚德董事会也在为国内IPO做准备,尚德感谢一直以来支持我们的合作伙伴。尚德这几年确实不好过,现在尚德轻装上阵,所以我们并不急于依靠尚德不断引进成熟的技术和尚德的品牌影响力,相信尚德未来大有可为。

对于目前行业的涨价,何双全表示,虽然硅料涨价给零部件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但他希望随着硅料行业的扩张,这种情况能够得到缓解。

江冬雨/隆基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战略中心总经理

去年9月22日以来,Xi总书记提出了双碳目标,这对光伏产业来说是一个机遇。目前,光伏和风电两条产业链聚焦中国。经过业内同仁20多年的精耕细作,我们有这样的信心,也敢于实施这样的目标。我认为光伏技术可以满足我们目前理想的用电成本要求,帮助我们的领导人指定这样一个响亮的“双碳”目标。这不仅仅是隆基,更是近20年来参会光伏人不断的努力。没有大家,我们就没有机会拥有这样的时代机遇。

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隆基战略中心。我们有四个主要部门:能源研究所、工业研究所、创新发展和战略规划。他们负责研究各个国家和企业能源转型的碳中和路径,分析产业链和产业发展,工业企业的战略参与等。,并制定公司未来3-5年的发展规划。目前,隆基不仅需要努力,还需要仰望星空空。我们可以始终秉承隆基的愿景——打造全球最具价值的太阳能科技公司。作为一家科技公司,我们始终把降低用电成本作为我们的重要使命。仅去年一年,我们就投入了20多亿研发,最近电池效率突破纪录,达到了25.09%。未来我们不会在电池转换效率方面不断加强研发投入,开发适合各种太阳能光伏应用场景的产品。降低电力成本和扩大光伏应用是未来的两个重要方面。我们也愿意继续与行业内具有核心优势的企业合作。在应用场景上,隆基不仅考虑太阳能光伏,还帮助各企业找到自己的碳中和之路。我们不仅要考虑自己在行业中的发展,还要思考光伏行业如何帮助世界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作为从业者,我们应该永远有这样的使命感。

在碳中和的路径上,我们认为整个碳中和的路径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利用现有制度进行调整;二是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三是充分发展储能;4.对于交通、建筑等一些不直接用电的行业,可以尝试氢能。四条路径不按顺序发展,市场份额不一定完全平均。因此,隆基将在这四分钟的路径上不断探索,推动碳中和目标更快实现。

我们认为,电池是降低用电成本的主要因素,所以目前隆基的产业布局还在对电池尤其是电池技术的研究中。可能现在产业链还不成熟,电池价格有所反弹,但我们认为这只是短期因素。随着产业链的成熟,光伏的电费肯定会降低。未来十年,光伏仍将下降30%-40% 空。未来,隆基必然会加强光伏在各种业务场景中的应用,寻找机会,实际上可以帮助降低用电成本。氢能在发电方面。光伏制氢虽然能满足经济用电成本的要求,但在运输和储存方面仍存在技术难点。因此,隆基只有坚持“不领先、不破产、不卡壳、不进入”两个管理理念,才能发展壮大。现在,“战略发展中心”将积极探索,让我们的光伏产业在“碳中和”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是隆基的使命。

对于目前“龙头企业”提高电池效率,但价格也有所上涨,这给元器件端造成了成本压力,蒋东宇表示,上游硅片价格有所上涨,电池芯片价格有所上涨,但毛利却在下降。我相信目前整个行业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我认为中国没有高利润的产业,所以我说早期的硅片会有一定的红利。但从长远来看,各环节肯定会回到合理的利润区间,利润必须随着电费成本的降低而调整,否则就是逐利资本

目前硅料涨价是市场行为,我们只能管好自己的环节。目前隆基并不打算进入硅料行业,但我们与通威有深度合作建设硅料工厂,并不是硅料涨价的利润驱动。其实硅料厂要到明年才会开业,建硅料厂的目的只是为了保证供应链的安全。对于一个龙头企业来说,能否赚钱取决于你的整体管理效率,通过对现金成本和技术成本的控制。隆基不会赚上上下下的钱,但是为了保护供应链,这才是最重要的。企业需要评估自己未来20-30年的成本因素是什么。

杨锐/邓爽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感谢主办方的邀请,我们邓爽集团一直从事储能和电池领域的工作,在电化学领域拥有超过30年的行业经验。1990年至1990年开始应用锂电池全储能,一直坚定走磷酸铁锂路线。在我们看来,储能的赛道其实很宽。我们最初布局在通信储能领域。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通信储能已经扩展了许多商业应用场景。我们通过备用电源+储能的模式,帮助客户尤其是重资产制造企业盘活资产。我们讨论的电储能、光伏、储能不仅仅是光伏,所有新能源都可以加入到我们的储能环节。

最近的“双碳”目标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双碳”目标是通过UHV储存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能量,中长期储存电化学储能和氢能。风、光和储存将有助于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40年将是一个长期的风洞和赛道,值得深耕。这是邓爽在储能领域经营多年后对行业发展的看法。通过光伏企业的引入,可以看出光伏行业整体已经通过之前行业的低价竞争进入了国际化的道路,走上了垂直一体化的战略。说到底,行业洗牌只会是行业的关键环节,一方面是产品本身的技术路线,另一方面是战略目标在应用端的落实。“双碳”的目标是未来双赢的商业模式,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让产业链上、下环节的每个人都有利润空是很好的商业模式。我30年前做电池,20年前做电化学储能。虽然储能行业是出路,但储能行业的万亿轨道才刚刚开始。它是去年正式推出的。这个行业不会像某个互联网行业。大,这个行业需要的是一系列专业、领先的企业带领行业找到市场定位。考虑到我们的规模、竞争力和质量控制,我们需要挖掘专利和品牌的“护城河”。这就是邓爽一直在做的事情。我也希望通过参加这样的跨界会议,能够和这个行业的很多优秀企业合作,从各自的优势和长处出发,比如电池、系统管理、储能电站系统等,是开拓合作共赢的长久之道。

张/中国节能太阳能有限公司总经理

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讨论这么有意义的话题。中能太阳能是一家主要从事光伏电站开发、建设和运营的上市公司,在行业内发展已有10余年。现在,“双碳”目标是全社会曝光频率最高的热词,尤其是对于新能源行业。个人认为,物质方面的价格暴涨暴跌与“双碳”密切相关。我个人对“双碳”的看法有三个字:责任、机遇、挑战。既然我们对世界做出了这样的承诺,这件事就必须要落实,这个责任更多的落在了新能源行业的人身上,尤其是我们光伏的同事。未来光伏装机容量将是现在的60倍。谁来做?机会在于,在这样一个大的、长期的、发展的过程中,会有优秀的企业能够在未来几年脱颖而出。最后,还有挑战。现在我们可以看到,未来是有希望的,前景是广阔的,但在实施中会有很多实际问题。我们在“碳中和”的目标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经过10-20年的努力,光伏人基本以低价上网。但由于原材料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想要光伏成为主要能源是不现实的,因为发电和储电距离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光存储的组合不能作为主要电源,光存储的组合提高了成本和价格,这是目前的主要矛盾。

对于目前需要新增的新能源项目,需要新增10%的储能。然而,如此小的储能规模,除了增加工程成本外,并没有为新能源发电的消耗解决太多问题。我的建议是:能不能考虑在新能源装置相对集中的地区增加储能,由电网统一部署?这在成本、耗材、运维方面是否可行?

在这样一个关键节点,希望我们行业的龙头企业能够更加负责任、有担当。从2009年第一次全国工程招标4元/瓦到现在的电费1.09元/瓦,这是我们龙头企业的共同努力。没有大家的努力,现在就没有巨大的光伏市场。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大家的努力。发展的大起大落不仅会对光伏行业造成伤害,也不利于我们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目标。

余才志/第十一科技高级副总裁兼华北区总裁

今天在座的许多朋友都是11科技的客户。首先感谢您对十一科技的信任和支持。我谨代表赵振元主席,与各位嘉宾分享我对长远发展的看法。新能源是我们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的希望和依靠。“碳中和”是一条长期轨道,是二氧化碳排放的“3060”目标。第二,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领域是燃料汽车和化学工业。新能源,尤其是光伏和风电,是我们实现“双碳”目标的助力。其实“3060”目标时间很短,但任务相差很远。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燃油车在交通运输行业的比重,增加电动汽车的比重,将大大增加全社会的用电需求。2060年,我们团队实现碳中和对新能源的需求应该会更高,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耗电量也会增加。因此,“碳中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轨道。

要想在这条赛道上发展好,取得好的效益,而不是被历史淘汰,就需要在这条赛道上永远合作,共同前进,共同发展。合作共赢是十一科技的发展共识。即使在去年疫情困难的情况下,我们第十一科技设计也计划承接一个多GW的EPC总承包项目。十一科技与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克服困难,在海外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第十一科技是一支值得信赖、能打胜仗、能出海的团队。如今,面对材料涨价、项目收购难、电网消费结构等问题。,这对我们的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一方面是“3060”热,另一方面是价格和成本上涨,行业发展放缓。所以赛道前途光明,道路曲折。需要一些时间来调整,找到平衡点,这样我们的行业才能健康发展。十一科技在国内外拥有丰富的项目案例,可以为您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帮助您增加电站的收入。希望能多和你合作。

365光伏收尾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