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北师大教授王一川、张同道主编了一套《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库》,重新安排了上个世纪中国文学大师的席位。穆旦在现代诗人中排名第一,金庸在小说家中排名第四。有意思的是,穆旦和金庸这两个觉得不能从对方身上得到什么的人,其实是表兄弟。他们的祖先来自浙江海宁原华镇查家。
穆旦叫查梁铮,金庸叫查梁勇。查梁铮将“查”姓拆分为“木”和“旦”,取笔名木旦。查梁勇把“铷”这个名字拆分成“金”和“勇”,取了金庸这个笔名。查的两个后代以一种相似而奇特的方式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他们的名字。
作者简介
穆旦,原名查梁铮,化名梁震。浙江海宁,出生于天津。九叶诗人和翻译家之一。
十几岁时,穆旦在南开中学读书时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开始写诗。1935年考入北平清华大学外语系。抗战爆发后,他随学校迁往长沙、昆明等地,在昆明《大公报》、《文举》副刊上发表了大量诗歌,成为著名的青年诗人。1940年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他继续当老师。1940年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他继续当老师。曾参加中国远征军,担任翻译。1949年,他去美国芝加哥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195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回国后,任南开大学外语系副教授。1958年,图书馆工作转移,诗歌创作停止。他于1976年恢复诗歌创作,1977年死于心脏病。
穆旦在20世纪40年代发表了三首诗《探险家》、《穆旦的诗》和《旗帜》。他是“九叶诗派”的代表诗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穆旦一直从事外国诗歌的翻译。主要译著有俄罗斯普希金作品《波尔塔瓦》《青铜骑士》《普希金歌词集》《普希金歌词二》《奥甘·奥涅金》《高加索的俘虏》《对加夫里的赞美》《雪莱歌词选集》《唐璜》《拜伦诗》等,翻译的文学理论著作有《文学概论》《文学原理》《文学的发展过程》《如何分析文学作品》《别林斯基文学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