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与社会记忆——蔡晓的艺术创作
文本/李修勤
2010年9月,蔡晓考入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第四工作室,同时辞去郑州市教师职务,成为我的研究生。
《以书法为媒的雕塑形态研究》是三年制研究生课程的主导基础课,是一门融中国哲学、美学思想、造型观念、形态创作理论与实践研究于一体的课程。本课程从书法的笔法、空空间、结构、形式的研究入手,研究书法的形式创造与身体形态的关系,体验在书写过程中心灵与书写形态、心境相结合的心灵形象是如何形成的,体验书法的二维空包含三维形态的运动趋势,都是在美术学院院墙内的教室里练习的。
“介于空之间的写作”和“社会写作”是“以书法为媒介的雕塑形态研究”的延伸课程。其特点是:走出课堂,走进校园里的城乡,根据定向工业化城市的历史或记忆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创作。比如持续了半年的“锅炉”和“能量转移”,都是基于城市市场领域的艺术项目。
蔡晓是一个勤奋敬业、乐于思考、敢于实践的人。每一门课程都会焕发出她独特的思考角度。毕业后,她走出校园,回到郑州。2015年,她和同学、丈夫施立对城市拆迁废墟进行了实地调查。他们在高新区发现了陈庄村遗址,发现了“陈庄小学”。他们对陈庄小学的前世今生进行了实地历史考察,对学校历史产品进行了研究和学习,创作了一系列作品。这些作品是历史的真实痕迹和对当今社会某种形式的塑造与他们的作品交织在一起。一份实地调查报告和作品结合在一起,可能会展现出深刻的社会和历史细节。这既是陈庄小学的历史考察报告,也是中国社会以艺术的方式书写的历史记忆。
2019年10月27日
陈庄小学形成与消失调查报告
文本/蔡晓
2013年夏天,我完成了一组“延伸在空之间”的四个雕塑。回顾三年的硕士学习,跟随老师学习书法,日夜推敲空之间的形式,寻求空之间书法、雕塑形式、艺术的转化之路,是充实而快乐的。老师在评价我的创作和学习成绩时,给出了“努力让空写作和社会写作融入我的雕塑创作”的话语,让我想起了研究生的话题“锅炉”和“能量传递”,这无疑是老师指导我的“天涯路”。
2015年12月,我和李世凯带着盖伊·伯德的《城市漂流用户手册》开始了郑州城市拆迁现场的实地考察。当我们看到陈庄村的废墟里站着一个死去的小学校园时,一个声音颤抖着说,也许这就是我们“社会写作”的起点...
陈庄小学位于郑州高新区陈庄村。成立于1953年,2015年终止,2019年拆除。
陈庄小学历史
1953年,陈庄小学建在村东端的破庙里,有三名教师和一批学生。原本是一所简单的小学,后来发展成了高中。
1979年8月,刘传军成为校长。他联系大队干部,把陈庄小学搬到村南,用青砖红瓦盖了26间平房。从此,学校的校址就建立起来了。
1986年,由于建筑质量差,墙体开裂,这26间平房成了危楼。陈庄村集资38万元重建陈庄小学。这座三层教学楼占地1030平方米。
2015年,郑州市城中村改建,陈庄村彻底拆除,陈庄小学停办。根据中原教委安排,师生分开,就近分配到高新区小学、南刘村小学、瓦屋小学。
2016年至2019年,陈庄村土地被碧桂园批出,陈庄小学楼成为建筑工人临时宿舍。
2019年3月9日,“碧桂园西湖”房地产项目开盘销售。
2019年7月12日,陈庄小学旧址被拆除,变成一片废墟...
走进陈庄小学的校园,推开教室和办公室的门,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学生在教学结束时的涂鸦和临别赠言留在黑板上,时间在“拆解”的瞬间结束。颓然、荒芜、破败——教学和办公设施、文件、粉笔灰、作业本和垃圾乱七八糟地散落一地...五万人的村庄化为乌有,朗朗的读书声无声无息,只留下片刻的寂静空。
因此,没有任何力量的阻碍或干涉,我们恢复了我们认为“有用”的一切...
陈庄小学遗址发现物品清单
2015年12月4日:
1.教学楼三楼阁楼里,捡了三个损坏的小号;
2.在教学楼前的旗杆下捡起国旗和旗杆;
3.在教学楼一楼西侧的过道里,生物课上的三个人体器官模型被拿了起来。
2015年12月7日:
1.在教学楼二楼的校长办公室,发现了一个破旧的“十五天”挂钟,经查证是上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的产物;
2.教学楼二楼过道里,捡来一个漏斗状的锡筒,这个物品的使用功能不明;
3.操场西侧的水塔下,收藏了160多份学校档案。
2015年12月23日:
1.在教学楼二楼杂物储藏室,捡到一个铜酒精喷灯、两个玻璃实验用具、一顶鼓队帽、一个破损实验天平、一个显微镜木箱。
2.教学楼二楼教务处房间,捡了5张小学毕业证存根;
3.大门西侧值班室的后板房,收藏了50多份教学档案;
4.村道两旁,捡了两个压成扁块的锡漆罐。
2018年2月4日:
1.在陈庄村西部,回收了40多块红色废砖;
2.捡起陈庄小学北外墙7块松动的脚手板。
2019年7月12日:
陈庄小学旧址拆除后,最终收回两块碎砖和一块钢筋混凝土块,这是陈庄小学教学楼的砖和梁架。
陈庄小学九五
在接下来的四年里,我们开始了创作实践,陈庄小学的问题总是接踵而至——文本如何表达?如何铆钉旧东西?建模是如何展开的?如何理解教育?拆迁建设的生死周期是怎样的?我们一次又一次地犹豫和下定决心,但我们手头有无尽的工作——阅读文本、建模实验、探索材料、提炼想法,日复一日地做着我们所有的建模技能和艺术本能。渐渐地,我们习惯了无知,欣然接受未知的艺术挑战。对残缺文字的理解,基于陈庄小学印象构建的雕塑形式,与错时空交织在一起,与碎、喇叭、碎砖、烂木、教育档案、教师资格证、教案、小学毕业证等一起。,一次又一次地形成我们对形式和概念的探索
陈庄小学创作年表
1.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完成《废墟日记》两件,配三把旧小号和《陈庄小学大事记》;
2.2017年1月至2017年4月,完成《孙校长漂流计划》工作,取得上一任孙校长教师资格证和《陈庄小学安全责任书》;
3.2017年5月至2017年6月,与陈庄小学“九年义务教育合同”和一个压扁的锡罐一起完成了作品《漂孙》;
4.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用回收的挂钟芯完成了一张“Time 空隔行”;
5.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以碎砖碎木、校史、会议纪要完成一组作品《多余的文字》;
6.2019年1月-今天,带着回收的锡罐和陈庄小学教师资格证,作品《燃烧的云和破碎的坦克——与王金英老师对话》创作未完成;使用回收的挂钟外壳,创作作品“拆除指南针”尚未完成。
截至目前,陈庄小学的创建工作尚未完成。那一堆旧事,那一堆文件,还有那些回忆,似乎有太多的东西需要表达。我们只能继续扛着他们,从他们身上汲取能量,然后用我们的艺术一个一个地“书写”这个破落的小学。
废墟日记2016-2017
2017年“时间空交错”
超额文本,2018年
《燃云破罐教学计划——我们与王金英老师的对话》2019年,
蔡晓
1983年生于湖南省湘潭市
200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201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现居郑州,一木天艺术创意工作室创始人,现就职于郑州环境雕塑建筑学院。
《中国女性艺术》一书由《中国当代艺术文学》的制片人邵琪策划编辑。旨在前人研究和积累的基础上,采用最客观的历史视角和写作方法,准确、完整地梳理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2019年70年间中国女性艺术的基本状况和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