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怪我们国家国土面积太大,物产太丰富,所以能保持舌头尖,嘴巴硬,所以要轻松竞争,要在369等他们。就拿螃蟹来说吧,民国老中医史金模,螃蟹美食家给螃蟹打分:
湖蟹第一,河蟹第二,河蟹第三,河蟹第四。海鲜其实排在最后。抛开海蟹不谈,按照这个排名,中国大闸蟹的江湖基本都描绘出来了。
大闸蟹鄙视链
对于江苏人来说,最引以为豪的不是阳澄湖这个名字,而是江苏特有的螃蟹鄙视链。当省外的人还在争论自己是不是“大闸蟹”时,江苏人已经对大闸蟹产生了一连串的鄙视。
阳澄湖自然是明面上的榜首,先是看不上太湖,再是看不上洪泽湖,洪泽湖看不上高邮湖,高邮湖看不上古城湖,古城湖看不上沙家浜...
这还没有结束。有一个溱湖在暗中看热闹,因为只有它产的大闸蟹不叫大闸蟹,叫大闸蟹,是以捕工具命名的。他们的产出比较少,基本没有做营销的必要。对江苏人来说,这种鄙视链是他们的宝藏,虽然在外人看来只会让人觉得更大。
阳澄湖的“非常”尴尬
但话又说回来,毫无疑问,阳澄湖大闸蟹是中国第一品牌遍布全国,从这几年大闸蟹的“乱象”中我们也能看出一二。谁的头衔最响亮,谁就会被假冒。阳澄湖怪怪的,没有被冒充。
中国近千亿大闸蟹产业近年来一直在为阳澄湖大做文章。卖家累了,买家更累了。给螃蟹洗澡还不错,但是连洗澡都懒得洗,所以金字招牌阳澄湖越来越差了。
对于国产品牌来说,竞争并不可怕,他们害怕仿冒。阳澄湖从未尝试过任何防伪方法。脚链出来的时候,真的让人眼前一亮。第二年,它立即失败了。真的没用。今年上半年,有一种强大的同位素检测方法,似乎准确率接近100%。
同位素鉴定方法
乍一看,还挺唬人的。其实同位素技术已经不是什么新技术了,只是没有人想到将这项成熟的技术应用到大闸蟹防伪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黄芳教授的研究团队发现,化学元素锶的同位素组成可以用来追踪和判断大闸蟹的养殖地点。目前,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地球化学杂志》上。
自然界中化学元素锶有四种稳定同位素,其中“锶87”和“锶86”在不同的地质环境中相对含量不同,这些元素会通过觅食活动传递给螃蟹。时间长了,大闸蟹中锶元素的特征会与产地水源相似,不会受到不同外来饲料的影响,因此成为判断大闸蟹产地非常准确的指标。
这项技术的准确率真的很高,很难作弊,但是目前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实验结果出来的太慢,至少需要两天的时间。当然,这个项目的研究团队计划引进新的激光技术,可以将检测周期缩短到一天以内。在这种情况下,该技术仍有一定的空运行周期。
对于我们广大消费者来说,这项技术只是饭后的谈资,但对于阳澄湖品牌来说,可能是一种有效的品牌保护手段或思路。
阳澄湖的烦恼
阳澄湖品牌虽然近年来饱受人们诟病,但也是知名的优质品牌。今年上半年,阳澄湖大闸蟹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升级为“国字号”农产品。
2020年,真是水产养殖的“大凶”年。三文鱼从高端开始就“灰头土脸”,因为砧板上有病毒;
厄瓜多尔的白虾,因为带有病毒的包装被限制进口,就连国内的白虾也受到牵连;
海参因为一瓶敌敌畏突然成为众矢之的。虽然事后相关部门和产业集团开始澄清,但不可能一夜之间消除其造成的影响。
大闸蟹虽然暂时没有遇到什么大的“灾难”,要说还有农民也在洪灾区,品牌的保护和建立还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此次品牌升级后,阳澄湖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扩大至516.04平方公里,预计年产量近1.55万吨。虽然比原来的生产面积大十倍左右,但对于中国近千亿规模的大闸蟹市场来说,还是九牛一毛。
品牌地位更高,但打假需求更高。虽然农产品升级为“国家名牌”,但相关部门和各市场也相应加强了品牌保护。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阳澄湖的品牌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闸蟹百家争鸣
一个庞大的大闸蟹产业,只是一个知名品牌,真的是一件可悲的事情。为什么一个楚石坚能带来一个“楚橙”?没有阳澄湖大闸蟹就不能走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对于一半是大闸蟹专家的江苏人来说,他们更了解大闸蟹的选择,自然不会把自己挂在阳澄湖的树上。但对于全国人民来说,大闸蟹市场给了一个选择——阳澄湖,太尴尬了,明知自己选择了“沐浴蟹”,却又无可奈何。
质量不逊于阳澄湖的大闸蟹绝对不少。只要农民的管理和对品质的追求到位了,为什么就没人敢另起炉灶?市场一定有机会,就看有没有人能跳出阳澄湖的漩涡,走出自己的新路。
“阳澄湖”是市场的主流,但这种主流可能不会被分流。只要第一个成功,后继者就势不可挡,百家争鸣。只有这样大闸蟹才能冲出市场的泥淖,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