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黄全愈:学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吗

栏目:时尚 2021-11-24 22:52:14
分享到:

如果申请留学,一定不要掉进“考”的坑里;出国留学,必须实现从“考生”到“学生”的转变。在科学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留学不仅要学习“技术”,更要培养科学的“要素”。

本文根据黄全愈先生7月31日在线特别演讲《全球著名总统论坛》改编,有删节。

黄全愈

美国著名教育家

迈阿密大学教育学教授

今天主要想从教育机制和教育理念的角度来谈一谈:留学的目的是不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首先,留学生可以称自己的老师和朋友为“易”吗?

今年3月,200多名留美学生家长致信驻美大使崔。他们在信中把留学的目的概括为“向外国人学习,控制外国人”。这是有争议的。

教育部6月发布的《基础教育2.0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中提到“32%的毕业生进入世界前50名学科深造,118人进入世界相关学科排名第一的大学深造,40名学生获得世界一流大学教学岗位……”要想这些数据继续增长,出国留学的目的不能偏颇。

“师夷长技以制夷”出自清代魏源的《海国志》,洋务运动受其影响。后来传到日本,启发了明治维新,成为日本皇帝和大臣的必读之书。

魏源提到“向外国人学习”,眼光不凡!至于“控夷”,究竟是历史局限还是无奈,不得而知。然而,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留学生仍然抱着这种想法,有些已经过时了。

“义”字虽然在古代没有贬义,但后来是贬义。尤其是晚清时期,屡遭摧残和羞辱。“易”是一个不甘、不屑甚至怨恨的词,以至于外国人对这个汉字既敏感又反感。

我们看“制”字,是从刀来的;意思是控制,反击,停止。

出国前,让孩子把“老师”的对象当成“系统”的对象。带着这种情绪出国留学会有什么结果?

现在,美国的示威和反示威看似轰轰烈烈,但充其量也就几十万人而已。美国有3.29亿人口,沉默的人占大多数。

我们认识的普通美国人都很善良,不太关心外交、时事、政治、关税等等。当然,他们中有相当多的人对此感到担忧。他们甚至关心中国人是不是吃狗肉,喝猫汤;留学生是否占用厕所,不做自己该做的工作;中国人感染病毒等等。疫情会让这些“野蛮人”更加“关心国家大事”。对这些人“师夷长技,制夷之术”,不就是“递刀”吗?更何况“制”字真的来源于“刀”。

虽然留学生和普通的美国学生、老师日常相处,但如果他们知道自己是这些中国孩子心目中的“野蛮人”,学习的目的是“控制”他们,你的“野蛮人”教授真的会教你“控制”他们吗?你的“易”学生会真心帮助你“控制”他们吗?双方如何相处?我呢!

其次,什么是“长本事”?

日本在《海国志》的启发下走向繁荣,但在清末虽有魏源却走向衰落。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我们只学“技”,而忽视“道”。魏源的“支一三术”注重“术”的层次。有人说,同样在英国留学的刘和的差距,就是两国海军的差距。这个锅有点大,因为有很多缺口。他们之间真正的差距在于留学目的、态度和认知上的差异。

总之,留学一个半世纪后,不能只学习“技术”,而忽略了控制“技术”的隐形软件,也就是“道”。比如在日新月异的科学信息时代,人们认为留学是为了学习科学知识,而不是培养科学的三要素:一是科学的目的;二是科学精神;第三,科学方法。虽然有人认为第三要素是“技术”,但别忘了三要素是三位一体的;第三元件服务于第一和第二元件。没有第一、第二要素的陶指导,只关注第三要素充其量只能成为高级技师,而不能成为创造性科学家。

如今高铁遍地都是,我们是否想起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的詹天佑?回国后,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很多外国专家都很期待。他给耶鲁写了一封信:所有的荣誉都归功于他的母校。这是最高水平的奖学金。如果你只学了一些科学知识,而忽略了能引爆核裂变的科学思维,那你就是在扔西瓜、摘芝麻!

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只能拿起吸引玉的关键点:

首先,拥抱思维的终结

一位院士朋友来参加孩子们的毕业典礼,他感慨万千:为什么中国的开幕式隆重,美国的毕业典礼隆重?

参加毕业典礼的有学生的三姨太和六奶奶,甚至还有祖孙三代。学校不遗余力地邀请重量级演讲者。现任校长将在毕业典礼上发表主旨演讲,这是不可思议的。要么自恋要么没人可以邀请。演讲者标志着学校的声誉。

你为什么重视毕业典礼?

录取只是起点,毕业才是终点。判断胜利的唯一方法是在最后。

其实毕业只是人生的“加油站”。把战略眼光放在毕业后的职场竞争、社会实践和自我实现中,才是真正的终点思维。从哈佛退学的比尔·盖茨将终点思维延伸到了微软…

终点思维决定了美国大学是炼钢炉的典范。

是留学生败类,还是“两弹一星”功勋?两级分化的观点从何而来?

美国大学有入学壁垒;但是,无论是一级机构还是普通机构,都不需要进出。两天一个小考试,三天一个大考试,无数的作业,无数的专题研究,研究项目,长长的阅读清单,厚厚的学习资料...清华北大的很多研究生都在怨声载道。

当然,有些学校也不排除,因为经济窘迫会不自觉地降低一些标准。

讲一个小插曲:2014年,我校一位教授在《学生报》上匿名批评中国混血儿。虽然说的可能是真的,但态度和角度都有问题。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我带头给校长写了一封公开信。许多教授和学生签名表示支持。但是从名字的拼写来看,中国学生很少。假装不醒,不仅让人失望,还有“馒头蘸人血”的感觉。

大进小出的机理是渣转钢的冶炼方式。原材料进来了。只有脱胎换骨,才能达到浇钢的目的。

因此,关于留学生到底是“渣滓”还是国粹,存在争论。

起点思维违反教育规律。学龄前学生“不输在起跑线上”,他们会通过高考,这是高等教育的起跑线。问题是,我们只是在这个起跑线上判断输赢,谁来冲刺?结果,大学变成了什么进什么出的“传送带”,而不是造渣成钢的“熔炉”。所以留学需要思考炼钢的终点。

第二,变考生为学生

应北京大学某机构的邀请,我写了一篇长达138页的研究报告《美国顶尖大学选拔优秀学生的标准和方式方法》。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两个字的区别:“考”的学生和“学”的学生。考生:考生;;学生:学习探索者。我发明了英语中“学生”的概念。

区分“候选人”和“学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考”和“鲁”是不同的概念。区分“考生”和“学生”,需要把“考”和“录”分开。“考试”不等于“录取”。更有甚者,很多大学不再坚持标准化考试成绩。

美国一流大学采用“三合一”录取方式:高考成绩+高中成绩+综合素质。

SAT和ACT俗称美国高考。SAT每年举行七次,ACT每年举行四至六次。学生可以多次参加考试。考生还可以选择SAT最高分两次申请大学。

“高中成绩”是对所有学业的总评价:考试、作业、实验、课题研究、班级讨论,甚至迟到早退。

在我的报告中,这部分共32页,包括5个计算公式和13个表格。

一位大学校长说:他们更注重高中成绩,因为SAT只考四个小时,高中四年;四小时考试是暂时的,四年考试是一致的;四小时有机会,四年体现必然性;四个小时主要考智商,四年看情商多过看智商;四个小时考验速度,四年看深度和广度;四个小时看即兴表演,四年坚持不懈...

至于“综合素质”,就更微妙了。就像谈恋爱,哪个更有魅力?充满活力?然而,学校水平越高,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哈佛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麦格拉思说:每年大约有500名SAT考生申请哈佛大学。例如,2015年,哈佛的录取率仅为5%,“这意味着几乎每5个满分中就有4个被拒绝。这也说明结果并不是我们最重要的部分。它只是从学术角度反映了一个学生的表现。”

既然哈佛不“看重”结果;那么你看重什么呢?是综合素质的“召唤”特征!

1996年,美国有545个SAT满分。其中申请哈佛的有365人,但被拒绝的有165人,拒绝率为45%。2000的大一新生,容不下这165。原因是什么因为他们在干考成绩背后没有活的综合素质。

有一年,在北大的一次讲座上,一个女生说:“我不喜欢美国录取,因为不仅高中成绩很重要,而且我还要参加很多活动。至于我,只要高考成绩优秀,其他一切都不用担心……”

如果申请留学,一定不要掉进“考”的坑里;出国留学,必须实现从“考生”到“学生”的转变。

第三,我们必须创造性地“钓鱼”

留学一定要打破框框里面的思维。

任说得好:不想死,就要向最好的人学习。即使人们反对我,他们也应该学习。华为唯一的生存之道就是向最好的老师学习……狭隘的民族主义会让我们落后。华为20万员工听不到一句反美口号...

惊人的跳出框框的思维。

创意钓鱼表现在打破知识的束缚,探索创新等多个方面。

学习知识只是“知道答案”,而探索创新是“问问题”。留学必须反思“知道答案”和“问问题”的区别。前者虽然可能深刻,后者可能浅薄,前者正确,后者荒谬;然而,如果前者是正确的,它将重复已知的知识,而如果后者是荒谬的,它将探索未知的答案。前者在原地踏步,后者在蹒跚前行。

有一次,我在中学讲课,讲到“用气压计测量建筑物的高度”,我突然改变了主意,不再讲故事,而是让同学们先思考一下自己的答案。结果他们的创新思维异常活跃,很多答案都比故事里的更精彩……突然,一位老师举手:“黄教授,今天我们的座位是按成绩排的,一年级在前,三年级在后。前面越活跃,后面越沉闷。如果孩子接受的教育少,更有创造力,那么接受的教育越多,他们的创造力就越低。这是什么现象?”

事实上,在美国也是如此,你接受的教育越多,你的创造力就越低。不然可以在地摊上买诺贝尔奖。

《纽约时报》有一篇文章“我们的创造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去了哪里?”,其中介绍了《国家科学院院刊》的实验论文:参与者为学龄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和成年人。他们面前有一个发光的机器,只有放上合适的积木才能发光。实验结果令人惊讶:年龄越大,越倾向于选择积木;越年轻,越喜欢使用复杂的积木。

思维有两种,一种是“探索”,一种是“利用”。当遇到新问题时,成年人通常会用已知的知识去思考。探索性思维会尝试新的和不寻常的想法。

总之,你拥有的知识越多,你就越想利用现有的知识;你知道的越少,你就越想探索。所以,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突破知识的束缚去探索问题,学习科学思维,创造性地“钓鱼”。

第四,培养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非常复杂,时间关系不明。但是,我想强调的是,很多人认为批判性思维就是反对一切,反对一切。事实上,批判性思维并不总是唱反调。关键是独立思考。只要理性独立思考,即使完全接受,也是批判性思维。

留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不是简单的说不,和脸红脖子粗的教授争论,而是用智慧、理性、利益、克制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性——A甚至A+在等着你。

第五,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

美国建国200多年来,涌现了许多富豪,但“富三代”的现象却很少见。我儿子有一个高中同学,他奶奶去世了,留给他2600万的遗产。一夜之间,它成了富甲一方的“富三代”。

虽然他开豪车,但他每周都在洗车店工作。我总是把车停在很远的地方。洗车店老板绝对没有想法:这小子账户的月利息足够买洗车店了。这孩子不缺钱也不缺乏危机感!他需要的是从工作中知道:什么是钱?体验自力更生的精神体验。这样,他才能真正拥有银行里的那2600万资金,否则,它随时都会消失。

很多留学生简历很漂亮,但是找不到工作。

因为缺乏工作经验。我们这一代没有不工作的留学生。现在很多留学生给人的印象就是花钱如流水,不自立,不屑于自强。其实工作不是钱的问题;展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是结交美国朋友、接触美国社会、了解美国文化的最佳机会。再说了,谁愿意把工作给一个不想工作的人呢?谁愿意给一份工作,把主人当成一个需要“控制野蛮人”的人?

最后,谈谈“后半部分”

我前面讲《公开信》的时候,是前半段:我和校长们谈话的时候,引用了一个社会学的理论,叫“打还是逃”——如果外国学生在这里学不到,就会飞走。希望学校也能为改善留学生的学习生态环境而奋斗...

其实这就是我想对留学生和家长说的:打架不是为了“控制外国人”,而是为了“学习”。飞行不是为了逃避,而是带着一颗心和感情飞得更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