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明 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何子明湖南教育政务网在线访谈实录

栏目:生活 2021-11-24 21:32:35
分享到:

7月23日下午15:00-16:00,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何做客湖南教育政务网,与网友就“湖南石油化工职业学院引航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与实践”主题进行线上交流。

以下是这次采访的记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是湖南教育政务网的在线采访频道。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何教授。采访中,他将以广大网友关注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为题与大家在线交流。欢迎大家踊跃提问。你好,何院长!你能先向大家问好吗?

何子明:网友们好!好主人!

主持人:你好,何院长。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在全国职业院校推广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充分体现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思路,能够充分挖掘企业资源参与职业教育,为企业量身打造人才,得到了全国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广泛认可。教育部2014年发文部署现代学徒制试点,2015年入选首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9年全面受理两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工作成果,至今已有6年。2014年6月,国务院主持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2014年8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试行现代学徒制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关于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五点意见。2015年1月,湖南省教育厅印发《转发教育部职业技术司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学校高度重视试点工作,认真研究文件,选择具有一定校企合作基础的专业,按照自愿申请原则积极申请开展试点工作。我们学校可以说是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收到省教育厅相关文件后,贵校是如何开展活动的?

何子明: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省教育厅直属单位,2003年5月成为高职院校,脱胎于一家石油央企,自然校企合作。接到通知后,虽然当时学校已经放寒假了,但当时学校的负责同志认为这是学校展示和发展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立即召集包括十几名企业专家在内的负责教学和招生的同志加班十几天,按时向省教育厅提交了“基于区域石化企业集群的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申请。省教育厅相当满意,在上报教育部的省级申报推荐名单中,我校排名第一。2015年8月,教育部发文公布了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名单,其中我校是全国100所试点学校之一,湖南省4所试点学校。消息传来,全校教职员工都非常高兴,因为这是我们学校第一个教育部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工作平台。

主持人:谢谢何院长的分享。那么,你们学校是如何部署和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呢?项目实施的进度和效果如何?

贺:学校成功立项后,与企业进行了友好协商。2015年10月,电气自动化技术、石油化工技术、化工设备技术三个专业的95名学生正式开学。联合培养的相应企业有岳阳长联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珠海华润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校企联合配备学校教师和企业硕士开展双导师教学,实行工学交替、分段培养。2018年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28名学生和2015年石油化工技术专业30名学生即学徒顺利毕业,大部分成为联合培养企业员工。2017年初,因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劳动用工关系调整,2015年化工设备技术专业37人终止与企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合作,参加该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学生也顺利毕业就业。2019年1月,从2018级新生中筛选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38名、石油化工技术专业42名学生,继续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2018级学生根据校企联合修订的人才培养计划,已开始专业基础课学习和企业岗位培训。

何子明:学校为现代学徒制学生安排的培训经费为1万元/人,用于教师培训、课程建设、教学研究以及与现代学徒制相关的会议,包括师生交通出行、实训耗材等。企业按照每名学徒不低于3万元/人的标准制定配套预算,主要承担教师带徒津贴、学徒培训津贴以及“企业课堂”发生的相关费用。一般来说,学徒培训的津贴不低于2000元/月的标准。

贺:根据2015年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28名学生、石油化工技术专业30名学生、化工设备技术专业37名学生的测算,学校共安排培训经费95万元。2019年2月,学校按照1万元/人的标准,继续安排2018年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38名学生和石油化工技术专业42名学生的培训经费,共拨付培训经费预算80万元,其中不包括培训设施折旧费。近年来,学校共预算专项资金175万元,应该说是比较大的。

何子明:四年来,学校和两家合作企业共投入494.7万元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通过四年多试点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创新了“两科四融合六共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总结形成了以“五对接、五步走、五共享”为主要内涵的“共享车间课堂”教学模式。然而,学校的试点工作并不总是顺利的。学校参加了教育部2018年的试点验收,第一次验收的结论是“暂时通过”让我们压力很大。专家组的评论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现代学徒制的内涵认识不充分;二是人才培养方案凸显企业主体作用不足;三是人才培养没有切实可行的共享机制,共享成本包含其他工作机制。学校压力很大,但学校并没有因此沮丧,反而以暂停收养为戒、为鉴,更加用心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此后,学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自查自纠工作,充分发挥石化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优势,联合试点合作企业,聘请国内现代学徒制专家,分析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合作新模式。最终,学校于2019年10月顺利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评审验收,为学校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其他学校奠定了基础。

主持人:感谢何院长为我们详细分享了学徒制试点工作的申请流程。根据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过程中,贵校采取了哪些措施?

贺:四年来,我们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建立健全校企“双主体”教育机制;二是务实推进招生招聘一体化;第三,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和标准;四是打造学校和企业共同聘用、共享的“双导师”队伍;五、建立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管理制度。主要是这五个方面的工作。那我就详细说说吧。

贺:学校先后与岳阳长联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珠海华润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签订了《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协议》,明确了学校和企业的权利义务,建立健全了“校企分工、协同育人”的学徒制培训管理机制;协议明确了招生招聘、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教学实施、教学管理、培训基地、费用分摊等合作内容。学校先后出台了联合招生招聘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时间表、质量控制标准、学分制及弹性学制管理办法和质量控制实施办法等。,建立健全“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多方评价”的双主体教育机制。

贺:第二,务实推进招生招聘一体化。根据我省现行的招生及教育教学管理政策,我们选择了可操作性强的先招生后招工的模式,实现了校企联合招生、联合招聘。经与企业协商制定招聘计划,遴选现代学徒制员工,校企学生签订“现代学徒制”三方协议,成立现代学徒制“试点班”。三方协议中明确了三年合作期,相对较长,以及现代学徒制员工和大学生的双重身份。约定学校和企业的职责和分工,明确每个学生的具体工作岗位、岗位要求和工作学习要求,明确学生的培训津贴、相关保险、工作时间、休假规定和劳动保护,规定劳动纪律和违约责任。

贺:第三,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和标准。学校和企业根据现代学徒制的基本要求,重构了石油化工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实现互动培养、工学交替、岗位培训和在职成才。很明显,学徒有入职前的岗位和扩大的岗位,学校和企业负责分段育人。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设计并划分了四个阶段,即“文化通识教育??基本功训练??工作技能培训??职业能力发展”四个阶段。在校学习期间,学生主要完成文化通识教育和基本功训练课程的学习,培养专业基础能力;在职培训期间,学生主要接受在职操作技能培训,培养岗位核心能力和专业能力。根据现代学徒制的内涵要求,学校和企业都制定或修订了一系列现代学徒制教学标准和企业岗位管理标准,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培养标准体系。以两个专业为例。石油化工技术专业以专业培养目标和“化工工艺操作、化学分析操作、DCS操作、公共工程”四大岗位能力要求为出发点,以职业素质培养为重点,突出工匠精神培养为导向,构建了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学徒制课程体系,开发了8个具有行业特色的校企合作项目课程教学资源或教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以企业课堂建设为抓手,构建并不断丰富以“五对接、五方法、五共享”为主要内涵的“共享车间课堂”新教学模式,这是第三个方面。

何子明:第四,建设一支学校和企业共同聘用和共享的“双导师”队伍。双导师应该说,按照现代学徒制的方法和要求,学校聘请了33名企业专家担任专业教学导师,为青年教师指导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技术服务;31名双师型教师在校学习期间被选派承担现代学徒制班的教学任务。学生在职培训期间,根据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要求,企业签订了师徒制培训模式,实行“一对一”师徒制,对学生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建立企业导师培训津贴制度,将培训情况纳入企业导师个人绩效考核。在这种情况下,校企联合成立“双导师”教学团队,通过真实案例和真实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兴趣,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的无缝衔接。

何子明:同时学校安排教师到试点合作企业实习,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结对,参与生产实习任务,也提高了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科研项目横向合作、参与技术创新和技术研究,鼓励教师和企业人员交流、相互学习、优势互补。

何子明:5。建立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管理体系。这些工作包括试点工作管理、教学管理、导师管理、学生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等五类制度,并根据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了修订。学校根据学徒制培养和工学交替的特点,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创新完善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教学运行和质量监控体系,共同加强过程管理;指导合作企业制定学徒制管理办法,保障学徒基本权益,实现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同时,我们对学生全面实行1+X制度,即“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每个培训对象在持有毕业证的同时,必须取得至少一个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主持人:感谢何院长从五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具体工作,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哪些实际成效?或者你认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你们学校最大的创新是什么?

贺:就实践成效而言,我认为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标准和制度的不断完善为现代学徒制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三是锻造“四能”双导师团队,我觉得很重要。

贺:具体来说,第一个方面,以石化技术为例。本专业对“两科四融合六共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提炼,进一步突出了学校和企业在课堂和岗位课堂的两个培养主体;推进学生与学徒、教师与师傅、学习与工作、学校考核与企业评价“四个一体化”;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信息化教学互动平台、校企一体化教学流程、学生评价考核标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六个共建”。在“两课”的指导下,学校与企业紧密衔接,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这里介绍一下,2015-2019年,该专业学生在全国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校企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为学生带来了高质量的就业。从第一轮试点项目来看,2015年石化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班学生就业率已经达到100%,仍然相当可观。对口就业率95%,明显优于非现代学徒班90%的学生就业率。就业方面,对口就业率比较低,75.5%,我们现代学徒制明显高于他们。此外,“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和“工匠进课堂”案例分别入选2017年和2018年《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

贺:第二个方面,上述标准和制度不断完善,为现代学徒制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因为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学校在第一轮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相关制度,构建了一套适合现代学徒制培训的标准和制度体系,为后续现代学徒制培训的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标准化提供了制度保障。

贺:第三个方面,打造了“四能”双导师团队。试点以来,学校充分利用校企沟通平台,大力培养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两大团队,明确提出打造“四能型”。什么是“四权”?“你既可以是理论老师,也可以是实践老师;这是一个“四能”双师团队,既可以是教练,也可以是工程师。我校以理论联系实际的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设计为基础,按照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相结合的理念,组建校企联合教学团队。同时组建了校企合作研发团队。在创新方面,主要体现在打造了“共享工坊课”的教学模式,受到校企学生的高度推崇。构建了校企“共享工作坊班”,总结了“五对接、五步走、五共享”的教学模式,创新丰富了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贺:具体方法是:明确学徒岗位,实现五个对接:一是课程设置对接岗位任务,二是教学内容对接岗位标准,三是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四是教学管理对接车间管理,五是“课堂”功能拓展对接企业员工队伍建设。按照“五个对接”,重构教学标准,实现校企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确定培训任务,实施“五步法”教学:一是大师示范;二是师生配合;三是学生模拟;四是课堂引导;第五,巩固强化,大师评价学生的做。“五步法”优化了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五共享”是指学校与企业共享“双导师”团队、课程资源、培训设施、培训平台和技术研发成果。“五共享”促成了校企共赢的良性机制。

何子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现代学徒制班和非现代学徒制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学生可以在“共享车间教室”学习。由于这种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学场地在车间,教师是企业导师,对学徒有很强的新鲜感和存在感,明显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三年来,湖南省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徒参加专业技能抽查合格率达到90%,毕业设计抽查合格率超过90%,达到92%,取得专业证书率达到97.5%,就业率达到100%,都体现了这方面的成绩,其中毕业生优秀率达到23.3%,企业对学生满意度达到92%,学生对教学质量满意度达到96%,充分反映了现实

何子明:学校和企业不断拓展和扩大“共享车间教室”的功能和成果。除了为企业员工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解决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痛点”外,他们还进行了应用技术和研发。充分激发了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培训的内生动力,解决了校企合作中“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建立了稳定的现代学徒制合作关系,对学校也很有好处。在此基础上,学校总结的《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共享车间课堂”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荣获2017年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这也是非常可喜的。作为一项创新成果,“共享工作坊课堂”将在后续的现代学徒制实践中得到充分推广和实践,也为其他兄弟院校提供借鉴。谢谢主持人。

主持人:刚才院长讲了发展现代学徒制的一些具体内容,那么刚才你也提到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那么请告诉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来解决这些问题吗?

贺:试点工作是一项创举。从来没有人走过,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综上所述,主要有两个方面。

贺:第一,多重利益很难保护。我觉得这个比较难。现代学徒制培养周期长,培养人才的目的是自己用。很多中小企业无法提前预见市场变化,用工计划不准确。比如今年的疫情就是这样的情况。企业控制不了,市场就会变,培训过程就会结束,学校和学生的利益都会受到损害,包括企业。另一方面,学徒制毕业后,仅依靠目前校企学生的约束并没有太大的约束力,流动性相对较大。建议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从资金投入、减税等方面支持、引导和鼓励企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督促相关政策落实。同时,相关行业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做好就业需求调查,为实施现代学徒制提供人才预测。这是一个“困难”的方面。

何子明:第二个困难是标准和制度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不强。现代学徒制的培养仅限于个别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校企合作的标准和制度虽然针对性很强,但并没有得到政府组织和行业的认可,实施也有限,不利于现代学徒制的后续推进。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出台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各种原则性标准和制度。学校和企业应在这些原则性标准和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和制度,并结合自身实际加以实施,通过设立现代学徒制特色学院、产业学院和混合学院等搭建平台。谢谢你。

主持人:2019年贵校现代学徒制试点通过教育部验收后,相信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会在全校全面铺开。后续做了哪些工作?

子明:我们确实有一些新的计划,有些已经开始实施现代学徒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这是基于需求。二、进一步完善现代学徒制工作机制。三、重点引进现代技术,从手段上看。第四,现代学徒制应适用于项目合作建设和专业合作建设。这是从应用方面来说的,这四个方面会突出未来的工作。

何子明:如今,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要适应市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石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大数据知识模块,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大数据、智能制造等知识模块,为合作企业服务,为合作企业升级。在两个试点专业率先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突破一个专业学生只考专业领域相关证书的传统,认真调查分析岗位所需知识技能,让学生获得多个专业领域相关证书。以石油化工技术专业为例,现在大部分学生报考的是总化学工程师职业等级证书,以后可以扩展到化学分析师和石油化工数字经理证书。需求方面,要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贺:机制方面,进一步完善现代学徒制工作机制。为顺应校企实际,推动试点工作有效推进,进一步完善校企成本分担机制,学校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激发合作企业参与成本分担的内生动力。在推进试点工作的过程中,根据校企导师的需求和特点,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导师培养、考核和激励制度,提高校企导师参与学生培养的积极性。目前需要激发企业的积极性。学校通过设立现代学徒制学院、产业学院、混合学院等形式整合资源,探索双主体多学科办学,搭建现代学徒制工作平台。

何子明:第三个方面,要及时掌握学生学徒的学习情况,适应现代学徒制学校和企业人才培养的特点,需要引入质量监控云平台和现有的标准和指标,对学生进行在线和实时评价。我们需要一个评估,因为学生正在外面实习。然后,为了让学生能够及时学习和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让自己的学习不受空的限制,为后续弹性学制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现在正在实施在线教育平台的建设,尤其是在这次疫情中停课不停教,促进了平台教学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丰富了这方面的教学内容。云平台教学的引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疫情期间,开发了200多个课程。同时,学校和企业的现代学徒班也可以通过云平台共享,非常好。

贺:第四,将现代学徒制应用于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近年来,为解决招生问题,学校开始实行校企联合招生,开设了移动应用开发、跨境电子商务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大数据应用与开发等多个专业。目前共有14个专业,招生1543人,今年光招生就有2700人,各专业招生人数也达到一半以上。上述校企共建专业全部采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企业选派专业教师到学校修专业课,捐赠专业实训室。第一至第五学期,学生除了在学校上课外,还按照教学计划分批到企业进行轮训,第六学期则全部在企业在职培训。这种专业建设模式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专业师资和办学投入不足的问题。谢谢主持人,谢谢所有的网友。

主持人:感谢何校长的分享。所以有了这次难得的线上采访机会,政务网和新浪微博上的网友都非常渴望提问。何院长,我们先休息一下,然后一起看看网友的一些问题,好吗?

子明:好的,谢谢。

主持人:好的,欢迎回来。来看看网友和何校长的问题。首先第一个网友问:你好,何院长,我是大二的。我刚听了你的介绍。请问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学生比非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学生有什么优势?贺:

你好!谢谢你的提问。两者有什么区别?有什么优势?我想这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下面我就从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给大家一个答案。

贺:首先是身份的优势,也就是“进了学校就等于进了工厂”。学生不仅是学校的学生,也是企业的员工。学校、企业、学生,即校企学生签订三方协议,明确三方的责任、权利和利益。二是教学模式的优势。我们以“校企联动、工学交替”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学校引入企业文化,提升专业素养,在企业打造“共享车间课堂”,签订师徒协议,开展轮岗实习,提升专业能力。在岗位实习期间,企业还提供一定的学徒津贴;

何子明:第三个优势是现代学徒制学生可以共享企业的师资、培训设备、培训资料、视频等资源,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有利条件;四是学生管理的优势,在校期间主要实行班级管理为主,小组管理为辅;企业期间,主要实行集团管理。按照企业集团化管理模式,以班级管理为辅,通过一系列校企活动,培养学生具备“人文素质、石化特色、劳模潜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应该说这四个方面都是很大的优势,但当然不仅限于这四个方面。谢谢你。

主持人:毕竟我们的现代学徒制还在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中。下一个网友是老师的问题。他问:在现代学徒制培养过程中,“双导师”制度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制度设计。你认为学校和企业的“双导师”如何通力合作,发挥各自优势?谢谢你。

贺子明:感谢主持人。首先,从制度层面,学校和合作企业制定了《现代学徒制“双导师”管理办法》,明确了“双导师”的岗位职责、聘用条件和程序、培养方式、考核和激励措施,从根本上保证了“双导师”的选拔,包括数量和资格,符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要求,保证了学校和企业的“双导师”认可各自的身份。

贺:第二,加强“双导师”双向沟通,就是安排“双导师”进行双向岗位培训。一方面让学校导师深入企业,熟悉产品开发流程、生产工艺,了解企业文化;另一方面,让企业导师走进课堂,丰富了我们的高职学习,尤其是高职教育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对学徒的耐心和关怀,包括爱。通过这种“双向在职培训”,有效提升了“双导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课堂更贴近现实、更生动,这是第二个方面。

贺:第三,充分论证,最终确定课程体系。对于学校来说,教学任务分工明确,更多的理论课由“校内导师”承担,在学校完成。实践课程主要给“企业导师”在企业进行现场教学,学练结合。部分课程也可同时以“双导师”教学模式进行,充分发挥校企“双导师”各自优势,切实实现现代学徒制培养目标。谢谢你。

主持人:谢谢何院长,刚才网友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学生的,一个是老师的。关于现代学徒制的老师和学生有很多疑惑,非常感谢何院长的回答。现代学徒制从教育部的部署、接受、总结、完善逐步走向成熟,并在全国职业院校全面推广。相信贵校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总结提炼的经验、做法和经典案例,会为其他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提供很好的借鉴,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何院长与大家分享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在节目的最后,我想再次感谢何院长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

何子明:谢谢主持人,谢谢网友。

主持人:同时感谢大家的热情陪伴。下次见!

子明: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