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即将到来,后疫情时期旅游消费逐渐升温。这个假期是企业刺激消费的好时机。赶在疫情恢复之际,北京环球影城经过四年的建设即将开业。北京7号线总有一站叫环球度假区。我相信很多人不知道在这里建什么。环球影城在中国没有迪士尼受欢迎。事实上,北京环球影城的建设投资远超上海迪士尼乐园,占地面积是迪士尼的4倍。应该有类似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影响力。上海迪士尼乐园开园前,周边地价有望上涨,上海本地股票爆涨。迪士尼投资方锦江集团的锦江投资涨了5倍。而北京环球影城,不仅很少有人关注,也有人觉得它比迪士尼有点土。其实从国外案例来看,环球影城仅次于迪士尼,可玩性评价比迪士尼好很多。似乎人们对北京环球影城的了解很少。
01日本迪士尼VS大阪环球影城
以日本为例。日本东部有东京迪士尼乐园,西部有大阪环球影城。可以看出,两个主题公园的年客流量差不多,但东京迪士尼的客流更多。日本大阪环球影城的占地面积比东京迪士尼小,但客流排名却紧跟东京迪士尼之后。
对日本东京迪士尼的整体评价是老少皆宜。定位在类似的亲子游乐园,不会有太多刺激的项目。大部分游客都说带着孩子去迪士尼,也有选择去迪士尼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童心和少女时代,也比较适合情侣。迪士尼在服务、体验、整体氛围上比环球影城更用心。
然而,游客对两者的不同定位决定了他们不同的选择兴趣。大朋友或青壮年推荐环球影城,去过日本的国内游客大多推荐大阪环球影城。
主要区别在于播放项目的IP定位不同。迪士尼主题的很多IPs都是由动画构建的童话世界,对于不看迪士尼动画的新一代人来说可能是陌生的。环球影城IP来源于热门电影。以日本大阪环球影城为例。唯一方便参观的地方是哈利波特魔法世界区。环球影城用的是知名度更广的IP,这也是很多年轻人喜欢的原因。
因此,与迪士尼相比,北京环球影城可能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上海迪士尼乐园比大阪环球影城大三倍,而北京环球影城比上海迪士尼乐园大四倍。可见北京环球影城的可玩项目比大阪环球影城多,值得期待。
02一个复兴远郊的度假胜地:与上海迪士尼乐园的比较
上海迪士尼乐园位于上海浦东川沙新城,从市中心的南京路坐地铁需要一个多小时。迪士尼开建后,上海远郊的住宅均价上涨了5倍。上海信息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上海迪士尼乐园开业第一年,上海旅游收入平均增速较往年增长12%。也带动了上海其他景区的爆发式增长,比如东方明珠的游客数量快速增长16%。同时,它带动了周围大量的酒店和餐馆。
以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规模,至少需要2天才能完成迪士尼项目。北京环球影城是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四倍大,这意味着它将给予酒店业巨大的发展空。
北京环球影城位于北京郊区通州区,在东五环和东六环之间。它离市中心不太远。坐地铁到王府井西单可能需要一个小时。北京东南角是近几年的主要建筑区域,是一个孤独的区域。还有北京欢乐谷,离环球度假区公园很近。与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建设期不同,目前的房价政策偏高,通州区的房价始终波动较大,园区的建设很难再次带动房价。然而,在后疫情时期,它可能会加速酒店业的复苏。
03投资逻辑对比
2015年下半年,上海迪士尼乐园预计年底开放。过去半年市场炒作增加最耀眼的是锦江投资。上海迪士尼乐园投资方之一的申迪集团背后有四大股东,分别是锦江集团、安百里集团、陆家嘴和上海广播影视有限公司..锦江投资是锦江集团和陆家嘴的子公司。可以想象,他们是上海最具标志性的本土企业。当时杠杆牛市爆发,资金回流楼市。上海本地有大量的地产股,这构成了主要的投资逻辑。
与今天的北京环球影城相比,地产股因为高房价政策而不受资金青睐。相反,在疫情复苏的趋势下,酒店旅游业绩有望回升,这是由北京环球影城开业带动的。这是一个可以被广泛认可的投资趋势。
环球影城北京的国内投资方是BTG集团旗下的首环文化,持有70%的股份。以BTG集团为龙头,打造BTG酒店、王府井、BTG股份、全聚德等一系列周边消费场景。
王府井作为内地为数不多获得免税牌照的企业,在北京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设立了免税店,在北京的主要落地地是北京环球影城。王府井披露,环球影城度假区建设了一个税收和免税相结合的商业综合体。商业项目布局在以税加免税业务为主的通州环球影城度假区,打造集奥特莱斯和商业街区于一体的综合综合体。
全聚德在环球影城有一家门店,面积1500平方米。假设顾客单价为100元/人,每天进店2600人,全年经营365天,将贡献年营业收入9500万元。参照行业10%左右的净利率,预计该店每年将贡献约950万元的利润。2019年公司扣除后的净利润为2030万元,在其他经营状况不变的情况下,环球影城有望为公司带来47%的利润提振。
近两年来,BTG饭店的业绩受到了疫情的冲击。随着疫情的消退,BTG酒店将迎来业绩复苏。此外,北京环球影城庞大的规模必然带动大量的住宿需求。
总结:目前人们对北京环球影城的认知有些差,但开放时间不确定。如果赶上五一开园,预计场面会相当火爆,有可能再次成为热点。五一假期的酒店、旅游、消费数据是大家最关心的。考虑到中国目前的疫情形势,这些数据超出预期的概率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