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ID:三联舒通
“生活需要阅读和新知识”
*文章转载自读一YE
质疑人不限于中西哲学。马克思从人的角度理解世界的同时,也关注什么是人。
做
人
简
介于...之间
上矩形
华东师范大学高级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育部重点人文研究基地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杨国荣。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六届哲学学科评估组成员。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哲学、中西比较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等。他出版了10多种学术著作,其中许多被翻译成英语和韩语,并在印度大学出版社、Brill等出版。主要学术兼职包括国际形而上学学会会长、国际哲学学院院士、国际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
中西马关于人类生存与生成的对话:
基于“物”的统一
现实世界中,人是主体,“事”也是由人承担的。人作为现实世界的主体和“物”的承担者,自身也参与到存在与生成的关系中。人类和其他物体一样,不仅处于具体的存在形式中,而且处于生成过程中,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离不开人类自己制造的“物”。
在安乐哲,与人有关的存在和生成与“人的生成”或“作为生成的人”相区别。虽然安乐哲所谓的“人的生成”或“成为生成的人”既涉及“关系”又涉及“互动”,但生成本身的概念无疑以“生成”为其逻辑内涵。在他看来,前达尔文的西方主要关注“人的存在”或“作为人”;相比之下,“儒家的人基本上被理解为一个过程”,也就是说,儒家的人关注的是“他们做什么而不是他们是什么”。因此,安乐哲强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儒家的人是‘人的生成’或‘人的生成’,而不是‘人的存在’或‘人的存在’。人性是人的行为;人的潜能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可能性,在做事中出现和完善,做事构成了一种人的叙事,人的潜能只有事后才能看清楚。”“从儒家的角度来看,只有公开抛弃‘人的存在’或‘作为一个存在的人’的概念,接受‘人的生成’或‘作为一个生成的人’的概念,才能再现一个健全的人类智慧概念。”有些术语的翻译略有改动。
安乐哲的上述论点无疑需要加以辨析。首先,用“人的存在”或“人作为存在”和“人的生成”或“人作为生成”来区分西方哲学与儒家哲学是否准确,显然需要重新思考。人作为西方的“人”的概念,并不完全排斥世代。从西方哲学的发展来看,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人类生成的维度并没有完全涉及。亚里士多德从普遍层面注意到了从潜在到现实的展开过程,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也以思辨的方式考察了人类精神的发展。同样,儒家重视人的生成性,但并没有完全忽视人的存在。孟子肯定了“人不同于动物”,使人不同于动物,即“Xi”,表现为具体的存在规定。从更实质性的角度来看,安乐哲在谈及儒家思想时,当然注意到了“做什么”和“做事情”与人的关系,但同时又把“做什么”和“做什么”视为两个对立的方面,认为在关注人的“做什么”时,没有必要关注人的“做什么”。因此,他把“人的生成”置于“人的存在”之上,甚至主张“放弃“人的存在”,在一个过程中接受“人的生成”的概念,这似乎很难被视为理解人的合理方式。正如后面将进一步讨论的那样,对于人来说,“做什么”和“成为什么”是分不开的,“成为什么”总是导致“成为什么”。同时,将“人的存在”或“作为存在的人”替换为“人的生成”或“作为生成的人”,在逻辑上意味着有生成的过程但没有过程的承担者,这与形而上层面的“万物变化”和“人的生与死”的抽象视域呈现出相似的趋势。
如前所述,在本体论中,存在和生成是无法分离的,作为这种关联的延伸,它们在人与人之间也很难分离。一方面,人真的不是“存在”,身心都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另一方面,人类生成总是从现有的存在形式出发,然后走向新的存在形式,离开具体的存在,人类生成的过程将趋向空而失去其实际内容。就个人而言,当人们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时,他们首先是作为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人出现的。经过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人们逐渐获得了各种社会特征,成为有社会规则的存在。既有以个体社会化为内容的生成过程,也有人类存在的不同形式。作为不同存在形式之间的中介,广义上的个体社会化过程是人类的多种活动,后者以人类制造的“物”为内容。从理解和把握社会规范并以此作为人与人交往的准则,到参与自然的作用,化“天”为“人的天”,人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从事”的活动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可以看出,正如现实世界以人所做的“事”为基础呈现存在与生成的统一一样,人本身在做事的过程中实现了个体社会化,不断超越既定的存在,生成新的存在形式。
从哲学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哲学对人的认识,既不是执着于既定的存在,也不是简单地指向空的普遍生成,而是注重存在与生成的统一。孔子在谈人的时候,简洁地指出了这一点:“性相近,学远。”在这里,“性”可以理解为人类发展的内在基础和可能性,可以同时表述为人类的自然或潜在存在形式。“性相似”表示人在存在的基础和可能性上具有相似性。《学祥源》中的“学”可以理解为学习,它体现在人们后天“从事”的不同活动中。从这个意义上说,“Xi祥源”是指人们通过各种活动,形成不同的人格,“生成”不同的存在形式。先生们,恶棍们,等等。,正如儒家所说,属于这种由不同“学”而“成”的不同“存在”。具体来说,君子是道德上应该肯定的积极人格,小人是道德上应该否定的消极人格形式。基于人性,通过后天的“学习”,达到一个完美的人格,如君子,是儒家的道德理想。在这里,“性”与“学”的互动,展现了人的存在与人的生成的统一。“性”与“学”的关系导致了中国哲学后期演变中“本体”与“功夫”的争论。“本体”主要理解为人类在精神层面的自然形态或原始存在。就中国哲学而言,正是这种存在形式为人类的进一步成长提供了内在基础。作为时间发生的条件,“本体”本身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不断生成、发展和丰富,其现实内容逐渐融入理性认知和广义价值之中。黄宗羲明确指出了本体论的这种生成性:“心无本体论,凡努力来,即其本体论。”与本体相关联的时间主要是广义的知行过程,而后者以“物”为具体内容。从广义上来说,时间不仅表现为“礼赞天地之修”,还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在以上的时间发展过程中,人们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对象,也成就了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体与时间的互动,作为“性”与“学”互动的延续,也使得人的“存在”与“生成”的统一获得了更为具体的形式。
当然,质疑人不仅限于中国哲学。马克思从人的角度理解世界的同时,也关注什么是人。这里有两个方面。第一,人与世界的关系;第二,人民自己的规定。与没有人的存在而以思辨的方式把握和建构世界不同,马克思首先关注的是世界的现实品格。在马克思看来,这个世界的现实离不开人自身的活动:“整个所谓的世界历史,无非是人通过人类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大自然对人说的生成过程。”“人类劳动”是指人们从事的基本活动。上述观点可以看作是基于人类的存在和活动来审视世界。后来海德格尔注意到了马克思的上述方法,并提出了各种批评。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对马克思来说,从一开始就可以肯定,人,而且只有人才,才是那个东西。这是从哪里来的?是以什么方式决定的?凭什么确定权利?它确定了什么样的权威?”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这里应该注意到一个惊人的飞跃”。按照海德格尔的理解,马克思把人作为审视世界的出发点。但是,人不是既定的,也不是现成的,人是在生成的过程中,应该是被追问的对象。忽视后者意味着思想上的“飞跃”。这里的关键是马克思是否有上述跳跃。
事实上,马克思对人的理解不仅涉及人的存在,还涉及人的形成过程。在马克思看来,“人性不是单一的人所固有的抽象的东西。在现实中,它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所说的“人性”是对人的根本规定,其重点在于人的存在形式。然而,马克思在关注人的存在的同时,并没有忽视人的生成性。如前所述,在谈到现实世界的生成时,马克思曾强调“整个所谓的世界历史,无非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在这篇文章之后,马克思写道:“所以他通过他自己和他的形成过程,对他的出生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在这里,现实世界的生成和人自身的生成表现为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现实世界的生成伴随着人自身的生成,两者的共同基础是人所做的“事”——劳动。
可见,马克思在从人审视世界的同时,并没有以问人、察人为出发点。在实体层面上,马克思把人的存在与生成的统一作为人的基本规定性,把人的生成与世界的生成放在同一基础上,这与思想的“飞跃”明显不同。
广义而言,人“成为”什么样的人,离不开人“从事”或做什么样的活动。在阶级层面,人类的“存在”形式总是与不同历史时期的“物”相对应。马克思的“劳动”可以看作是“做事”的基本方式。正是通过使用工具“做事”,人们不仅改变了世界,而且使自己走出自然,成为自然的“他者”。作为人“做事”的基本方式,劳动形式的变化也规定了人的不同存在形式。以石器为主要工具的劳动构成了原始时代人类“做事”的主要方式,而这一时期的人类则相应地处于一种近乎自然的存在形态。同样,农耕或游牧劳动给了人类存在一种早期的文明形式;与现代机械工业相关的劳动方式,使人的生存方式获得了现代和现代的形式,等等。
同样,在个体层面,人的存在也与其做事方式有关:一个人“变成什么样”与他在现实生活中“做什么样”有关。人作为一种不同于自然物的社会存在,其“物”确实涉及不同的领域,人本身也相应地表现出各种规定。在生产、贸易、金融等“从事”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人成为经济领域企业的员工、管理者和投资者;在“从事”政治实践的过程中,人成为亚里士多德所谓的“政治动物”或政治生活的主体;在“搞”创作、演出等活动中。,人成为艺术领域的主体等等。上述视野中的不同主体,可以看作是人类存在的不同形式,既不是预先确定的,也不是既定的,而是在人做各种事情的过程中形成的;获得相关“存在”形式的过程,就是人的多样“存在”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这里,人的“存在”与人的“生成”在人的“物”的基础上相互交融。
现实世界不仅表现在各种存在形式上,也表现在生成的过程中,人类的“存在”也是如此。从现实世界到人本身,“存在”与“生成”构成同一过程的相关方面,彼此难以分离。作为世界和人的真实形态,存在与生成的统一,既不是逻辑演绎的产物,也不是思辨建构的结果,而是建立在人自己制造的“物”之上的。以自我存在和物我存在为具体方向,人所做的“事”分散在不同的领域,而“事”的多样性不仅规定了多种生成过程,也导致了多种存在形式。世界的“存在”与世界的生成,人的存在与生成,都与人类制造的具体“物”相遇。
相关书籍:
书名:人与世界
副标题:看东西
作者:杨国荣
国际标准书号:978-7-108-07121-7
定价:68元
内容简介:
这本书可以看作是作者之前在具体形而上学领域的思考的延续。就其内容而言,不仅与《道论》、《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导论》、《做自己与做事物——意义世界的生成》有关,而且与《人的行动与实践智慧》一书一脉相承。当然,在人与世界的互动中,“物”是有本义的。把“物”作为考察的视域,相应地意味着从更原始的维度去理解人和现实世界。它的出版,将使作者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的“具体形而上学”更加系统和深入,也将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推动哲学领域的理论创新。
目录:
作者前言
介绍
第一章“事物”与现实世界
一个“东西”和“东西”
第二,作为现实世界的事实领域和价值领域的统一,
三个本质的扬弃与现实的确认
第二章人:因“物”而存在
一个人的“物”与“存在”
二、产生于“物”的关系
三个“物”及其存在意义
第三章存在与生成:从“物”的角度
1.存在、变化和产生
二、现实世界:存在与生成的交融
三人的存在与人的生成:基于“物”的统一
第四章源于“物”、心、知、行之辩
一心和“物”
两颗心和事物:被“事物”联系和整合
知行之辩:以“物”为本源
第五章从“物”出发思考“理”
一个“事情”和“事实”
两个“物理”和“理性”
三“事”中的“理”:“顺理”与“理”
第六章“事物”和“历史”
一件“事情”成为“历史”
两个“东西”,“历史”和“潜力”
三“事”的变化与“史”的走向
附录一人与世界关系中的感情
一种感觉:意义和意义
二、经验与评价
三个人与世界的三重关系
附录二人类认知:广义理解和具体形式
认知、评价和标准化
两个相关和相互作用
三、广义理解的可能基础
第四,用“物”来看待它:广义理解的现实方向
附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