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寅初 马寅初:提出计划生育 被免去北大校长 成了一胎化的罪魁祸首

栏目:国内 2021-11-27 23:37:07
分享到:

1948年2月,浙江大学任命马寅初为新校长。消息一出,江浙一带的学生都欢欣鼓舞。马寅初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在北洋政府时期,他是一位曾轰动一时的学者。他学会了中西技能。当时,国内战争正如火如荼。国民党反动派极其猖狂,继续进攻我军。战争后期,老蒋全力以赴抓捕青年男子,他们的做法引起了公愤。

成为北京大学校长

这时,马寅初直接告诉了众人。只有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这句话有力地支持了我们。在敌占区,马寅初是第一个如此大胆直白地预测形势的人。不久,他激怒了国民党。一气之下,他干脆离开了学校。转身投身于自己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后,马劳受到了我们的关注。他被邀请和邵力子先生一起去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甚至被选为社会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共同策划了《共同纲领》。从那以后,他沉迷于学术,拒绝就职。1952年3月,许多文化名人南下,集体拜访马寅初。怀着好意,他最终同意当北大校长。他一来到未名湖,就受到北大学生的热烈欢迎。以王先生的威望,他当校长是当之无愧的。

作为南方人,马寅初不适应北京。就像北京多变的天气,这里的气氛难以形容。1955年,马寅初提出了新人口理论。所谓新人口理论,其实就是有计划地控制人口。经过三大改造,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我国充分利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各项事业发展迅速。

然而,在马寅初眼里,虽然经济成就显著,但人口增长却不容忽视。一年前,中国启动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增长已经达到18个百分点。作为专家,马寅初在某处看到了其中的蹊跷。我国幅员辽阔,许多地方幅员辽阔。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各种人口都统计得很好。但是农村的数据,恐怕真的不能当真。

按照马寅初的计算,按照全国粮食消费量来算,人口增长率至少已经达到25%。按照这个速度,中国人口将在短短50年内达到26亿。你知道,食物不会长得这么快。我国的国土面积不会改变。经济发展初期,人口是一个巨大的劳动力。一旦这些人老了,那将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在一个良好的经济生态链中,人口比例一定要处理好。

提出“新人口理论”

于是,他果断地推出了这个“新人口理论”。在当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他小心翼翼地把它交给了浙江省人大代表团。马寅初知道自己的炸弹可能会爆炸。果然,代表们仔细阅读了全文。他们看到了结论,那就是控制人口,实行计划生育。所有人都摇了摇头。伟大的中国,几千年来,我们一直鼓励农耕,促进繁衍。

如今,在新中国,万物废墟,人口不断增长,这是一件好事。马寅初危言耸听,他是故意搞破坏。这是一个不和谐的音符。一个老朋友偷偷警告马寅初不要再反省了。一旦代表们被激怒,他就很难下台。当时,许多农村地区鼓励生育。男丁王兴人口众多。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如果你想实现繁荣的天气,这是绝对不可或缺的。

马寅初坚决拒绝,但他还是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了议案。并要求公开讨论。一夜之间,所有人都被吓了一跳。马寅初的名气彻底崩塌。他被指控衰老。后来连北大的学生都公开反驳他。他成了茫茫燕园中的孤家寡人。大字海报,批判会,学术隔离,学生罢工。经过各种反抗,马寅初背黑锅,辞职了。他离开了北京大学,辞去了校长一职。开始计划生育

马寅初终于孤独了。走在路上,再也没有人注意他了。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的先见之明反而成了笑话。两年后,情况发生了逆转。特殊时期提前到来,全国开始反思。国务院又一次得到了马寅初的新人口理论。仔细看,大家都知道。人口真的是你忽略的一个环节。于是,马寅初又来到了北京。他受到伟人的欢迎。

在谈话中,这位伟人称赞了他的观点。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实行计划经济。那么人口的出生也必须纳入计划。没有规则,就没有方圆。没有规划,不足以发展。后来计划生育得到了国家相关政策,开始酝酿。以马寅初为首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口学家都参与其中。鉴于国内外形势,一场影响全国的大变革已经开始。

20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的口号开始被提出。工作在当下,受益在未来。很多人很难改变想法,尤其是在封建迷信氛围浓厚的农村。他们仍然把马寅初当成外星人,把所有的怒火都压在他身上。独生子女政策全面铺开,马寅初也骂得很惨。然而,当记者采访他时。但他笑了。如果你牺牲自己,就能为后代得到很好的发展。那就很划算了。听了这话,大家都很感动。也许,马劳就是这样一个人。

结论

在一些人眼里,马寅初并不是一个著名的学者。因为计划生育政策,他没有受委屈。然而,他并不在乎。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人口控制有很大的影响。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在亚洲,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时,我们必须提前计划。如今,我们可以实现快速发展。这些都是劳动力带来的好处。但是在未来,我们的人口繁衍明显要弱很多。所以,马寅初还在各种漩涡里。作为计划生育的支持者,他仍然受到质疑。他的思想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