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新华日报》头版以“打造苏北充满活力的智慧增长之城”为题报道,我县以优质的公共服务吸引农民到城市生活工作,建成百万人口的区域性副中心城市,实现了“城市是苏北最有活力的城市”的目标。
全文如下
8月11日,在京沪高速公路改扩建沭阳三标段,工人们正赶着施工主桥桩机。“京沪高速公路在沭阳境内长约55.67公里。现有双向四车道扩建改造为双向八车道后,将大大提升沭阳的外联能力。”沭阳县交通运输局局长陈红说。
同样热闹的还有淮河大道南延工程工地。第一个招标项目计划于明年6月完成,将成为沭阳市空之间未来延伸的主导轴。它的建成将使沭阳市与苏连高速无缝衔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城市高速公路通行效率。
沭阳市配套基础设施面积85平方公里,集中人口72万。打造“百万人口副中心城市”,该县将加快实施“引江入城、跨江发展”战略,谋划建设“一环两桥三高四路”,深入推进“十大交通工程”“十大城建工程”,加快形成“两江三岸五区”中等城市骨架。
“聚焦城市辐射能力,突出规划引领、畅通外联、城市繁荣,以及人与城市之间的相亲。沭阳推动城市‘智慧增长’,打造交通节点城市,提升城市内涵品质,集聚百万人口,打造区域副中心城市,加快实现‘城市在苏北县市最具活力’。”沭阳县委书记边建军说。
沭阳城镇化率接近60%,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以上。虽然县城人口已经超过70万,但距离建成百万人口城市还有很大差距。该县提出了“343”农村人口分布目标,即30%的农民进城,40%的农民留在农村,30%的农民进城。上半年,阜阳销售商品房110多万平方米,同比增长近31%;新开工房地产面积超过12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近40%。出售的商品房有近七成是农民购买的,吸引农民进城买房主要靠优质的公共服务。
城市扩展到哪里,学校就建在哪里。沭阳出台政策:农民在城市买房,不落户可以让孩子就近上学。2018年起,沭阳启动“十校共建”工程,推动优质教育均衡发展。三年来,县财政投入20亿元建设7所学校,新增学位2.5万个,明年将建设8所学校。四年来,沭阳新招聘教师1700人,今年还将再招聘712人,以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
沭阳实验小学是市区的一所老名校。前几年第一实验小学牵头成立南湖小学,去年南湖小学牵头成立南关小学新校区。得益于“名校办新校”的裂变式扩张模式,沭阳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快速扩张,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进城后可以在自家门口“上学”。
“镇上计划改善农村房屋的搬迁。我选择货币安置,在雨城天下小区购买商品房。孩子们在附近的县外国语实验学校学习。”来自镇社区的居民张说,从社区到位于开发区的公司上班只需要15分钟。
城市活力来自繁荣的城市经济。沭阳全力推进物流、教育、商贸、创业孵化“四个中心”建设,提升经济开发区发展水平,聚焦“千亿产业园、20万蓝领”发展目标,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为适应城市消费升级,满足市民休闲需求,沭阳大力发展商圈经济,升级完善万达广场、中央广场、国际书城,规划打造活力街区、静雅街区。同时,聚焦“食、行、购、娱、体、展”等夜间消费活动,打造一批特色创业夜市。上半年,沭阳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25亿元,同比增长0.3%,税收占比81.3%,增速在全省41个县市中排名第10位。
“坚持把满足人民需求作为城市发展的核心,完善功能、改善民生,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把阜阳打造成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的最美城市。”沭阳县县长彭伟说。
6月初,沭阳入选县域城镇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加大力度补短板、优劣势。近年来,沭阳投资10多亿元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铺设污水主管网约450公里,实现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年内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该县实施了城市洪涝易发区改造、雨污分流二期等。,并对解决市政设施和正常保洁中的突出问题做了统筹规划,从而使城市更加宜居。
“在阜阳网上有很多打卡的名人。春夏有海棠大道、牡丹园、立体野蔷薇墙。到了秋天,桉树、桉树之类的树就美极了。”沭阳县住建局局长郝建华表示,沭阳着力打造“园中之城”,从园林、水系、景观、建筑等方面精心布局,围绕“一路一树一景一特路”打造特色景观,加快实现“城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
与“出门见绿,街上见花”相对应,沭阳建成营浔门遗址公园,在原址重建吴印咸故居,打造“洗水之阳”“御吉文化”“淮海戏曲韵”等城市雕塑,串联形成特色文化地标。
锚定“城市是苏北县市最具活力”的目标,加快建设百万人口副中心城市,努力让城市更宜居宜商,让市民充分享受城市美好生活——这是人口大县沭阳的新追求,也是更多农民就近入驻县城城镇化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