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炒猪肚 爆炒猪肚、毛肚火锅: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吃肚子

栏目:民生 2021-11-24 22:16:57
分享到:

肚子,通常是指猪、牛、羊等家畜的胃,可以供人食用,被视为典型的下水。

在农耕社会,肉不是一种常见的食物。对于平民来说,水成为肉类的最佳替代品。

北京红烧、西北羊杂汤、川渝火锅、岭南卤水等。总是冲击着我们的味蕾。

肚子也不例外:在寒冷的夜晚,带着一锅辣椒香气的五花肉鸡;沸腾的黄油火锅上挂着的牛肉百叶;北京牛肚,这并不奇怪,但吃起来又脆又嫩...

猪肚、羊肚、牛肚、兔肚、驴肚,中国人用这些不起眼的食材创造了多少美味?

01

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吃肚子的?

在中餐中,以动物为原料制作的美味菜肴相当多:肝尖、九转大肠、腰花爆、红烧猪嘴条...即使是有强烈异味的猪肺也可以用来炖汤,或者加入到焖煮中。

干油炸食品

在很多水域,肚子又小又新鲜。既不像肠子那么油,也不像肺那么怪。掌握好温度也能做出独特的味道。

那么,为什么包括牛肚在内的动物下水后会进入中国人的饮食序列呢?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七不吃”:鱼失其肉而不吃;色恶,不吃;臭,不吃;失去食物,不吃东西;时不时,不吃东西;切错不吃;不要酱也不要吃。

在孔子看来,吃饭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一种礼仪。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能留下食谱的中国人很少吃动物下水,直到唐宋时期,水才慢慢出现在食谱中。

宋代饮食对后世影响很大。图/《水浒传》剧照

为什么这个时期发生了变化?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唐朝对外交往的开放和频繁带来了大量的“胡人”食材、香料和饮食习惯;二是宋代烹饪爆发,中餐烹饪技术趋于成熟,人们有了更多的手段来应对动物入水。第三,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提出了“以形补形”、“以脏补脏”的观点。虽然没有科学道理,但它影响了中国人1000多年,至今仍有很多人相信。

猪肚、羊肚、牛肚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在食谱中显现痕迹。

唐代“杂糕”是用肉末、淀粉填充五花肉、猪肠,再加入胡椒、茴香、肉桂等香料制作而成,看起来很接近今天的灌肠。

在宋代,猪肚被广泛用于烹饪。《武林外传》曾提到一场宋高宗参加的盛宴,其中有一场“猪肚假江瑶”,用猪肚切得很细,模仿一点点被撕裂的玉柱。

宋朝的皇室没有羊真的很不幸福

唐宋时期的达官贵人乃至皇室都吃羊肉,羊肚自然成了食材。

唐朝宫廷流行的一种著名宴席叫烤尾宴,主要是用羊肉或羊放在水里做成的宴席,以感谢皇帝在朝拜或升官时给他们上菜。

其中,有一件羊皮丝绸。这道菜是把羊肚切成细长的丝,这丝应该有一尺长。

到了宋代,煮羊肚的技术更加成熟。据《东京梦录》记载,宋代羊肉制作的精美菜肴有炖羊、吵羊、蒸羊头、羊肚、羊腰、炸羊肠等数十种。汴梁市也有以制造和销售“血肚汤”而闻名的商店,这大概是用羊血、羊肚、羊肠做成的羊杂汤。

羊杂汤

元代关汉卿的名剧元,在一些地方剧种中改名为羊肉汤。因为在剧中,流氓张驴毒死了为婆婆做的羊肚汤,误将父亲张毒死,然后诬陷杀人,导致了刘在雪的冤屈。可以看出,在当时,羊肚已经成为北方的一种常见食物。

牛肚在唐宋时期并不常见。毕竟牛是农耕社会的重要劳动力,历代都禁止私宰牛。

直到清朝中期,随着农业技术和养殖技术的发展,杀牛才成为一个问题。清末民初,吃牛肚在重庆开始流行。努力工作的人用辛辣的黄油腌料煮牛。100多年后,这种吃法成了人人痴迷的火锅。

02

猪肚

虽然也是下水,但好像不喜欢猪肚的人比不喜欢猪肠的人少。

猪肠独特的味道和气味让很多人喜欢它,也有很多人讨厌它;五花肉虽然气味相同,但清洗可以去除大部分味道,味道也不怪异,让人觉得更像猪某个部位的肉,而不是水。

当然,清洗五花肉并不容易。用清水反复冲洗,一点一点把猪肚上的脂肪去掉,最后用生粉搓去有异味的粘液。

加工好的猪肚可以胜任各种烹饪方法,无论是炖、炒、炒、拌、还是卤,都可以称得上百搭。

在五花肉美食中,最著名的是来自客家的五花肉鸡。香喷喷的汤底把五花肉包着的鸡煮熟了。在寒冷的冬日,一锅香椒五花鸡最能舒缓心情。

现在很多商店把猪肚切成条,把鸡切成块,一锅炖的时候叫“五花肉鸡”,完全失去了五花肉鸡的精髓。

正宗的五花肉鸡一定是“五花肉鸡”:五花肉不会因为里面有鸡的支撑而缩水太多,但软而脆;鸡肉包在五花肉里,半炖半炖,鸡肉还嫩,不软不烂。吃的时候,把猪肚和鸡肉切成块。

冷水猪肚

冷水猪肚是粤菜中的一道凉菜,起源于广东韶关。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显示,上世纪60年代,农民是不允许私自杀猪的。有一次,杀猪的农民正巧遇到检查组,把宰好的猪肉和猪肚扔进了井里。第二天,团队离开去捕鱼。发现用冷水浸泡的猪肚更脆。

所以这种“大火煮,冷水泡”的烹饪方法一直延续至今。泡好的猪肚切成厚片,然后用姜汁或酸辣汁调味。

潮汕地区的酱爆猪肚

炒猪肚在全国各地都很常见,炒猪肚的种类也很多,全国各地都喜欢用咸菜炒猪肚,咸菜口味重。

在潮汕,不起眼的咸菜是五花肉的最佳拍档。咸菜是由芥末制成的。用横刀切大片,配以白胡椒粉,无需更复杂的调料;在东北,酸菜、五花肉、肥肠、白肉、血肠同锅炖,是一道美味的杀猪菜;泡菜和酸萝卜是从四川的泡菜坛子里捞出来的,也是炒猪肚的绝佳搭档。

猪肚吧

广西钦州也有一种不寻常的猪肚。将猪肚改刀后腌制入味,然后晾干去水汽,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色,蘸酸汁,既不失香气,又能缓解脂肪的油腻感。

此外,猪肚在南京皮都面、镇江锅盖面、厦门沙爹面的浇头中也很常见。

松仁小肚

猪的胃除了被称为猪肚之外,猪身上还有一部分叫做“小肚子”,其实就是猪的膀胱。煮出来的牛肚有嚼劲,起源于哈尔滨的“松子牛肚”就是把松子和肉倒进牛肚里。

03

羊肚

与猪不同,羊是反刍动物,胃有四格,也就是常说的“羊有四个胃”。

绵羊胃的四个腔室是瘤胃、网状胃、瓣胃和皱胃。前三个是从食道突变而来的,第四个真的有胃功能。

反刍动物的胃结构

羊肚四个部位的味道和口感大不相同,中国人也是物尽其用,把羊肚吃出花来。

最特别的一定是北京的牛肚。梁实秋先生曾在《谈在雅舍吃饭》中写道,1926年留学归来,“把行李留在车站,步行到梅市街之美斋,一个人喝了一杯。他一口气叫了三个肚,盐爆油,汤爆,把我的根弄得又清又酸。再来一个青油饼,一碗回面鸡丝...我生命中的一顿快乐的饭,每50年都不能忘记。”。

什么样的牛肚能让梁实秋先生念念不忘?

首先,肚子会被分成七八个部分:

食函:食道,口感较硬,不易咀嚼。

腹板:瘤胃,一般只把这部分切成方块。口感脆、厚、难嚼。

腹领:瘤胃上的隆起物,肉厚味脆,很受食客欢迎。

肚脐:除去腹部衣领上的皮肤后留下的又白又嫩的部分。味道最细腻,是炸肚最贵的部分,价格是普通炸肚的2-3倍。

葫芦:净胃,通常切成短条状。味道又硬又特别,最难嚼。如果热度太低,根本嚼不动。

三旦:拍打胃,相当于牛百叶。口感一般,酥脆。

蘑菇:皱胃,一般切成圆形,嫩白色,口感坚韧。因为靠近消化道下端,所以蘑菇有它特殊的味道。

碗切

蘑菇头:蘑菇的末端部分,比蘑菇的味道更浓,口感更硬。因为产量小,一盘需要6-7只羊,这是各种店里最难看到的。

其次,烹饪分为汤爆、蛤蜊爆和油爆。

汤爆是将羊肚放入水中或肉汤中煮沸,时间从几秒到十几秒不等。不同的部分有不同的时间。如果热量掌握不好,就会变脆或者根本咬不动;爆炸常被误写成“盐爆”。事实上,它在烹饪中加入了欧芹。现在很多餐厅还有爆丹的菜;油煎牛肚在鲁菜中也有类似的做法。牛肚很少用水烧,然后用油炒。

最后是酱料,民国时期广泛使用的卤虾油,现在基本上是用芝麻酱、豆腐奶、酱油、醋、虾油、香菜、小葱做成的芝麻酱。

在电视剧《大宅门》中,吃牛肚也是经典场景

鲁菜里还有一种“双酥”,就是鸡胗羊肚炒。一旦加热过度,就不会咀嚼,这对厨师的烹饪技巧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现在做这道菜的饭店基本都改成了猪肚。

很久以前,动物的胃是游牧民族的烹饪工具。今天,这种古老的烹饪方式仍然存在。用调料浸泡过的羊肉包在羊肚子里,然后煮熟。最原始的方法也能表现出羊肉的香气。

04

牛肚

和羊一样,牛也是反刍动物,胃结构和羊相似。牛肚和牛肚有相似之处,比如牛肚也爆,但是和牛肚相比,牛肚吃起来比较老,所以爆的部位比较少。

但是在烹饪手法上,牛肚比牛肚更多样化,几乎牛肚的每个部位都有自己的代表美食。

首先,瘤胃是牛肚四个部分中最大的。因为瘤胃内壁覆盖着一层细密的“奶样突起”,像草坪一样蓬松,所以瘤胃又被称为“草肚”。

牛肚可以用各种方法烹饪,如煸、炖和煲汤。

净胃,也叫蜂窝胃,在广东和香港也叫“钱肚”。

钱肚子上的图案可以丰富果汁,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用盐水腌制。钱肚用盐水煮至酥而不烂,软糯而不失嚼劲。咬一口,卤水的鲜香最能满足口味。

瓣胃,里面有很多大小不一的“瓣”,产生了大家最熟悉的火锅搭档——牛野,因为表面有很多突起,也叫毛肚。

如前所述,重庆火锅的起源是清末辛辛苦苦劳动的工人把廉价的牛洗下水。但民国初年,毛肚以其爽滑爽脆的口感脱颖而出,开了一家专门的毛肚火锅店。

十几秒钟后,毛肚被浓郁的火锅汤汁灌满,鲜美诱人,放入口中。酥脆的口感使它在餐桌上的所有食材中脱颖而出。时至今日,毛肚依然是川渝火锅界最畅销的单品。

除了重庆,近年来涮牛肚也融入了东北烧烤,在一桌各种串串的旁边总有一个蒸牛肚锅。

我们吃的毛肚是黑白相间的,黑色其实是它本来的颜色。碱浸过的毛肚会是卡其色的,而白色的毛肚是过氧化氢浸过的。

牛真正的胃——皱胃,味道浓郁,一般称之为牛肚,在广东和香港也叫沙瓜。最适合炖,所以广州煮的牛杂一定是不加牛肉、沙子、瓜的。

当然,除了猪肚、羊肚、牛肚,还有一些我们经常吃的动物肚。

比如河间烧驴肉,可以用驴肠、驴肚等内脏夹在刚烤好的火里的驴肉,然后浇上蒜汁。酥火可以和有嚼劲的驴肠、驴肚一起吃。

在川菜中,很多菜品的食材都是兔子,兔子肚自然不能舍弃:辣兔子肚、泡椒兔子肚、麻辣兔子肚、水煮兔子肚、兔子肚米粉...兔肚的味道最能解释“酥”这个词。

参考材料

“饮食即将”,胡思慧

“红油里翻滚的千层肚皮是雪里最大的幸福”,贝壳网

牛肚,维基百科

炸裂双脆皮,梁实秋

-结束-

编辑/温雅第一评论/小可第二评论/冯祺

转载请注明:“文史博览”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想要贡献吗

或者直接给我们微信后台留言交流

订阅杂志

可以通过全国所有邮局订阅,邮政编码为42-185

直接联系我们杂志的发行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