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之好典故 结婚对联上 常写“秦晋之好” 有何寓意 翻开典故 风云诡谲

栏目:国内 2021-10-06 21:59:46
分享到:

在今天的山西、陕西,婚联往往写着“秦晋之好”,这应该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晋有一定的关系。言外之意是什么?这个典故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文今天会来找你谈话。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400年。前200年叫春秋,后200年叫战国。尤其是战国时期,七国互相争夺,流传下来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

比如撤退、回赵、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等,这些后来都演变成了成语。其中有《秦晋之善》,也是发生在那个时期的一个故事。

看到“秦晋之善”和了解历史的读者,第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场政治联姻。

政治婚姻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普遍。比如汉朝时期,王昭君嫁给匈奴;唐朝时,李世民派文成公主嫁给吐蕃,并娶了松赞干布,结束了汉人与吐蕃的争斗。甚至在康熙时期,蓝琪儿为了达到从政和结亲的目的,就嫁给了葛尔丹。

秦晋之善最初也是一场政治联姻。纵观春秋战国历史,晋国国力十分强盛,与楚国、齐国并称为三大强国。对晋国贡献最大,曾位列春秋五霸之列。当时远离秦国的甘肃荒凉之地,粮食产量低,经济萧条,经常遭到楚国和少数民族的侵略。

直到秦穆公时代。秦穆公为秦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面对贫瘠而微小的秦国,他无能为力。后来,一些大臣建议,为了摆脱现状,他们不得不嫁给金。只有和晋国和好,遇到大哥,你才会受到尊重,才不会被楚国和少数民族侵犯。

于是,亲自来见金,向求婚,把大女儿嫁给了他。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秦晋之善”的根源。但还没有结束。反面的故事还在后面。

换句话说,在晚年,晋献公年老昏庸,被人诽谤要立他的小儿子为王。并派人杀死了当时的申生王子,这引起了朝鲜的动荡。这时候,他的另外两个儿子见势不妙地跑开了。

两个儿子,一个叫易武,逃到了郭亮;一、重耳,逃到翟国。大家都很熟悉重耳,也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他后来成就很大。

晋国动乱解决后,我的心灵变好了,所以我去了秦穆公。他许诺在秦穆公建立五座城市,并要求秦穆公作为君主保护他。同意了,他顺利当上了国君,为晋效力。

成为国君后,伊吾看到了金国富饶辽阔的土地,也有些瞧不起秦国的弱小。他食言,没有把五座城让给秦国。

起初,秦穆公并没有注意到晋献公对“秦晋之善”的喜爱。没多久,金吃了苦头,向秦借粮,慷慨地给了他。可是,金却贬低了我,做了一些不近人情的事情。

两年后,秦国大旱,粮食收成很少。派人向金借粮。然而,金不但不救,反而派兵攻打秦。于是秦晋之间爆发了一场大战。

骄傲的士兵会失败。带领老秦人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晋军,连金国国君也被俘虏。后来,在姬伯公主的求情下,年迈的秦穆公没有再追究下去。

回到中国后,金不仅把之前许诺的五座城池割让给了秦国,而且还派太子去秦国当人质。后来,为了笼络太子,秦穆公娶了女儿怀英,这也可以算作是另一个“秦晋之好”。金死后,为了金怀公,护送太子回国。

谁知道王子和他的父亲脾气暴躁,回到家就翻脸不认人。他甚至比他父亲更好。他不仅很快与秦翻脸,最后还把妻子赶回了秦,这是秦的一大耻辱。

秦穆公这次真的是气得要死。这时,一些朝臣建议:公子重耳还在流亡,为什么不让公子重耳代替金怀公呢?秦穆公也想。

于是人们找到了重耳,把怀英许配给他,并帮助他的儿子重耳登上王位。这就是著名的晋文公。至此,公子重耳彻底结束了19年的流亡生涯,61岁开始步入政治舞台。

读者朋友们,你们对“秦晋之善”这个故事怎么看?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