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根据福耀集团发布的公告,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先生向福建、湖北、贵州三省捐赠14亿元,用于这些地区的教育、救灾和扶贫项目。这一举动一经公布,就引起了网友们的高度评价,纷纷称赞他是真正的企业家和慈善家,甚至还称赞他是国内企业家中唯一的“活菩萨”。
事实上,曹确实配得上这样的荣誉。要知道他对国外的捐款已经超过了120亿元,而且他还声称不会给孩子留下钱,临死前会把所有的钱捐给社会。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他甚至开创了中国慈善捐赠股票的先河,迫使国家出台了完整的股票捐赠制度,成立了“何任基金会”。他的善良和善行帮助了无数人,毫不夸张地说,他的功德无量。
然而像曹先生这样的慈善家毕竟是少数,无数的企业主在赚钱后沉迷于自我感官享受,竭尽全力搞奢侈。连的刘都受不了这种现象。他在一次演讲中直言:“穷人的存在是富人的耻辱。如今,很多企业家早已忘记了先富后富的承诺。”
近年来,网络舆论对富人不太友好,各种针对富人的言论和心理在底层民众中蔓延。根源和出路是什么?我个人觉得跟有钱人对有钱人的好有关。
1.先富起来的群体背后,是几代人的默默贡献
40多年前,大家都穷得可怜的时候,一句惊天动地的口号出现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起来再富起来”。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无数人在政策的红利下,开始下海经商创业,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成为了今天的百万甚至亿万富翁。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享受了无数的政策红利、人口红利和机会红利。他们的成功是由于自我努力,但更多的是以无数人的默默努力为代价。
其实很多老板可能没有意识到,他们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几十年前无数英雄豪杰的巨大牺牲,几十年前无数人的无偿基建,以及开放后无数人的廉价劳动力。正是这些因素让他们有了今天的财富和地位。但是,我们必须知道,那些英勇的后代还在农村默默劳动,那些为国家基础设施奉献一生的人还很穷,那些献出青春的廉价劳动力现在已经奄奄一息。他们的努力真的一文不值吗?真的不值得回馈吗?
2.富人的幸福不可想象,富人的痛苦同样不可想象
随着财富的增长,许多富人开始享受“幸福生活”。他们买了飞机,游艇,豪车,开始换房子,学历,甚至是原来的。他们的幸福超乎常人的想象。然而,他们有钱的时候真的幸福吗?其实不一定。
马云说:当你有1亿元的时候,钱就变成了数字。但企业家的财富数字或多或少,老板的精神境界也或高或低。很多企业的老板在拥有财富后变得焦虑甚至抑郁。突然变富后,他们失去了理智和目标,开始沉沦于金钱的世界。搜狐张朝阳在接受采访时直言:“我这么有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但为什么还是那么痛苦?”我认为幸福不一定和金钱有关。我知道你会说我装,但这是我的真心话。"
如今,各种关于老板因抑郁症去世的新闻经常出现在报纸上。财富在给他们带来巨大享受的同时,也成为巨大负担和痛苦的来源,这也可能是金钱带来的副作用。
3.企业家的终极价值是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无论是履行“先富后富”的承诺,还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慈善不仅是他们自我实现的道路,也是他们应尽的义务。
人生匆匆几十年,时代和机遇让很多人掌握了财富。当你的财富积累到上亿的时候,个人的享受已经不能满足精神上的追求。此时此刻,如何用财富让社会、国家、世界变得更美好,才是一个企业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在一次采访中,曹王德先生直言不讳地批评陈光标:“我认为他的慈善方法没有任何好处。”。做慈善不是让人感谢你,而是你应该感谢那些接受你慈善的人。感谢他们给了你一个给予的机会,做完就马上忘记,不要期待任何回报。“无心施”是《金刚经》中施的真谛。
慈善家,一个如此通透豁达,境界高远的大实业家,在中国独树一帜,不可多得,真心称赞曹老的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