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听说“凌迟”酷刑,但很少有人知道,凌迟在清朝不是法律规定的刑罚,而是皇家私刑,这意味着皇帝只能决定是否执行这种刑罚。当然,慈禧作为晚清的实际统治者,也有权决定是否采用这样的刑罚。
皇帝一直非常重视权力的不可侵犯性。曾国藩作为一个深谙官场之道的人,自然不会对慈禧是否执行年号提出任何建议。这是非法侵入。曾国藩绝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尤其是在这样的关头。
这一点意味着什么?
轰动清朝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已成定局,清军处于秋风扫落叶的状态。
从公元1850年开始,洪秀全等人在广西金田村号召起义共同抗清,席卷全国,建立了太平天国,史称太平天国运动。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分崩离析,李秀成成为太平天国中后期的顶梁柱,取得了破江北江南大营、三江源胜利等一系列军事胜利。由于在军事上的突出贡献,洪秀全封李秀成为“忠君”,意思是忠义可学,忠义长存。
公元1864年,曾国藩的湘军终于攻克了天京,李秀成带着洪秀全的儿子乔装出城。结果,他在途中被俘,落入曾国藩手中。
曾国藩为什么对这一点如此紧张?
曾国藩目光远大,做事滴水不漏,对形势的变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太平天国一旦被剿灭,就意味着曾国藩的湘军失去了价值,反而成了慈禧的眼中钉。曾国藩本人将是下一个被打击的对象。他不明白老谋深算的兔子就是死狗的道理,所以曾国藩应该提前处理。
曾国藩攻克南京后,并没有为这场期待已久的胜利举办庆功宴,而是不停地布置任务。首先,他命令部下修建八旗军营。当时很多人对曾国藩的行为感到非常不解。然后曾国藩上书朝廷,要求八旗赶快来南京交出驻军事宜,并要求朝廷遣散湘军。
曾国藩在呈给皇帝的奏章中态度很诚恳,不言不由衷,说湘军常年在外作战。现在的军人大多怀念家乡,没有过去的战场威望。请朝廷准许将湘军送回老家。
能这样退休的人不多,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这也是曾国藩精通官场的表现之一。为此,曾国藩在后世的评价很高。比如梁启超先生曾给予高度评价:郑文深守知止知足常乐的戒律,始终以快退为心。
太平天国祸乱天下时,慈禧视曾国藩、湘军为肱骨。流氓一旦被消灭,曾国藩自然就失去了价值。那么慈禧必须制裁曾国藩。
曾国藩的湘军占领南京后,是最强的时候,多达30万人。清朝将近一半的领土都在曾国藩的控制之下。因为多年在官场上的运作,很多知心的亲朋好友都走上了领导岗位,尤其是江南地区的很多官员都是曾国藩的私人亲信。
当时曾国藩手下的一帮人劝他再进一步,显然是想让曾国藩自力更生。比如曾国荃、彭玉麟、赵烈文都是忠于曾国藩的。在众位心腹的极力劝说下,曾国藩始终保持着拒绝的态度,最终“黄袍加身”并没有重演。
曾国藩拒绝的理由已与曾国荃仔细说明。曾国藩认为,人可以同甘共苦,但不能富贵。现在他们就像兄弟一样,敌人很多。
此外,当时的其他雇佣兵,如左、李鸿章等,都与曾国藩有一定的关系,但如果曾国藩造反,他们肯定会竭尽全力为清廷卖命。
从曾国藩的种种表现来看,他对当时的形势看得很透彻,所以曾国藩不会僭越和干涉慈禧对李秀成的处理,无论是一年内处死还是当众斩首,曾国藩绝对不会多说一句话。
李秀成当年没有被折磨,是慈禧的意思。
慈禧太后痛恨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只持续了十几年,但清王朝抖落最后一片遮羞布,早已供不应求。
太平天国主要起义将领被俘后受到严惩。比如天王洪秀全,虽然已经去世了,但也不能少起到警示作用。要挖出洪秀全,需要千刀万剐,才能接触到他心中的仇恨。即使在他死后,他也不得不失去他的骨头,复活他的骨灰。曾国藩贯彻执行,用大炮把洪秀全轰上天。
比如太平天国非常优秀的将军石达开,被俘后的那一年也遭受了酷刑。幸运的是,这个硬汉还是能够一声不吭地忍受折磨,这也让后来很多人佩服他。
李秀成是一位反抗清朝统治的造反将军。他曾经和太平军一起打败清军,曾经占领过清朝境内的很多城市。令清廷头疼的反贼被抓,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不用说了。
按照太平天国将领的早期处置,李秀成应该在同年被处死,但最终他没有。为什么呢?
主要原因是慈禧想利用李秀成安抚太平军,尽快结束叛军的抵抗,恢复清朝的平静。自太平天国运动以来,清廷连年出兵讨贼。折腾了几年的国库空,如果继续下去,肯定会花更多不必要的钱去消灭残部。
如果清廷能够以绥靖的方式瓦解太平军的所有残余势力,无疑对清朝有利。这时,清军虽然攻破了南京,俘虏了李秀成和许多太平军士兵,但清朝对他们的控制仍然很弱,这些人并没有真正向清朝投降。
洪秀全死后,李秀成为太平天国的顶梁柱,李秀成在军中的威望很高。如果李秀成忍受了这一年带来的巨大痛苦,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很可能会导致投降的太平军士兵的心浮动,那么兵变就不值得了。
慈禧当年对洪秀全、石达开的惩罚最严厉,主要是警告那些从事反清活动的人,这是日后的结局,主要目的是恐吓。此时慈禧的想法不同,主要是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稳定,所以她没有对李秀成使用年终酷刑,而是斩首示众。
综上所述,李秀成最终没有被折磨,这是慈禧太后的旨意,不是曾国藩求情的结果。此时的曾国藩虽然如火如荼,但实际上已经岌岌可危,曾国藩也不会主动去碰这个恶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