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克塽 郑克塽投降之后 郑成功的后人在哪里

栏目:游戏 2021-09-30 05:24:10
分享到:

“郑克双”这个名字是通过金庸的《鹿山公》笔墨而为大众所知的。作为郑成功家族香火和功名的延续,郑克双的入关入京、入仕、入旗,似乎都是他37岁去世时命运的反映。对近代中国乃至东亚影响深远的郑氏家族是否已经走到了尽头?它没有。今天是新话题“亚洲内幕”的第八次阅读。我们揭开郑家族的后续命运。

郑克双投降后,郑嘉仁去了哪里

作者:鲁

1898年,日本驻天津领事发电报回国,说明法国海军向北京附近移动的事件。这位日本领事姓郑,虽然学术界还不知道他是谁,但最有可能的人物是郑永邦,他在甲午战争后负责翻译伊藤博文。

郑,1863年生于长崎,自认是明朝遗老大臣,长期从事《唐人物赋》的翻译工作。

天津领事郑电报,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

长崎、郑姓、明朝官员、唐人等关键词,它们是否让读者想起了什么?

没错,在郑永邦出生前240年,一个姓韩的郑氏后裔出生在日本九州岛北端的平户港。他的名字叫郑森,另外两个著名的名字,一个是“郑成功”,另一个是“郭烨”。

当郑森被带回中国,接受儒家教育时,他还有一个留在日本的弟弟,继承了田川的名字。这个与郑芝龙血脉相同的中日混血,他的后代在日本继续繁衍至今。

郑是他的后人。

也许是因为他的汉语造诣,郑的父亲郑永昌和他的弟弟郑永宁都是明治时期的重要外交家。郑永宁的儿子郑永清是日本第一家咖啡店“能不能茶馆”的创始人?虽然不为世人所知,但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这并不是什么大秘密。

我们对郭烨直系后裔的了解似乎少于郭烨的弟弟们。虽然大家都知道郭烨的儿子叫郑经,但长孙郑克仓却因为“朝廷阴谋”被杀,年幼的郑克双接管了“东宁国”的皇位……这是我们在历史课本上学到的。

接下来,教科书上说1683年施琅攻打台湾省,郑克双投降清朝,东宁王国灭亡,台湾省被划入清帝国版图。然后呢?没错!而金庸的畅销小说《鹿山公爵》告诉我们,郑克双是一个纨绔子弟,一个怕死的人。

普通学生读完教科书中关于郑政权的所有章节后,会开始背诵复杂而枯燥的东西,如台湾省的设县、汉族移民、清朝的治理政策等。对台湾省人来说,郑成功是一些寺庙的神,是杀害原住民的凶手,是矗立在校园里的铜像,是教科书中遥远的名词。

无论你读的是国家编译院的历史教科书,还是金庸的《鹿山公爵》,对一般大众来说,只有到了郑克双,整个郑氏家族似乎才“荡然无存”。你有没有想过郑克双之后郑氏家族发生了什么?

郑克双画像

1898年,是清光绪二十四年。北京西直门地区,正红旗人的居住地,一个叫德山的人在这里加入了汉军八旗。

因为大清国的法律,北京的旗手不能离开40多里外的车站。德山可能一辈子都没去过天津,自然见不到大日本帝国驻天津领事郑。然而,这两个人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血缘关系。

“德山”听起来像是一个典型的横幅名称。你可能猜到他姓什么:纳兰?爱新奥罗?叶娜拉?还是起诉察哈尔?

都不是。他姓郑,是叶的嫡系后裔。

时间回到1683年的台湾省。施琅在澎湖打败郑氏大将刘国轩的军队,而回到台湾省的刘国轩说服了当时的延平王郑克双、他的母亲,以及原本主张转入吕宋的冯希凡,东宁王国投降了大清帝国。

后来郑克双被发配到北京,康熙皇帝把他编入汉军八旗,赐他一个爵位——“汉军公”。

康熙三十二年,为了让成年的郑克双及其直系亲属能够生活下去,康熙皇帝把留在福建的亲戚都迁到了北京,并给郑氏家族又加了一个助手。郑克双的弟弟郑担任第一助手。副组长是八旗制度下的基层单位,可以从朝廷获得米、银、布等物资的补贴。换句话说,国家将负责供养整个家庭。

不久后,郑克双向康熙皇帝请求多加一个助手。他的理由是因为郑家的人口太多,只有一个助手吃不饱饭。慷慨的康熙皇帝另立了一个新的副将,送给郑克双的另一个兄弟郑克显。

郑家的这些后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纨绔子弟”。郑后来因藏匿逃犯被捕,因此被撤职。因此,郑克双接任了副组长的位置,他的儿子郑安福在他死后接任。这时,郑克双的另一个儿子郑安陆不明原因绞死了一个人,郑安福受到牵连,被免职。这个副组长就交给了他们的堂弟郑来管理。

雍正四年,郑家的这两个助手被调离旗,改编为旗。两年后,因为第一助理领的数量太少,皇帝把这个助理领改成了“半”助理领。雍正九年,投降后也编入八旗的刘国轩,此时也有了一个副将。然而,他也面临着年轻人太少的问题。

因此,八旗为此召开了大会。这次大会的决议之一,就是把刘氏家族和郑氏家族的帮主合二为一,然后由两家轮流管理。

美好的时光没有持续多久。后来掌管刘氏家族的刘闲很快就被定罪并免职。因为没有孩子,刘家的血脉就断了。因此,郑家自然会永远拥有这个助手的管辖权。

郑,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

从此,郑氏家族的家产开始暴涨。

首先,郑甲子孙正白考入了武举人。不久后,他的侄子郑承宗成为湖南的参与者。在清代绿营军制中,“参将”的地位并不高,但郑承宗却是湖南巡抚手下的第一个红人,湖南巡抚指派郑承宗负责查办武术考试作弊、派兵调查当地民情等一切事务。甚至在中英鸦片战争过程中,郑承宗还负责调动大炮,准备沿江而下支援沿海战争。

道光年间,郑氏家族进入八旗体系一个多世纪,也经历了六代的传承和演变。受满族文化的影响,郑家子孙开始阅读翻译成满文的儒家经典,并成为八旗骑兵,负责制作满洲最精良的弓箭,甚至成为八旗体系中的高官。当然,这也包括管理金钱的分配,这可以丰富自己的口袋。

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再重视姓氏。这些国家的叶后裔的名字开始变成“土山”“土民”“德山”“青香”“郁亮”“恩福”“德音”...

而留在日本的郑芝龙的后代则被赐姓郑,在德川幕府担任中国总务和儒学方面的优秀专家,而留在清朝帝都的郑甲子的孙子则开始自诩为旗手。他们进入最好的旗手学校,阅读翻译的儒家经典,学习满语。甚至,他们与皇室的旁系成员结婚,并与他们的祖先郭烨曾经“抵制”的对象结成姻亲。

这群郑人真的忘记了自己的汉人身份吗?事实上,这并不完全正确。最好的例子是,嘉庆、道光年间,留在泉州的郑氏家族计划编修家谱。也许他们需要经济援助。他们在北京找到了亲人,深深沉浸在旗人文化中的郑氏家族依然毫不吝惜地捐钱。

因此,在泉州郑氏新族谱中记载了北京郑氏家族的几位祖先,但有一句话特别说明:“分散在京城汉军之下,以姓氏命名。”两个血脉相同却相隔千里的家庭终于联系在了一起。

时间推进到光绪时期。如上所述,担任领工的德善,有一个堂兄叫德音。他用满文资料编了一个家谱,里面只记载了郑芝龙的血缘。这部家谱详细记载了八旗制度下郑氏家族的繁衍情况。尽管如此,这部族谱仍然将最早的祖先追溯到郑芝龙、郑成功等汉人。

荷兰画笔下的郑志龙

1911年后,清帝国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这时,出现了所谓的“郑氏家谱”。家谱学家的名字是郑玉海和郑泽。他们是谁?

晚清时期,郑裕海负责分发货币和食物,而郑泽是郑氏家族最后一位助理首领。为什么有两个典型和标准的条幅编纂了这个家谱?

事实上,辛亥革命原本是一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民族革命。郑氏家族知道他们是汉人的后裔,因为他们有家谱,属于汉军,但他们已经熟悉满族文化。辛亥革命后,满汉冲突愈演愈烈。贾政说他是谁?满语?旗手?还是汉人?

试想一下,他们只能在那个大时代的背景下妥协,成为汉人。他们只能用这种方式证明自己的血统纯正,期望一切平安。

但是他们知道离北京很近的日本驻天津领事馆实际上有一个郑家的成员吗?

有着相同的血统,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份,服从不同的主人。

郑志龙在台湾省当过翻译和海盗。郑成功率军进攻荷兰东印度公司,攻占了当时东亚最大的荷兰殖民地;郑克双在台湾省向施琅投降;郑芝龙自己的后人留在了北京,成为了旗手。另一方面,郑芝龙在日本留下的另一条血脉,在清末成为日本翻译家,将台湾省割让给大日本帝国。

两个郑家,一个在天津,一个在北京,似乎已经颠倒了身份。郑姓日本人郑永邦,汉语流利,曾任大日本帝国驻天津领事;德山是汉人,放弃了郑姓,说着一口流利的满语,充当着大清帝国的红旗。

总之,当人们在争论国姓叶的历史地位时,当一些人在寺庙里祭拜国姓叶时,其实这个家族还是随着时代的演绎而变化发展的。明清时期的丁格使郑氏家族一分为二。施琅攻打台湾,让贾政入汉军八旗。1894-1895年甲午战争期间,失散的郑氏家族又重新连接起来。辛亥革命时期,让郑家在夹缝中生存。

这几年在泉州和天津都听过一些故事。在泉州,当地老人回忆起文革前,一群郑的后人从内蒙古骑马南下,到泉州石井看望祖先。他们是北京的升旗人和满族人吗?在天津,虽然一个叫郑家府的地方已经被夷为平地,但几个分散的家庭告诉我,在日本占领期间,有一群日本军官来到这个地方,声称自己是日本郑家的后裔。

他们是谁?现在,我们不知道。

*注:本文经故事授权转载。

编辑同一个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历史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