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之际,钱松喦准备创作一部作品赠送给新中国。
我该如何赠送礼物?
我是一名风景画家。首先,我拍摄了全国各地,选择了满意的“礼物”;我也想热爱我的祖国,具体地热爱我的家乡,最好是画当地的风景,所以我放弃了大部分喜欢的科目,缩小视野去看江苏。
山水画必须考虑自然地形的条件。江苏山不突出,但有千里之外的稻田。“天”是“民以食为天”的根本。江苏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是个好礼物。
基于这种考虑,钱松喦创作了他的名著《常熟场》。这部作品“不是为田地画田地,而是画社会主义收获的田地,用田地来歌颂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
1963年,中国美术馆收藏了钱松喦53.3×35.7厘米的《常熟田野》
当年3月,“钱松喦国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这部作品与钱松喦的《红岩》一起展出,获得一致好评。这两幅作品也真正确立了钱松喦在中国当代山水画史上的地位。
时光飞逝。55年后的今天,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散笔散墨:钱松喦诞辰120周年”展览再次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既是对钱松喦的缅怀,也是对新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这一高峰的学术回望。同时,这也是钱松喦送给新中国的又一份礼物。
“笔墨松:钱松喦120周年纪念展”现场
本次展览以“描绘祖国山河”、“从江南远道而来”、“拨云见日”三个主题,在中国美术馆展出钱松岩的20件作品、钱松岩家人提供的100件作品以及诗歌、小品等75件珍贵文献。展览将从7月31日持续到8月11日。
据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介绍,钱松岩的艺术生涯经历了几次社会变革。在时代的节点上,他以卓越的才华和非凡的勇气进行了中年改革,冲出了传统编织的层层渔网,成为了晚生的一代中国山水画大师。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50岁的钱松喦第一次读到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被其中的新思想深深吸引,甚至有了“一拍即合”的感觉。
作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爱国的普通文化人,钱松喦一直认为艺术无非是一种换取日常生活用品或享受自我的手段。他最多只能在胸中表达自己的愤怒、怨恨和愤怒。然而,毛泽东主席的讲话使他明白了文艺应该为人民服务。作为新中国的主人,作为一个画家,要想创作出好的作品,就必须到群众中去生活。
这才是钱松喦生命中真正的“道之味”,他的蜕变由此开始。
早熟,晚熟,默默无名的50年
钱松喦是一个早熟的晚熟画家,五十岁以后才真正进入艺术的巅峰。在此之前,他一直处于沉默和匿名的状态。
钱松喦
1899年,钱松喦出生在江苏宜兴向洋镇胡墅村的一个穷书生家庭。他世世代代靠开办私立学校谋生。八岁时,父亲开始教他读书,并按照“士大夫”的要求培养他。教学内容除诗文外,还有金石书画、琴棋书画、星象医学,其中钱松喦最喜欢绘画。
由于家庭条件有限,钱松喦的父亲买不起古画和名画,但他仍然花了很多钱购买当时名人的画供他学习,包括任伯年的扇子和画册素描。此外,还有必要的绘画入门手册,如《芥子园传》、《点石斋画谱》。这是钱松喦最早的绘画启蒙。
20世纪30年代君山旅游地图,145.5×39.5厘米
钱松喦1934年的秋歌,58.5x31cm厘米
20世纪40年代,钱松喦的《山居银画》为145.5×39.5厘米
考入江苏高等第三师范是钱松喦绘画生涯的第一个转折点。在这里,他不仅接触到了西方绘画理论,还学到了透视学、人体解剖学、色彩学等知识;在胡老师的指导下,临摹了、沈周、唐寅、石涛的作品。
从1920年到1950年的30年间,这种钱松喦的古董景观一直被创造出来,并在平时出售,以维持家族企业。但在1929年,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展给钱松喦的艺术道路带来了新的变化。
本次展览中,钱松喦的《守者的一生》和《风景》入选第六期特刊《艺术展》并发表。钱松喦开始在无锡成名,并巩固了他的艺术道路。
总的来说,钱松喦过去30年的主业一直是乡村教师。“三师”毕业后,钱松喦一直在苏锡常的小学、中学、艺术学校任教,属于当时的中下层知识分子,社会地位不高。
新中国“旧瓶装新酒”山水人物画的尝试
新中国成立以来,钱松喦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新社会对画家的需求和要求是:画人民喜爱、喜爱、熟悉的东西,人物画是最直观、最易懂的一种绘画。
在过去的30年里,人物画一直不是钱松喦创作的重点。出于社会的需要,他的创作从模仿古代山水转向立足现实和当下创作新国画。
钱松喦“控制蛀虫”103.5×53厘米1950 1950
钱松喦的快乐暑假113.5×49厘米1953
钱松喦1953年的“上交公粮”为48.5×81厘米
钱松喦《渔父乐》,1954年,69×48厘米
1950年,无锡动员全校师生1万人参加飞蛾扑火运动,在无锡师范大学任教的钱松喦也参加了,并绘制了他所看到的“飞蛾扑火图”,这是他第一次用“山水人物画”的形式表达新中国的新主题。后来又创作了《快乐暑假》《积肥》《母亲穿新衣读书》《西山新貌》等一系列表现新中国建设主题的作品。
《芙蓉湖畔的钱松岩》,1958年,107.9×64.6厘米,中国美术馆收藏
其中《芙蓉湖》据说是画家中最全面的一部。“今天,在总路线的灯塔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跃进,充满干劲,赶上先进,创造奇迹,放‘卫星’,开红花,争钢,办人民公社,向共产主义过渡。这种高尚的共产主义风格和英雄主义是最美的画面。”这部作品也标志着钱松喦山水画创作的成熟。
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大部分人物都处于画面的突出位置,似乎景观变成了“附属”,并不是那么重要。此外,图中还有大量不被认为如画的内容,如电线杆、烟囱、公路、水库、厂矿等。特别是新中国的标志“红旗”,被同时期的画家广泛使用,插在画面的每一个角落。
然而,这种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直接加入农业机械化、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生产的方式,实际上并不令钱松喦满意。据他的女儿钱说,“俞同福先生曾经真诚地对他的父亲说:‘钱老,你的红旗插得太少了,所以要多插一些。’回到家,父亲为难地对家人说:‘中国画里看到红旗不好。"
的确,这种“旧瓶装新酒”的表达方式暴露了钱松喦缺乏写生经验,西画造型基础薄弱的缺点,有些画面并不是很自然。
无数银山堆积海盐,1959年被钱松岩73.5×45.5厘米国家美术馆收藏
20世纪50年代钱松喦的《陶斗》
时代变了,内容变了,笔墨也要变
1960年的一次大规模写生活动,弥补了钱松喦创作的不足。当年9月,为了给建党40周年献礼,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组织了13名中国画工作者组成的代表团,从南京出发,走遍8个省创作素描,历时3个月,行程2.3万里。钱松喦在《壮游万里花旦情》一文中,把这概括为一个“领先的、有组织的、有目的的、大规模的、长途旅行的小品”
“我深深知道,这次旅行不仅仅是为了旅行,而是为了进入革命学校,接受革命教育,这是一项政治任务。因此,我认为这次旅行必须用无产阶级思想武装头脑,用毛主席的文艺思想指导实际行动。否则,当你走向生活,你就不知道谁是精华,谁是萌芽,谁是最新最美。比如进入保山,空就要手工回家。”
就这样,一路走来的绘画,我们不断将个人主观感受和歌颂新时代的主题注入画框。在这个过程中,他也认识到了现实与艺术之间的诸多问题,他的笔墨彻底改变。
钱松喦的“爬华山”是20世纪60年代的100×55厘米
据钱松喦的孙女钱春涛说,这次长途旅行归来后,钱松喦拖着她和奶奶去曙光电影院看了两次故事片《智慧华山》。那时候,爷爷像个孩子一样兴奋,不厌其烦地给我们展示他上山下山的路,以及他站着写生的地方。
在华山,他看到了真正中国画技法中的“荷叶”。他说:“古人有生活的基础,后人效仿,把古人的方法带走。你看华山,觉得有一片荷叶,应该对华山重铸。
这段漫长的旅程开阔了钱松喦的视野,为他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他修正了中国绘画史上一些变形的方法,创造了古画中从未见过的黄土高原绘画方法,为中国画表现社会主义新时代奠定了语言基础。”
山水画中有很多文章
“这是一部光荣而幸福的生活史,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钱松喦说:“通过这次强烈的游览,我感到它不仅反映了祖国河山对山水画的需求。回顾革命历史,赞扬新面貌,并加以应用...山水画的文章很多。”也就是说,风景就是人。
1965年,钱松喦去江西瑞金写生。当他参观中国苏联临时中央政府办公厅时,他看到地上有一棵大樟树。老干部干瘪腐朽,新支部却顽强生长。老乡们说,这棵树是太平天国时期烧死的,生命力极其顽强。钱松喦意识到“革命的圣地不仅对人是革命的,对树也是革命的”!
于是他开始放弃以前把山水画改造成“山水人物画”的做法,转而试图在山水画上做文章。
1962年中国美术馆收藏的钱松喦“红岩”104cmx81.5cm中国画
红岩就是这种尝试的代表。1960年11月,钱松喦参观红岩革命纪念馆,以速写的形式记录了岩石、香蕉、栲树和纪念馆的场景,并创作了初稿。然而,钱松喦对此并不满意。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他对这幅画修改了几十次,最终在1962年10月正式完成。
整个画面只有红、白、黑三色,包括红岩、白描绿蕉,纪念馆站在云雾之上,博物馆旁的黄色米槠树被拆除,只留下一棵古柏。这种写作手法几乎可以说是对毛泽东“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的完美诠释。
画面中的红色、岩石、松柏元素都是“革命性”的。岩石象征着革命者坚强勇敢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红色调象征着激烈的革命斗争和英勇的牺牲,也可以表现出一个新世界的曙光;自古以来,松柏就是坚定和正直的象征。在钱松喦的绘画中,它们被赋予了中国革命常青和新中国蓬勃发展的含义。从这个角度来看,作品《红岩》可以解读为:中国革命的强大和威武沐浴在新时代的曙光中,常青不朽。
《红岩》是钱松喦创作革命圣地山水画以来的第一部成功作品。从此,他完成了从一般景观向特定景观的转移,即“革命圣地景观”。
钱松喦《江南的春天》,1958年,72×52厘米
1964年3月,“钱松喦国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华吴均、邓拓、潘絜兹、王敬先都写了批评文章。华在《山水画创新模式》一文中说,“的创新山水画给了我们艺术界一个榜样。”邓拓说,“他基本解决了中国传统山水画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问题”。
官方评价后,钱松喦深受鼓舞,创作灵感源源不断。就在他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文化大革命悄然拉开了序幕,钱松喦的很多创作也中断了。
70年代延安钱松喦54.5×38厘米国家美术馆藏
锦绣河南岸鱼米之乡钱松喦,1972,117×67.5厘米,中国美术馆藏
直到1971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江苏省“五·七干校”组成了由、徐渭、、宗等5人组成的“江苏省五·七干校创建组”,并以“长江大桥”和“江南煤田”两个题目进行创作。
由于宽松的创作条件,钱松喦陷入了对绘画的痴迷。“我住在一座小山上,望着窗外,山和山一样,一望无际。每天早上,我坐在树下,仔细观察群山的变化。这是一幅自然的画面。特别是有云的时候,山的形状变化更大。下雨时,这座山变得生机勃勃。中午晒太阳,照在太阳上的部分是石绿色,云影是石蓝色。理解传统的大绿色系方法是现实的。”
长江以南的钱松岩鱼米资源丰富,20世纪70年代为51×83厘米
20世纪70年代,钱松喦进入调整期。虽然内容上仍延续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与革命路线相关的山川,但表现手法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尤其是对不常做的绿色景观的特殊探索。
恢复指画,再次完成艺术突变
20世纪80年代,钱松喦再次调整了自己的艺术表达。首先是重拾童年的乐趣——指画。根据钱松喦的文章《谈指画》,“我小的时候,一个父亲来我家,趁他高兴,用手指蘸着墨水,在扇子上撇了一些蓝竹。这是我第一次看手指画...与此同时,我看到卖占卜的布莱叶先生用手指在白漆板上画画吸引生意,于是他回家,在用来点缀红字的白漆板的对面模仿手指画。当然,那时候都是出于好奇。”
20世纪80年代中国美术馆收藏的钱松喦“东方之春”纸国画107 × 76.5厘米
钱松喦“常青”纸中国画33×42厘米1982
晚年,钱松喦“想给这朵小野花注入新生命”。1980年春天,钱松喦的一个小朋友马宏增来他家做客。谈起自己的创作,他像“卖家”一样对马宏增说:“今天想让你看一幅清新的画。”
他展开宣纸,没有写字,而是直接伸出右手,将宣纸浸入墨池。首先用手掌侧扫出一条浓墨,然后用拇指在右上方渲染出几个深浅不一、虚实不一的墨点,略干,用食指指甲在这个墨丛中画线,一颗水汪汪的大白菜就展现在眼前。.....随着手指的运动旋律,粗壮的长萝卜和散落的小蘑菇跃出画面。画完之后我检查了一下,在左下角加了一个薄薄的蘑菇。他把小指指甲蘸上墨水,在右上方写了一个铭文:“田园风味。洪增同志是正确的。宽松的手指画。”
通过指画,钱松喦用指墨山水验证了笔墨山水,将自己的山水画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钱松喦也完成了自己艺术道路上的又一次突变。
钱松喦《长城起点的老龙头》
结语:除了手指画之外,钱松喦晚年还酷爱画长城,其中1982年创作的《长城起点老龙首》是他晚年的代表作,表达了他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无比敬仰。纵观钱松喦山水画的创作历程,从50岁以前的古代山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山水人物画,再到晚年的革命圣地山水和水墨山水,钱松喦作为旧社会的老知识分子,一直在新中国的指引下探索着自己的绘画之路,直到“与春之蚕茧会织至死”,1985年9月4日,钱松喦去世,这也是他去世前的最后一句话。
中国美术馆捐赠与收藏系列展:松散的笔墨——纪念钱松喦诞辰120周年展览资料:
展览时间:2019年7月31日-2019年8月11日
展览机构:中国美术馆
营业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展览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伍肆街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