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城管 2018年厦门各区城管共同项目综合成绩公布 整改效率高达37.9%

栏目:体育 2021-11-25 14:29:01
分享到:

这份报纸的最新航拍照片

2018年,城市综合治理评价将不断创新,有效解决城市管理难题,有效助力高质量发展。图为展示区高品质城市美景

评估师正在给市容拍照。

考评办开展全市城市社区城市管理专项考评。

评估师跟踪回访了下河路文远路口的脏乱差绿地。

评价办公室定期组织教育和培训,以提高评价人员的专业能力。

市考评办相关负责人和专项考评小组成员在考评现场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沟通,督促整改。

市政评估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二次供水评估。

市评办在电视台设立“市民与城市管理”栏目,定期曝光市容问题,督促相关单位落实整改。

户外广告专项评估师正在测量户外广告设施。

特邀评审组和评审办公室工作人员现场督促相关单位落实整改。

全年共开展评价活动1637项,检查评价点5748个,通报各类城市综合治理问题38184个,整改率高达97.9%。这是一组具有特殊意义的数字,充分展示了2018年厦门市城市综合管理评价取得的丰硕成果,充满了全体评价工作者夜以继日、扎根一线、攻坚克难的辛勤劳动。

然而,2018年,厦门城市管理综合评价的有效性不仅仅是数字的。今年,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市城市综合管理考评委员会、市城管执法局、市考评办以城市管理考评机制为抓手,切实解决城市管理难题,全面提升城市品质,落实长效管理机制,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实现了精细化、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治标与治本并重, 真正建立了与高品质、高价值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相匹配的城市管理机制,完美诠释了城市的综合性

无论是直观的数字还是深层次的功能,都离不开城市综合治理评价背后三大要素的有力支撑。那是一套基于厦门城市管理实践的完善创新机制,一个勇于承担责任、敢于突破、乐于奉献的评估师队伍,一个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建立的智慧评估体系。

三大要素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最终成就了厦门这个城市管理样本的独特性: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深入城市各个角落督促推动问题解决,在更高起点上建设更宜居、更宜商的美好环境,在提升广大市民幸福感和幸福感的同时,将有效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天,日报就从这三大要素和六组亮眼数字入手,为大家全面分析2018年厦门市城市管理综合评价的成效。

评价的三个要素

要素1

机制

敢于承担责任,敢于突破

促进管理评估,实现标本兼治

市容整治、二次供水、“两违”处理...厦门城市综合管理评价有26个大项和31个子项,细化到城市管理的各个方面。评估项目不仅全面细致,而且评估范围覆盖岛内外每一个角落。实现深度和广度的极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有效的机制自然是不可或缺的。

为此,市评估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市城管执法局的重大工作部署,以城市环境质量和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为抓手,不断完善和完善评估体系。特别是2018年以来,市评估办进一步优化了各项规范和规则。一系列规范和制度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如“评估操作规范”、“小组划片评估检查方案”、“重点问题跟踪督导”、“评估培训方案”。评估程序分解为四个步骤,可以量化和追溯。它以分数为导向,循序渐进,有效兼顾效率和标准化。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真正保证了评价工作高效规范、评价过程科学透明、评价结果公平公正。

特别是,市评估办公室还为那些一再出现的持续存在的城市管理问题“量身定制”了一套关键的监督机制。但一旦评价检查发现影响城市环境的突出问题,或群众投诉的热点难点问题,无论是岛内还是岛外、城市还是农村,市评价办都会第一时间启动监督机制,跟踪问题解决情况。2018年,市评估办共设立重点问题跟踪督办案件1129件,其中整改反馈1055件,因整改不到位或死灰复燃加重扣分74件。一个关键问题,一个通报,一路监督到底——正是这种“钻劲”解决了很多难题。

市评估办在努力践行“内功”的同时,也积极推动各项创新机制“走出去”。2018年12月,市评估办牵头组织绿色工地观摩会,推广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创新做法。市本级城建相关部门单位及相关建筑企业参加交流,721家单位、2000余名管理技术人员参加交流,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厦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2018年以来,市考评办组织了10余次类似观摩会议,鼓励先进、督促落后,有效推动了考评工作从事后“吹毛求疵”到事前监督的转变,将许多城市管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要素2

全力以赴扎根

帮助解决城市管理问题

2018年6月5日,市评估办乡村项目评估人员来到翔安区新店镇,对各村进行市容评估。一整天,他们不停歇地去了6个行政村和8个自然村。尽管评估任务繁重,工作量大,但这些评估人员并不懒惰或懈怠。无论是偏僻的后街,还是山路蜿蜒的村庄,他们都一一测量,用自己的智慧测评记录仪仔细记录。即使是轻微的市容问题也没有逃过他们的眼睛。当天,他们发现49个村容村貌问题,全部上报到位,督促相关单位落实整改。不仅如此,事后他们回到现场,针对问题“回头看”,确认整改到位后才放心下班。

在记者看来,他们工作努力,责任心值得称赞,但这些评审员自己却不能在意。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市考核办有52名考核员,每年在岛上各个角落巡逻。以农村评估员为例。全市共有292个行政村和1100个自然村。他们一年要去全部292个行政村一次,有的甚至要去两三次,总共600个考核。至少800个自然村必须接受检查。每一次考核,都需要几个小时来来回回。评估员通常一大早就出发,直到夜幕降临才返回。

更值得一提的是由老党员、老专家、老干部组成的专项考评小组。在黑暗中的灰尘评价,农村的苦累评价,甚至是需要爬上高水塔的二次供水评价中,特邀评价小组的成员没有一个掉队。面对哪些责任单位归属不清、哪些单位推诿责任的问题,他们带头,以一当十,充分利用老专家、老干部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协调。

无论是市评估办的工作人员,还是专项评估组的老党员,他们日复一日的坚守,扎根一线,都是因为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为厦门的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服务。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支勇于承担责任、敢于突破、乐于奉献的团队,一系列城市管理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城市环境质量才能对照国际一流不断提升。

要素3

科学与技术

创新驱动科技支撑

确保评估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具体评审工作共实施了26个项目、33套标准,共2000多条扣分规则。如果只靠人工打分操作,不仅效率低,而且很难保证公平。自市评估办创新建立“智慧评估”平台以来,情况大不相同。这种“科技+制度”的评价工具,不仅提高了评价的规范性,而且将风险防控和廉政制度融入整个评价过程,成为保障评价工作公平性的科技支撑。

垃圾清理不到位,杂物堆放在门前...对于每一个城市管理问题,都可以在信息评估系统中找到相应的选项。在评估过程中,评估人员只需要对问题进行判断,选择相应的选项,一键拍照上传图片,系统就可以自动扣分。这有效破解了以往标准不一、随意操作的弊端,有效提高了评价的规范性。除了实现量化的快速评分操作,约束人也是智能测评平台的特色功能。基于评价对象和评价项目的数据库,现在的每一次评价都是通过网络抽签进行的。评估师现场随机抽取被检查单位后,立即启动评估流程,有效消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大大提高了评估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2018年将基于“智慧评估”平台实现问题自动通报、整改比对在线可视化,大大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和水平。特别是评估数据接入数字城管平台后,评估人员在现场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将同时下发至责任单位,并上传至数字城管平台。相关问题整改完毕后,责任单位也可以实时发送整改信息。城管部门也可在线查看整改情况,对拒不整改的单位或个人及时依法处理,确保查处改革到位。数据对接共享打通了单位之间的壁垒,扫清了监管的实空地带,形成了更强的管理协同效应。

六组数字来看结果

尘埃控制

发现问题6211个,整改率92.6%

2018年7月的一天,扬尘评估小组对集美区的两个建筑工地进行了评估。烈日下,工地上没有遮蔽物,鉴定人员汗流浃背。然而,他们仔细检查,发现了许多问题——防尘设备不合理,角落里有垃圾堆积...鉴定人员不仅记下了问题,还进行了现场鉴定,督促施工方立即整改。

不仅这一次,每一次评价,他们都是那么认真。2018年以来,市评估办随机抽取1767个建筑工地、码头、道路,在“回头看”中对评估地点进行了76次审查,发布《扬尘防治评估通报》392期。发现的6211个问题,已协调整改5751个,整改率达92.6%。

眼里容不下灰尘,这是厦门防尘评工作的真实写照。既要认真检查,认真查找故障,又要加强事前的指导和监督。2018年以来,通过《厦门日报》等主流媒体共开展专项宣传报道75次,累计表扬或曝光建筑工地80余家。相关评价结果也被纳入系统化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有效提高了相关企业守法意识。

二次供水监督

水质监测合格率高达97.78%

在全市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期间,重点检查学校、医院、宾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二次供水设施,早已是厦门市考评工作的常规动作。2018年以来,市评估办认真协调指导各区做好二次供水监管工作。仅2018年1-11月,就组织市、区两级检查1658次,采样水样3156份,下发整改通知书35份,成效显著。截至2018年底,全市“二次供水合格单位”总数达1266家,水质监测合格率达97.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除日常考评外,市考评办进一步完善升级“一户一档”管理措施,确保基本情况有据可查,考评工作细致全面,消除管理盲区。2018年,全市新建二次供水设施102处,完成档案2024份,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实施“门前三包”

市区26个城镇全覆盖

共有1736个通知问题

作为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创新机制之一,升级版“门前三包”制度的实施对厦门城市管理至关重要。因此,2018年,市评估办将“门前三包”作为最重要的专项评估项目之一,对市区26个镇进行了全覆盖评估。共检查街道办事处90个,随机抽取道路180余条,上报问题1736个,超额完成年初设定的评估任务。

通过此次专项评估工作,市评估办有效解决了许多疑难杂症。去年10月,针对丙郎东里101号对面停车场、黄厝社区居委会侧停车场管理不善、市容脏乱等问题,评估师以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为立足点,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不仅解决了眼前的问题, 也促进了长效管理机制的完善,成为“门前三包”推动城市管理水平提升的典型案例。

“两违”治理

进行4轮评估,确保拆除违法建筑

2018年9月,市评估办接到群众投诉,称湖滨中路某物业经理违规施工,严重影响小区居民的居住安全和正常生活。市考评办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实情况,并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现场督促落实问题解决。刚刚开工的违法建筑很快被依法全部拆除。

快速回应群众呼声、深入现场调查核实、先行协调解决,是市评估办通过专项评估推进“两违”治理的重点。结合网格化检查和智能化后续监管,评估工作成为检查和处理违规行为的绝佳工具。2018年以来,市评估办配合市政府处理违规问题,将“两违”执法案件的完成情况纳入评估。对全市6个区的重点案件和执法案件进行了4轮评估,随机抽取执法案件90件,确保案件落实到位,“两违”治理工作严格落实,应拆尽拆。

群众投诉的处理

全年共受理重点投诉97件,办结率100%

2018年4月,有媒体发表了一篇群众报道,称集美大道一条人行道的污水横流,长时间未经处理。市考评办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实地调查,不仅迅速找到了举报人所说的地方,还积极协调相关责任单位进行整改。仅仅一天时间,举报者所说的长期存在的问题就处理得很好。

一池污水看似小事,一份模糊的报告看似不可能处理,但市评办认真做了。因为,这是来自群众的声音。当群众有所要求时,鉴定办公室应该做出回应。2018年以来,该办共收到群众直接举报97件,每件都被视为重点督办案件,并指派专人立即处理,办结率100%。一切都得到了回答,一切都得到了解决,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推动整改落实

全年报告了38,184起各种问题

整改率达到97.9%

以评促改,特别是解决管理权限重叠、成为“盲区”的问题,是评估工作的重中之重。2018年以来,市评估办共上报各类城市综合治理问题38184件,实施整改37369件,整改率97.9%。那些屡教不改的问题已纳入智能评价体系,重点跟踪督导,整改率达93.4%。

湖里区金中路浦口社区路口周边环境脏乱差,翔安区火炬公园围墙内外垃圾倾倒焚烧,环岛路与马鹿池路路口土地难管理...一个又一个类似的城市管理问题,在评估协调的推动下,不仅整改措施得到落实,相关部门也共同建立健全了长效管理机制,真正做到了标本兼治。

2018年前四季度各区评价排名

观点

创新促进城市品质的提升

引导公民参与城市管理

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以提升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使命,这依然是2019年城市综合治理评价的重中之重。市考评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的一年,他们将紧紧围绕市城市综合管理考评委员会、市城管执法局的工作部署,立足更高起点,以更坚定的决心、更大力度,全面推进考评工作落实,充分发挥考评工作在解决城市管理问题、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中的作用。

新的一年刚刚开始,新的职业规划已经准备好了。下一步,市考评办将继续聚焦薄弱环节,聚焦“门前三包”考评工作,推动责任落实,督促各区完善相关管理机制和平台建设。垃圾分类和职业整治也是2019年厦门城市管理的重中之重。市评估办将通过相关专项评估,有效提高垃圾分类检查覆盖率,推动厦门生活垃圾处理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将在岛内中心城区开展密集的流动摊贩专项评估,摸清乱象,同时督促相关单位落实疏导责任,确保早日实现岛上禁摊,有效打造对标国际一流的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同时,市考评办将依托“iXiamen”平台,进一步完善智能考评平台功能,让更多热心城市管理的志愿者有序参与考评工作,通过畅通社会监督渠道、完善投诉响应机制等方式,积极引导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真正形成共治、共管、共享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