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非典病毒、汶川地震、H7N9禽流感疫情...我们都会见到他。他戴着眼镜,平静而严肃,将在重症监护室陪伴危重病人,直到他脱离危险。
△邱海波 △邱海波
他是中国第一位重症医学博士,创造了中国顶尖的“重症监护集团”。面对疫情,他和他的团队“硬化”并“解锁”了战争的关键环节。
在保护生命的旅途中,他用责任和毅力诠释了医生的情怀。
他就是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东南大学附属仲达医院副院长邱海波。自1月19日遭遇危险以来,他已被送往武汉42天。
3月1日晚,央视新闻网播出了对邱海波的专访。他说:“对于ICU医生来说,你就是危重病人所在的地方。重症监护室医生是为危重病人而生的。”
“泡”在病房,“解锁”战疫关键环节
1月19日,武汉封城前5天,邱海波抵达武汉。在没有任何喘息和缓冲的情况下,邱海波一直“浸泡”在病房里,在危重病患者的救治中,在一次次与死亡的竞争中寻找突破口和治疗路径。
17年前,邱海波担任南京非典救治专家组组长,带领医护人员创造了非典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骄人战绩。这次在武汉,邱海波的身份发生了变化,成为了“国字头”专家,他也承认自己的担子更重了。为国家提供最专业的建议和对策。
△赵健 △赵建
“他是一个坚强的人,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接触过邱海波的人都这么说。赵建夫人说,邱海波每次查房都兴高采烈。外人不知道的是,不管多晚,他总会乘最早的航班回来,看看病房。在赵建的印象中,邱海波的手机是24小时开机的,经常半夜被病房的电话吵醒。他匆匆穿上衣服就走了,回来时已经是黎明了。
在武汉,作为中央指导组的专家,邱海波一天跑了三四家医院,走访重症病例,给出针对性的诊疗建议。他也承认,第一个月摸索治疗的过程相当艰辛。起初,面对这种全新的病毒感染,这位身经百战的专家感到棘手。“因为每天都有很多不确定性,我们不知道明天会有多少病人,也不知道会有多少危重病人。这个新冠肺炎与之前的病毒感染完全不同。”
“红区”是指新冠肺炎病人接受治疗的重症监护室和隔离病房。也是白人士兵和病毒拼个你死我活的地方,外面的人都怕。出入“红区”成了邱海波的日常。“早上9点进去,中午出来,最长停留5个小时。我一天最多可能进去三四次。”他认为重大突发事件一定有重症患者,所以一定要去。只有了解一线患者的情况,才能指导团队共同提高治疗水平。
邱海波从不报喜不报忧,家人也很少提及危险情况。我的妻子赵建也是一名医务人员。一次,当赵建在电视上看到他累了,他问他。他否认:“没什么,就是角度拍得不好。”
白天给病人做临床治疗,晚上研究诊疗方案,是邱海波一个多月的工作节奏。参与制定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方案》第二至第六版,牵头制定了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路径。
“当疾病迅速传播和爆发时,我们形成一点经验,立即投入到诊疗过程中,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邱海波说。
40天前,邱海波刚到诊疗病房的时候,重症监护室里一张床都找不到。面对快速增长的重症病例,邱海波和专家组成员建议增加重症患者定点救治医院数量,快速扩大重症床位。这一意见很快被中央指导组采纳。现在,全国10%的重症医护人员已经转移到武汉,帮助克服困难。
这么多危重病人都在这里,我应该坚持下去
别人穿防护服需要半个小时,但和邱海波一起5分钟就能搞定。“作为专家组成员,你必须冲锋在前。如果你害怕,别人会更害怕。”在ICU重症监护室,患者会突然改变病情,医生需要迅速打开“生命通道”,比如气管插管。这个动作离病人很近。气管切开的瞬间,胸腔里的气流会把病毒带出去,即使有层层保护,也有感染的风险。此外,厚厚的防护服和各种防护装备让医护人员的所有操作都显得有些“笨拙”。这时,邱海波会说:“我们上去吧!”戴上简单的头套,插管。
△杨毅 △杨毅
“只要是在工作,鸡血就满了。”邱海波的“鸡血王”称号是同学们给的。“我们也会告诉他,你要好好的,注意身体,这样才能救更多的病人。但遇到各种事情,他都是‘鸡血王’,毫不犹豫地和团队一起奋战在一线。”邱海波的弟子、共事20多年的同事、东南大学附属仲达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毅说:“他是我们的‘恶灵’。他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真正的杀人犯,甚至比他的父母还要凶狠。像父母一样,他认为你可以要求自己做得更好。但我们说他厉害,更多的是敬佩。”
杨毅特别提到了在医院“看望”导师,被“骂”的经历。“当时,他生病住院了。在病房里,他很生气,对我说:‘别来看我,去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你不用担心我!’"
邱海波在抗疫一线,他的妻子、同事、同学都可以想象他的工作状态。“他一直都是这样的‘工作狂’。每当他开始工作模式时,他就像一个新人,他的大脑像电脑一样高速运转。他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思考一件事上,如何治愈它,如何扭转局势,以及下一步的治疗计划是什么……”虽然已经55岁了,在ICU工作了30年,邱海波依然保持着青春的热情。
“对于ICU医生来说,你就是危重病人所在的地方。ICU医生是为危重病人而生的。我觉得这里的危重病人太多了,我应该坚持下去。”邱海波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
20年来,我们打造了一支厉害的精锐部队,“硬核”挺进了战斗第一线
“责任”和“坚持”也是最能形容邱海波的词。
△滕皋军 △腾于君
“邱海波是中国第一位重症医学博士。20多年前,当重症医学起步时,它还不是一门学科,但在很多学科中,它只是一门技术。但是海波不这么认为。他坚持认为,重症医学应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做到了。”与邱海波并肩作战十余年的东南大学附属仲达医院院长滕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在高峰学科相对集中在北上广的情况下,江苏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仲达医院创建了全国一流的重症医学高峰学科。这是怎么发生的?邱海波对临床要求几乎有严格的执行标准。滕说,邱海波坚持以临床规律作为临床措施的标准,必须一丝不苟地执行。其中,临床经验也很重要。“他总能很好地将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
重症医学科是仲达医院响亮的名片。滕认为,这离不开邱海波对学生的全心培养。“他是出了名的严格,他的学生也很单纯果断,这是一脉相承的。”
滕怡君还记得,邱海波和团队开发微课,每周一次,连续做了140多节,没有间断;当他检查质量控制时,他必须站两个多小时...“每天坚持不懈地工作,才能培养出一个好医生,才有这支特别能打仗的队伍。”
如今,仲达医院的重症医学科是一支非常专业和强大的团队。目前,仲达医院已向湖北派出6支医疗队。不仅重症医学专科医生成为各大定点医院的骨干,重症医学专科护士也成为医疗团队的负责人。
在仲达医院,几乎所有的医护人员都知道邱海波对学生的严格训练,这被称为“魔鬼训练”。能留下来的学生基本都在延续他的蓬勃风格。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邱海波团队的潘春、谢剑锋也是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奋战在金银潭医院一线。仲达医院副院长黄担任江苏支援黄石医疗队救援队长;仲达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毅留在江苏,指导省内各医院急危重症患者的诊疗工作。都是邱海波带出来的博士生。
杨毅说:“他是我的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也是和我共事20多年的同事。在他身上,我经历了最多的责任:医生的责任、教师的责任、学科建设的责任。”
邱海波也把这种精神注入了球队。“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所以是重症医学的职责!”1月24日,东南大学附属仲达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毅在科室微信群里发了这句话,随后群里200多位小伙伴纷纷响应,字里行间透露着奔赴一线的决心和勇气。这些聊天记录杨毅每次看都会泪流满面。“大家对疫情的坚决态度不是偶然,而是医生精神的传承。”
左手保护生命,右手保护诗和距离
除了理智冷静,邱海波还有另一张温暖的脸。在仲达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员工墙上,邱海波的名字写着:“用心看病”。
2008年汶川地震中,邱海波和同事在帐篷里奋战230多个小时,与时间和死亡赛跑,成功救出300多人。那些受伤最严重的孩子成了他心中最痛苦的牵挂,邱海波也像家人一样关心孩子的成长。
十年后的5月12日凌晨3点34分,邱海波收到了一条来自四川的问候短信:“汶川地震虽然已经过去十年,但我想对那些关心我们、帮助我们的人说一声谢谢。我们做得很好。你现在怎么样?多亏了你……”这条信息来自一个叫陆离的女孩,她十年前是都江堰的一所中学的学生。
“当时,我们特别想留住陆离的右臂。否则,她未来的生活该怎么办?”邱海波说。然而,右臂受到严重挤压,神经和肌肉坏死,因此右臂再次被截肢,最后陆离只保留了左臂和左腿。
“虽然有些人觉得我们的医生比较‘冷漠’,但我们是人,我们有一种无法在内心告诉这些孩子的感觉。这十年,不管我们看不看,我们都是一家人。”此时,一向淡定内敛的邱海波也是激动不已,双眼微红。
十几年来,邱海波和救援专家们与受重伤的孩子们举行了一场聚会。他们现在都长大了。有的人自己创业做手工艺品,开淘宝店。邱海波有时会偷偷买几十支口红送给部门里的女同事。看到这些孩子能够独立生活,他真的是发自内心的开心。
邱海波竭尽全力救治病人。邱海波对治疗家人深感抱歉。除夕夜,赵建与邱海波的母亲和来自上海的大哥一起吃了一顿“团圆饭”。在前线忙碌的邱海波和家人报告说,他很安全,一切都很好。
然而,在赵建眼里,他是一个好丈夫,也是孩子们心中的好父亲。“虽然他一周只有一天或半天的假期,但他会努力为家人做更多的事情。”赵建说,邱海波在新疆长大,回面是他的拿手好菜。只要他有时间,他就会举手。
在生活中,邱海波也充满热情,向往诗和远方。闲暇时,他喜欢打电话给朋友,聚在一起吃饭,他总是带着家人去公园或去农村。
如今,邱海波的儿子在国外读书,受到父亲的影响。他在事业上也追求完美,想像父亲一样做得更好。这一次,当母亲再次告诉他父亲要外出的消息时,孩子非常平静,“我知道他一定会去的”,冷冷地说:“我会发消息鼓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