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四本书,想到秦汉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手里拿着圣贤和读书,不是为了求真、求名、求福,就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和世界。四书五经作为中国影响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儒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历久弥新,流传千年,与天地共生,与日月同光,陶冶了全民族的精神修养。而“大学”,只用了几千字,就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学”,什么是“大学”,如何修身养性,理解正义,如何治国。但在我看来,包括《大学》在内的儒家经典,乃至各派经典,对中国民族思想的塑造,不仅有积极意义,而且没有负面影响。比较中西思想的差异,可以对这个问题有更深的理解。那么,在现在处于文化和思想混乱阶段的当代中国,郭雪将何去何从?
一、大学之道是在明明德
在其“经”部分的开头,作为儒家经典入门部分的“大学”,将大学的目的是什么,人生的正确追求是什么,镌刻在每一位儒家读者的心中,用“大学之道清而德,近于民,终于至善”这句话来表达。
儒家是一种探索如何成为君子、圣人甚至圣人的理论。《孟子·告白》说:“仁、义、礼、智不从外,也从内”,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好的,都有成为圣人的潜力。那为什么有的人成了圣人,修身齐家治国,有的人却一辈子无所事事?”《中庸》说:“天命叫性;这个气质叫道;出家就是教书,这就强调了养育和修养的重要性。这在《大学》中被描述为“有德、亲民、尽善尽美”,也就是说,要成为圣人,就要弘扬好道德,摒弃新旧,做到尽善尽美。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君子呢?《大学传》引用了《诗经·冯伟·齐敖》中的一段话来解释我心目中的君子形象:
《诗》说:“寻找彼岸,青竹倔强。如果你有一个斐济绅士,你可以像你一样彻底,你可以像你一样打磨。贺熹Xi,贺徐希Xi。有君子,不可不好意思!”如果你急于讨论,道家也是;如果你像一个研磨机,你会自己学习。她兮兮Xi,李理也;贺熹兮Xi,威仪也;如果有斐济绅士,你不能傲慢。如果你有道德,你就不能忘记它。
这段话具体描述了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形象:对待学习,如处理骨头,不断取长补短;对待修养,比如打磨宝石,反复琢磨;庄重开朗,帅气难忘。这不正是当代大学生应该积极追求的人生态度吗?
那我们该怎么办?我也在《大学》里找到了答案。首先,对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首先要明确我们的立场,找准我们的定位,明确我们应该承担什么,明确正确的追求是什么,正如文章所说:
《诗》云:“邦奇千里之外,人却止步。”《诗品》说:“人是一只黄色的鸟,终止于山角。”孔子说:“如果你停下来,你可以比一只鸟更好!”.....做君子,做君子,止于仁;做一个大臣,止于尊重;做一个孩子以孝顺为结局;做父亲以善良为结局;要和中国人交朋友,只能通过书信。
对于每一个追求君子修养的人,大学都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如果你是新人,你每天都是新人,你又会是新人。.....这位绅士会竭尽所能。”“如果你是新的,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是新的”是商汤刻在浴缸上的一句话。本来是说人要坚持洗澡的,但是延伸到精神道德修养不也是这样吗?《庄子·北游》:“戒之,安之,浴雪而灵。”《礼记·儒学》:“沐浴于身,沐浴于德。”都把精神锤炼当成精神沐浴。曾子说,“我住三省”也表达了和“大学”一样的思想,即“贴近百姓”。
总之,说到中国思想史,没有人会忽视以“大学之道在于其清德”这句话开头的“大学”曾经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的角色:它就像一个警钟,时刻提醒着中国知识分子摆脱自我否定。也是以《大学》为代表的一系列儒家经典,将“礼、廉、耻、家国、天下”四个字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积淀和培育了中华民族的“任重道远”。仁认为这是你的职责,是不是很重?离死不是很远吗?”“立心为天地,立命为生民,续学为圣,开太平万代”的品德和人生理想。
二、认识事物与中西哲学思想的区别
我还记得小学课本上选了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的一篇题为《知物精神》的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
大家都知道明代大理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总有一天,王阳明会按照“大学”的指示,从“特别的事情”开始。他决定把院子里的竹子“网格化”。于是搬了个凳子坐在院子里,苦苦思索竹子七天,却因头痛而失败。这位先生显然把探索外部世界误认为探索自己。
作为“大学”三类八阶的基本追求,“大学”有这样一个定义:
所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想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覆盖人心的灵魂什么都懂,世间万物都有道理,但又不穷,所以它的学问是无穷无尽的。开始教学是以“大学”为基础的,要开始学者,也就是世间万物,因为自己已知的原理而变穷,才能达到极致。至于长时间的用力,一旦突然被穿透,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从外到内提炼,我的心的所有用途都是未知的。这叫物格,这叫知也。
在这里,认识事物的定义是:要获得知识,必须认识和研究一切,必须联系事物研究其原理;世间万物都有一定的道理。人们应该利用他们现有的知识来探索和彻底理解一切事物的原理。从这个角度来看,“是什么,为什么”的提问方式与几乎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创始人苏格拉底颇为相似,但同样要求找出真相的现代科学,为什么不是诞生在中国,而是诞生在欧洲?
我认为这与中西哲学的差异有关。在《大学》上面对“知事”的定义前有这样一句话:“知事以后;知而后诚;诚而后义;头脑是对的,然后身体被修复;身体修复后再一起回家;一起回家然后统治国家;国家统治后,世界是平的。”也就是说,“大学”中“学东西”的最终目的是修身、治国、平天下,这是自己的成就和母国,而不是对自然的认识;葛的“物”也是指每个人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人文社会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
纵观中国古代思想著作,大多是写如何成就自己,看待人生以及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为经验主义,对自然现象的一些罕见理解,都概括为比喻对生命修养的发现,如“性善如水”,“山川树木弄巧成拙,糊火自炸,广西可食,切之;油漆有了,切吧。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途,却不知道无用的用途”等等。相比之下,起源于希腊数学和几何逻辑思维的西方哲学则注重严格的归纳推理和演绎。与中国哲学只描述事物的一般形式不同,这种从一开始就存在的思想差异,直接导致了中西方对待自然的态度、思维方向和角度。想到这里,再回到王阳明的故事,就不难理解其荒谬之处,他被误认为是在探索外面的世界来探索自己。
从这个角度来看,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奉为经典的“四书五经”,一方面由于其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忽视和对“物”的偏离,中国古代的科技成果大多来源于生活经验的积累,如指南针、造纸术、火药等。,所有这些都来自生活,他们的机制没有深入探讨;另一方面,由于其在推理演绎上的不足,中国人总结自然的经验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西方研究“概念、定义、推理”那样深刻、系统。直到清末,由于殖民统治,“格致”成为物理化学的通称,中国人才意识到面向自然科学、立足逻辑推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