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堂 河南省级非遗“郭氏正骨”:在基层淬炼中升华闪光

栏目:生活 2021-10-06 18:03:20
分享到:

林州“郭正骨”始于清代,是一种传统的正骨疗法。它已经传了八代,有200多年的历史。郭正骨的创始人“老奶奶医生”,精通医术,应用针灸推拿手法,创立了郭正骨。当她90岁的时候,她经常被带去参观。第二代传人郭秋林,继承了郭的家传医术,减轻了周围村庄骨伤患者的痛苦。第三代传承人郭振山精通郭的正骨术,为世人行医。第四代传承人郭士泰是清末林县著名的接骨师。第五代传承人郭庆元在临县修建红旗渠时被聘为骨伤专题专家,其事迹被《河南日报》、《河南青年报》、《豫北先驱报》、《红旗渠颂》记载。第六代传承人郭擅长使用纸夹板、绷带固定疗法,治愈了多处疑难骨伤。行医70余年,素有“正骨妙手”之称。

第七代传承人郭勇峰 第七代传人郭永峰

“郭正骨”第七代传承人,自幼师从前辈,精通传统正骨手法,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完成传统正骨手法与现代西医疗法的融合,对四肢骨折、椎间盘突出、骨科畸形等进行微创手术。他与精通祖传正骨技艺的第七代传人张一起,在实践中推广和普及“郭正骨”技艺。妻子张,毕业于新乡医学院,2009年取得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现在他们共同经营郭的正骨诊所。

郭正骨传承人自成立以来,一直在林州市陵阳镇水磨山村行医。1985年,他搬到交通便利的南岭洋村,开了郭的正骨诊所。1994年,应陵阳镇卫生院邀请,开设了郭正骨专业。2001年,他在陵阳镇建起了郭正骨三层门诊楼,面积990多平方米,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在豫北享有盛誉。2006年,“清远堂”荣获河南省“第一老字号”称号。2013年,该商标成功注册。2014年,郭氏家族荣获“林州市模范医疗家庭”称号。2021年7月,“郭正骨”被列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郭正骨”在对先民的传承中形成了独特的技术特征。据介绍,“郭正骨”手法不仅轻巧、巧、快,而且灵活、稳、准,使患者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复位。四肢长管状骨折者,常采用直夹板固定,不超过关节;对于关节附近的损伤,常采用纸壳等有一定韧性的好配件固定;对于六大关节脱位的治疗,复位手法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优美的艺术;对于陈旧性骨折和骨伤的后遗症,先用中药熏洗,再用手法治疗;颞下颌关节脱位采用食指下压,拇指上抬的方法治疗,用于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髌骨、踝关节等的脱位治疗。、肩关节复位法、脚蹬手牵引法、手屈伸旋转法、牵引法和甩手法是常用的方法,用不同的手法效果好。治疗锁骨骨折、肩周炎及软组织损伤等。,是郭的优势。“牵拉拉直骨,扎固定骨,摇复,揉揉而不痛”的民谣,是郭正骨的真实写照。

“郭氏正骨”主要采用“手触心,手出法”的方法,对颈肩腰腿痛、骨折脱位等各种疑难病症进行正骨、正骨、按摩。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郭正骨研制了五种外用药“水磨山散”,具有消肿止痛、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水磨山正骨外用药”用于骨折脱位的后期治疗,具有软坚散结的功效;“水磨山接骨续筋丹”具有舒筋活络、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功效;“水磨山颈肩痛方”用于治疗头晕、手麻、失眠、颈肩不利旋转、颈肩疼痛不适;“水磨山腰腿痛方”用于治疗老年性腰腿痛。

郭永峰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曾在《中医论坛》《河南中医杂志》等报刊发表《绷带固定手法治疗锁骨骨折》《机械带固定扳机指》《加味魏萍散在骨科的临床应用》等学术论文。他还注重推动“郭正骨”的文化发展,收集整理不同时期的郭正骨资料。2008年编纂出版《郭氏正骨录》,建立图书馆10000余座,省、市媒体对郭氏正骨进行新闻报道,如《红旗渠遗址博宁大师》、《林鲁山郭氏正骨术第六代传人郭

郭勇峰在进行骨科知识讲座 郭永峰正在做骨科知识讲座

“郭氏正骨”在传承的过程中,融合了郭氏医家的智慧和积累的治疗经验,积淀了丰富的传统医学文化,蕴含着民间医学的哲理。其治疗手法独特,机触外,生于内,灵活多变,手法神奇,症状立体,疗效明显,是传统医学的瑰宝。经过的努力研究,将传统的“郭正骨”手法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体现了中医的简便、价廉的优点,具有传承和保护的价值。郭永峰说:“我们使用的药材都是从扶贫户那里购买的,紧密结合了我们诊所的需求和居民的需求。”“郭氏正骨”不仅帮助了贫困居民,还通过向附近居民购买药材的方式帮助自己诊所的发展,完美诠释了扶贫方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机结合。

在谈及老字号的传承与发展时,郭永峰说:“老字号企业要想在变化的时代中屹立不倒,就必须时刻保持一颗匠心。以清源堂为例,他们之所以能传承200多年,是因为每一代传承人都讲究一个字‘德’。医生心地善良。作为医生,道德就是医德和良心。只有在此基础上,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手艺,才能更好地缓解患者的痛苦,配得上患者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