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中华民族处于低谷,甚至连中华文明都被否定了,包括西方学者对商朝的否定,他们认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始于周朝,中华文明史只有三千多年。然而在这个危机时刻,殷墟甲骨横空出世空,用铁的证据证明了商朝的存在,证明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犹如黑暗中的一缕光,进而提振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自信。
那么,谁是第一个发现如此重要神谕的人呢?一直以为是王,其实还有一个人,被民国的一篇短文误导了!
清代词人王擅长书法,深得慈禧赏识,经常为王题词。
据说,1899年,王易蓉因医术高明,在鹤年堂服药时,买了一种叫“古龙”的药,准备服药治疗疟疾。他惊讶地发现甲骨文上的文字与篆书相似。后来,王在和年堂药房查选了一些铭文,最终认为是商代甲骨文,记载了古代的文字材料——商代甲骨文。之后,王通过山东古董商范的大量收购,收集了1000多块甲骨。
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王服毒下井为国捐躯。收集到的甲骨大多属于《老残游记》的作者刘娥。1903年,刘鹗墨脱甲骨文,名为“铁云藏龟”,从此广为人知。
1931年,在北京出版的《华北日报华北画报》上,翁署名的一篇名为《龟甲》的短文讲述了王因为生病准备吃“龙骨”而意外发现甲骨的故事。自此,王成为发现甲骨文的第一人和“甲骨文之父”。
甲骨文发展120年:1899年率先鉴定、采购甲骨,为国际甲骨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王被国内外学者尊为“甲骨文之父”...甲骨文发现第一人王、甲骨文研究第一人刘娥、甲骨文辞书编纂第一人孙诒让。
然而,现代学者发现,王通过吃“龙骨”发现甲骨的说法完全不符合事实。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李雪琴曾指出,“甲骨文的发现离奇,与事实不符”。那么,如果Xi翁的《龟甲》误传甲骨文发现第一人,谁才是真正的第一人呢?考古巨人陈在《殷墟卜辞集解》一书中揭开了真相!
河南安阳小屯村是甲骨最早出现的地方,小屯村的村民第一次见到甲骨。然而,村民们不知道这些货物,所以他们随意处置了它们。一些村民用它们作为药材“龙骨”来欺骗别人。但是药店一般不收“龙骨”,有字或者刻龙骨的,要刮去上面的字,处理起来很麻烦。而且“龙骨”价格不高,每斤才六个字,所以没人关注。
当地理发师李成头脑灵活,于是他换了一种卖甲骨的方式,就是把甲骨磨成“龙骨粉”,然后作为“刀尖药”卖止血。
1898年,一个叫范守轩的小古董商来到小屯,问当地人有没有带文字的古物。当被问及李成时,李成拿出了许多带字的甲骨文。但问题是范寿萱根本不懂甲骨文,所以没有买。
这段历史,1953年陈走访小屯村,与李成之子李全福、村里老人何金生交谈,应该是第一手资料。
1898年冬天,范寿萱在天津的老顾客王祥家里,谈起了这个有趣的故事。附近的书法家孟广辉立即判断这可能是古代的一种简单策略,并催促范寿萱赶紧买下。
王祥《易清园殷琦拓书》:贾凡将古器物卖给于宅,据其言,世居孟定,生于叔父耳中,意为古牍,催其访问车,而十月,清光绪年间的戊戌。第二年秋天,它们被拿来出售,被称为龟甲。
1899年秋,范寿萱带着一批龙骨来到天津,与孟、王祥进行贸易。但是范守轩要价很高,“一字抵一金”,而孟广辉和王翔财力不够,所以只买了一部分。于是范寿萱去了北京,把剩下的甲骨卖给了王。
1953年,王祥给陈写了一封信:“当时,字字珠玑,得不到的都带到北京在王卖,都得了三千元的价钱。”
因此,至少从目前的资料来看,甲骨文中第一个发现和鉴定的人不是王,而是孟广辉和王翔。
值得一提的是,在甲骨文的发现和鉴定史上,孟光辉是令人敬佩的。
范寿萱卖甲骨的时候,王祥和孟广辉并不富裕。其中,王翔是“带着一个小龟壳带着”,而孟光辉则是“舍不得放弃”,最终“买了几十块巨大的侧条和凹骨,花了几百金”。孟广辉的资金来源原本是他叔叔邀请他去湖北旅游。结果,他用所有的钱买了甲骨文。最后,他用几乎所有的财富得到了几十块甲骨,但他仍然留恋着剩下的甲骨。
相比之下,王第一次购买的甲骨数量并不多,只有12块左右,每块银两两。当然,王先后获得了许多甲骨,共计1000多块,孟广辉一共收集了430块,大部分后来都交给了国家。
孟光辉拿到《甲骨文》后,也对这些甲骨文进行了整理和研究,有“十六卷,205-220,字迹工整者,庚子九月二十一夜触”等手书记载,但遗憾的是没有留下具体的研究成果。
总之,孟广辉、王祥是甲骨文中最早发现甲骨文的人,而王在甲骨文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只可惜王甲骨文发现了第一人称身份,现在广为人知,而孟广辉却鲜为人知。
值得深思的是,在甲骨文出现之初,有多少刻有商代历史的甲骨变成了“龙骨粉”等。,被人吃了。现在很难追溯,只留下永恒的遗憾。
参考文献:“甲骨文最早的发现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