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志,1981年出生于浙江黄岩,高级工程师,中国核学会、浙江省电力学会高级会员。2010年毕业于Xi交通大学,获得核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
曾负责或参与核电站重要技术改造项目,多次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奖项,发表多篇国家级、省级科技论文,获得国内发明专利1项。
核能的命运
他从小就对核能感兴趣。2005年,他在Xi安读大二,在新闻上看到家乡浙江台州要建世界最先进的第三代核电机组。从此他暗暗下定决心,希望回到家乡从事核能事业,直到大三正式决定考研。恰好Xi交通大学以核能专业闻名,所以在申请志愿者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Xi交通大学核能系。于是大三开始参加核能专业的相关课程。考研很难,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终于在2007年被Xi交通大学录取。经过三年的核能研究生学习,他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拥有最新核能研究方向和专业知识的高级人才。2010年毕业时,我如愿以偿地回到了家乡浙江,进入了中国最早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现在是中国核电有限公司的核电运营管理公司,也是目前中国最大、最早的核电基地。
加入工作以来,先后参与秦山二期扩建工程、方家山核电等重要项目的堆芯物理调试试验,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作为技术专家,多次支持国内其他核电项目的建设,如浙江三门核电站、福建福清核电站、江苏田湾核电站的调试指导和审查。
他参与了650MW压水堆的被动技术研发项目和动力棒雕刻的自主研发项目,为我国核电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将它们简述如下:
一、650兆瓦压水堆无源技术R&D项目
2016年至今,作为项目负责人,负责秦山二电厂辐照燃料组件替代二次中子源技术研发项目,即650兆瓦压水堆被动技术研发项目,该项目经国家核安全局批准成功开发应用,是国内首个获得国家核安全正式批复的650兆瓦压水堆机组。据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专家组介绍,该研究成果为国内首创,并已应用于国内多台核电机组,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而且研究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他在项目的研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负责技术实施方案的编制,与国家核安全局的沟通协调,项目节点控制和过程管理,技术应用的验收和评估;
2.提出了替代二次中子源的650兆瓦压水堆辐照燃料组件的选择标准
3.最初的想法是用中央燃料组件代替二次中子源,实现被动卸载。
4.最初提出用深度燃耗、无回收的辐照燃料组件替代二次中子源实现被动充电;
5.我国首次在650兆瓦压水堆机组上实现了被动充电
本项目研究成果的主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经济效益:二次中子源采购合同中有采购费用。被动技术研发成功后,无需使用二次中子源,因此无需采购,节约了采购成本,为公司节约了约1200万元的采购成本,为经济效益做出了巨大贡献。
社会效益:通过该技术的研发,可使核电站氚排放降低15%左右,缓解环境排放压力,降低人员辐射风险。
二是自主研发的动态雕刻棒项目
王永志作为项目组成员,参与了国家核安全局研制成功并应用于国内多台核电机组的动态棒雕项目自主研发项目,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这种自主研发的动态刻棒技术在秦山二核电厂第四次换料后的3号机组启动试验中首次成功应用。这一成果是我国在动态杆刻先进物理测试方法上的首次全面突破,对进一步提升我国核电运行性能、推动核电“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团队是国内第一个自主研发动棒雕刻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已申请相关知识产权保护。
鉴于该技术对我国核电厂运行的重大意义,CNNC核电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将该技术作为公司的核心技术能力,与上海核星核电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电研究设计院的专业R&D团队合作开展专项研究。通过项目组30余人4年多的努力,成功攻克了反应堆内外与分析计算软件、反应性计硬件、现场应用等相关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形成了测试方法、分析软件、反应性计硬件等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成果,并在秦山第二核电厂、方家山核电项目多个机组上成功验证测试。
他在项目的研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参与技术方案的编制和实施程序;
2.参与动态刻条试验中校正电流快速测量方法的决策;
3.参与快速测量和校正电流的专利保护申请;
4.参与动态刻棒技术向国内其他核电厂的推广应用,从而增加公司的利润和收入。
本项目研究成果的主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经济效益:动杆雕刻技术的经济效益体现在缩短机组大修主线上,每次可缩短大修主线约5小时,每年可为公司增加发电收入约600万元。
社会效益:动态刻棒可减少核电站“三废”排放,主要是减少一回路硼调产生的废水,缓解环境排放压力,降低人员辐射风险。
奖项和荣誉
由于王永志先生在R&D核电方面的突出成就和贡献,他获得了中国核学会论文竞赛三等奖、CNNC科技三等奖、CNNC科技二等奖、军民两用奖等多项中国行业重大奖项和荣誉。
专利和论文
他申请了3项国家发明专利:
1.一种快速测量压水堆动态雕刻棒校正电流的方法——发明专利;
2.一种用中心燃料组件代替二次中子源的卸载方法——实用新型专利;
3.一种新的650兆瓦压水堆无源充电方法——实用新型专利。
他在核能研究领域发表了三篇学术论文。他在撰写学术论文的同时,仍在参与核电项目的创新技术实践:
1.论文题目:650MW压水堆被动技术研究与应用,2020年6月发表于《核科学与工程学报》;
2.论文标题:秦二厂硼示踪系统功率能力的提升发表于2018年6月《科技愿景》杂志;
3.论文题目:《换料后启动各动力平台稳定时间的修改论证与实验验证》,2015年6月发表于《中国核电》杂志。
综上所述,作为核心技术高级工程师,王永志有着10多年丰富的核电工程技术经验。加入工作后,他一直致力于换料堆芯设计和标定、长燃料循环改进和先进物理试验方法改进的研究工作,并担任重要技术改造项目的负责人。他为我国核电工程技术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我国核电工程技术研究领域不可多得的高科技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