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竹山,台湾东华大学历史系与研究所副教授,研究专长:明清医学文化史、当代西方史学理论、新文化史、全球史。
将于10月出版的《大清帝国与中国的困惑:现代东亚如何处理内亚帝国的遗产》这本书,不是大清帝国的通史,而是大清帝国的政治外交史。一般读者如果想通过这本书全面了解大清国的历史,应该会有些失望,因为这本书的主题是从当代东亚政局的角度思考大清国的兴衰,政治外交是他关注的重点。所以,在这本书里,社会结构、地域、宗族、日常生活、民间信仰、城市、消费文化都不见了。这个视角其实和作者的政治学培养背景有关。
这本书的作者聪教授,台湾省的读者应该不熟悉,连明清史家也未必熟悉。丛是东京大学法律和政治学教授,专门研究东亚政治外交史。与日本统治清朝的一般历史学家不同,他的博士是东大的法学博士,博士论文题目是《帝清大一统》与西藏问题。在此基础上修订后,于2004年由名古屋大学出版社出版,书名改为《大清帝国与西藏:多民族融合的建立与瓦解》,同年获三得利学术奖。他的作品不算太多。他的专书一直包括《世界历史的兴衰》第18卷的《大清帝国与中国的困惑》,以及2014年的《中华文明史对日》。
作者善于思考当代东亚的政治和外交问题与过去历史的联系。他认为“东亚”这个概念不是固定的,也不是普遍公认的,所以在提到东亚时,就表现为“东亚”。笔者认为,在思考东亚的各种问题时,对东亚的印象绝不能被视为常识,更不能陷入“中国史”“日本史”“朝鲜史”的框架。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解释各种观点的区域历史?丛认为,我们至少应该以这些矛盾的观念和思想诞生的土壤为核心,思考这些矛盾和对立为什么会在这些地区发生。如果我们想避免它,我们如何在这个过程中吸取教训?只有这样,才能脱离民族国家的框架,站在平等的立场上讨论这一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东亚”问题。
这本书集中讲述了曾经在近代以前的“东亚”或广袤的亚洲产生巨大影响的清帝国辉煌的历史和悲惨的衰落。作者在2007年版的后记中提到,该书是在2004年博士论文、大学课程《亚洲政治外交史》和一些公开讲座的基础上修订的。作者讨论的重点不同于一般的清史著作。他的重点在于大清帝国是如何从一个内陆的亚洲帝国转变为一个现代的东亚帝国,又是如何从一个多元文化的帝国发展成为一个“中国”社会的现代国家。整本书的写作策略是聚焦作者的老本行——大清帝国的政治外交史。在2018年的图书馆后记中,作者更明确地透露,这本书本质上是通过儒家、藏传佛教、现代主义等不同文明的冲突观点,叙述了大清帝国的兴衰。
什么是“东亚”?从复杂的历史认知谈起
从一开始,作者就带领大家从当下的问题走进了大清帝国。大清帝国的“世界”是什么?什么是“世界”?何时会成为“中国”,笔者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谓“世界”变成了“世界”,“世界”从“世界的中心”变成了“世界的一部分”。今天的标题,一个拥有一定地域范围的国家——近代中国,诞生于清末。此后,一种新的历史观点被称为“中国历史”,所有过去的事件都被放置和整理。要了解现状,必须把历史场景拉回到大清帝国的发展史上。
丛认为,今天被称为“东亚”的地区从过去到现在仍然存在历史认知问题,正处于选择共存还是对立的巨大十字路口。2005年,中国和韩国的民族主义者为了阻止日本成为国际社会的代表,让“东亚”充满了激烈的反对运动。这不仅限于“东亚”,还波及到整个国际社会。换句话说,今天的“东亚”陷入了这样一种局面,只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扩大,就更有可能加剧相互对立。
谁决定对历史的正确理解?丛的观点是,真正有意义的是探索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的“正确说法”,以及各种观点和讨论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此时此刻需要的不是让对方接受对方主张的东西,而是有一种历史的想象力,能够真实地展现出自己心中“共存”和“对立”的概念。
对他来说,“东亚”并不是一个不言而喻的概念。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对“东亚”国家的幻灭,源于其对“东亚”结构的重视与期待,这是期待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所引发的情绪。说明了日语与“东亚”结构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今,日本人心目中的“东亚”形象不一定和中国人、韩国人一样。“东亚”的概念已经不能涵盖“东北亚”的历史。中韩边境问题是由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骑马人与朝鲜半岛的接触引起的。这个问题是非汉字文化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关系,不能从“东亚”的印象来讨论。
作为《大清帝国与中国的困惑》原著的默认读者是日本人,作者特别关注日本人如何看待这些问题。日本人如何看待这些问题?首先,不属于“东亚”的满洲人建立了清朝,吞并了汉人的领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然后,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者虽然痛恨并否定了满洲人的统治,但还是以有利的方式进行了解释,将满洲人建立的帝国视为“中国历史的范围”和“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所以才有了这样的进化结果。也许,日本人习惯于用“东亚”的地域印象来讨论“东亚”的各种问题,所以理解历史存在障碍。
关于台湾省在这一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笔者在引言中也有提及。他认为,台湾省社会很难在“东亚”的框架内进行讨论,主要是因为台湾省在历史上独特的“边疆”特征,也被称为文明与文化的交汇特征。
通过本书内容中的一些关键词,我们也可以看到与其他题材相近的作品的区别,如:东亚、华夷思想、长城、中华帝国、内亚帝国、盛京、内亚色彩、种族灭绝、地质学、藏传佛教、准噶尔、润轮圣王、满洲和平、中外融合、外八庙、金瓶签制、广东制、近代东亚
我的上述观察也可以在日本学术界的观点中找到。目前在京都大学人文学院任教的山崎岳教授曾在2007年的一篇《明清史评论》中评价丛:丛的《清帝国与中国的混淆》是一部启蒙书,作者是清代主要研究者之一。无论好坏,作者的个性在书中都得到了清晰的展现。与以往关于“清代中国”的总结性著作相比,其内容大相径庭,土地管理的宏观叙事方式也是其魅力所在。」
从内亚帝国和地理学的观点来看
就我个人而言,这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台湾省读者关注。
1.关注政治外交的历史:
这不仅是一本历史书,也是一本通过历史反思当代东亚国家政治外交发展的书。作者的世俗关怀相当强烈,写作中往往伴随着讨论和叙述,当代东亚的国际关系透过历史随处可见;有时反过来,对历史的观察是通过当代现象提出来的。比如第二章提到《跑步者的圣王》中涉及的北京和拉萨,笔者认为当代北京和拉萨都有国际关系的思维模式,所以讨论“中国主权”或者“西藏主权”都是没有意义的。丛认为,无论好坏,都要思考这种原本由“政治、军事上带有模糊成分的清朝统治方式”和“连皇帝都参与其中的藏传佛教世界”巧妙融合而成的局面,以及它在创造“主权”和“统治权”之前经历了怎样的因果关系,或者是“中国”与“独立文化”相抗衡的结果,从而为我们理解大清帝国。
此外,作者在引言中提到,1990年在东京大学参加讲座时,中韩两国学生就高句丽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之后,它甚至成为了一个政治问题,因为根据历史研究成果,中国将高句丽王朝定位为“中国的地方王朝”,并试图将其写入教科书。这背后的意图是,一旦朝鲜半岛陷入动荡,双方在韩国的领导下统一,这个地区可能会出现归属问题,所以中国会把高句丽王朝纳入基于中国统治的“中国历史框架”。
有时,丛在论述时很容易带入个人的主观立场和情感,这在一般日本学术著作中是少见的。在谈论雍正帝和《大义觉迷录》时,直接表明:“作者真的能有把不同的人与建立在华夷思想之上多年的歧视性帝国结合起来的魅力吗?”历史上有这种事情吗?“质疑,所以我第一次看到雍正帝对华夷思想做出如此尖锐的批评,而我却不被禁止喊快哉。」
二、内亚帝国的视角:
本书聚焦的大清帝国,不是台湾省读者熟悉的汉中中华帝国,而是内亚帝国的视角。笔者认为,清朝从一开始就崛起为“内亚帝国”,然后发展壮大。绝不是一般日本人认为的“东亚中华帝国”或者“中华帝国历代最后一个王朝”那样的国家。
最有力的证明就是清朝创造的疆域是近代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的疆域。
作者通过大清帝国与蒙古、西藏、新疆的互动,认为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在这些地区开花结果,历经朝代更替成就了现代中国,这是一种相当短视和注重结果的观念。因此,简单地将大清帝国视为“中华帝国”是有问题的。其中一些论点是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者在中国历史的框架下建构的,然后强调这些是“不可分割的领土”和“应该统一的领土”。
三、清初地理政治研究:
从地理角度来看,琮认为,明朝鼎盛时期汉族地区的高生产力和白银的高国际流通带来的巨大财富,通过经营朝贡贸易,满足了明帝国作为“天下之主”和“中国”的自负心态。同时也导致了倭寇的进攻,出兵朝鲜,萨摩亚人实际上控制了琉球,郑父子瓜分台湾省,明朝与北方的女真和蒙古的对立,甚至后金王朝的崛起。这些都表明,这个被称为“中国正统”的帝国,促进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和文化活力。
直到康熙皇帝下令出海,他一方面控制了沿海地区和东海的人与物的交流渠道,封锁了吴三桂等汉人地方势力的所在地,把蒙古、西藏、清朝的内亚关系视为最重要的事务。丛认为,清朝开始统治汉族地区,代表着汉族社会从“东亚”的中心向内亚的边境地区转变。长期以来,清朝以内亚帝国的姿态统治帝国。
维护清朝疆域的关键:从藏传佛教说起
第四,对藏传佛教的关注:
由于清代与西藏的关系是作者的研究特长,这部分论述在全书中占有相当大的篇幅。笔者认为,在清朝为内亚帝国时,西藏是所有游牧民族信奉的藏传佛教的中心,藏传佛教是一个很好的典范,最能体现清帝国的特点,在约束受朱子学说和华夷思想影响的汉人,表达“即使不是汉人,也可以有美好的文化”方面,是稳定帝国的基础之一。
叶萍琮还强调,大清帝国的发展主要是通过皇帝把内雅人和汉人结合起来,结果与“中华帝国”无关。相反,信奉佛教的满族人在拉拢蒙古骑兵为盟友的过程中,参与了内亚争夺藏传佛教守护者的宝座。
第五,保持巨大领地的关键:
叶萍琮认为,大清帝国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庞大的疆域,是因为皇帝根据各个民族和文化的条件作出了不同的考虑和处理。换句话说,清朝皇帝并没有把特定的价值观强加给这些民族,而是尊重各种宗教文化产生的社会形态。事实上,这一点与美国学术界近年来提出的“新清史”学界的争论非常相似。事实上,日本是新清史派的鼻祖,很早就开始通过关注满洲资料和边疆问题来研究大清帝国,因此有别于传统的中国化观。只是美国的《新清四书》在此基础上做了更详细的研究。
6.从内亚帝国到民族国家的过渡;
在最后一章中,作者讨论了清朝如何在国际关系体系中从一个内亚帝国转变为一个东亚国家。笔者认为,东海世界局势的变化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政治介入,使得大清帝国的发展完全从内陆亚洲转向东亚。洋务运动以鸦片战争的冲击为开端,以加强海军,后来甲午战争的失败引发了激烈的民族主义,清朝开始从帝国走向主权国家。
评价大清帝国,首先要摆脱“相对文明”的观点
总的来说,在探索近代东亚历史上大清帝国是如何从一个内亚帝国转变为一个民族国家的过程中,作者总是唤起读过这段历史的读者,要记住,面对现实时,能够冷静而深刻地思考国家或社会的命运,国家的发展大多与过去和现在是一致的。丛特别强调,他坚信只有让国民学习世界历史,了解帝国和文明的演变,才是东亚国家避免重蹈历史覆辙的唯一途径。
最后,琮在结语中强调,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大清帝国和取代大清帝国的现代民族国家中国?唯一的答案应该是,东亚各国人民首先要摆脱“相对文明”的看法,让过去与“文明”的距离不再成为国与国之间的问题,放下偏见,相互接纳,务实积累交流成果
然而,这本书虽然强调了政治和外交史的背景,却忽略了社会文化史和全球史的其他方面。如果读者想在此基础上对大清国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下作品可能是不错的选择。比如-
上田·申的《海洋与帝国》从海洋、物体、环境和地理的角度来看待明清帝国。
在哈佛帝国中国史丛书的最后一本书《中国的最后一个帝国:清朝》中,作者罗威廉甚至谈到了清帝国研究如何从当代西方史学研究中的“社会史转向”、“亚洲内部转向”转变为最新的“欧亚转向”。在书中,作者不仅谈到了帝国扩张、文化繁荣、士绅、民族和人口,还谈到了城市化、朝贡贸易和商业中的商业创新。
此外,由于琮所讲的政治外交史大多是皇帝的皇权和外交政策,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找到有限的朝廷参与——
伊芙琳·罗友枝的《末代皇族:满洲统治者视角下的清廷》一书,对清廷的物质文化、社会结构、家族政治、皇室女性、奴隶、祭祀、礼仪等进行了深入探讨,是了解清廷社会文化史的好书。
最后,近年来,新清朝历史上的成就逐渐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也引起了相当多的讨论。在这方面,刘凤云、刘主编的《清朝的国家认同:新清史的研究与争鸣》可以算是这方面的代表,但讨论的作品大多是美国和中国学者的著作,出版了中译本丛的《清帝国与中国的混淆:近代东亚如何处理内亚帝国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