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身穿防护服的医生走进武汉汉江方舱医院,第一方舱医院开始救治患者。新华社记者熊琪摄
我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2020年2月8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34546是目前已公布的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数。
这也是眼科医生李文亮去世后的第二天。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医生仍在为病毒患者奋战。
“悲痛!但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需要情感隔离,尤其是在防疫的关键时刻,我们只能忍受痛苦。”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医生文川在武汉市洪山体育中心的方舱医院忙碌,用空回复了我的微信。
作为国家紧急医疗救援队队员,这是他从长沙到武汉的第三天行程。
“擦干你的眼泪,我们还有‘战斗’要继续……”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医生张天辉2月7日刚刚发来日记,“今天是第二批湖南援鄂医疗队抵达湖北的第12天。第一个被我治疗的病人康复出院了,特别开心;然而,武汉同事去世的消息传来,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
隔离情绪,勉强前行。截至2月8日,已有13900多名医护人员赶赴湖北。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中国最精锐的医疗力量仍在汇聚。
在湖北省黄冈市,比张天辉早3天的湖南省首批医疗队,已经抗疫15天...
黄冈需要帮助
“你能来真是太好了。”黄冈市委领导紧紧握住高继平的手。
大年初一1月25日晚上11点,高继平夫妇刚到黄冈。
”握住他的手后,他换了手。感觉黄冈真的很需要帮助。”湖南省卫生厅厅长高继平在描述当时的心情时,已经在黄冈呆了14天。
他匆匆赶来。当他接到电话,被任命为医疗队队长时,实际准备时间还不到两个小时。
五分钟后,副组长朱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值班时也接到了一个电话。
朱没有带多少行李就匆匆回家了,包括他塞进去的四支烟。后来,朱还把其中的两支分给了同样抽烟的高继平。
大年初一下午,来自株洲、衡阳、郴州10家医院的135名会员齐聚长沙南站。大家都是自愿报名的,除了按下邀请函上的红手印,他们还在出发前重温了《希波克拉底誓言》。
株洲市中心医院援建的湖北医疗队全体队员按下了“参战邀请函”上的红色手印。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每个人都戴着面具,我不认识一个。”高继平在后来的日记中这样描述:“面具上方陌生的面孔和坚定的眼神让我感动。我知道我会成为这群勇敢战士的父母和战友。我必须带领他们赢得这场战斗,确保他们的安全和胜利。”
“平时,他们救人的,是白衣天使。这一次,他们在战场上,都是白人士兵。”探险半个月后,朱在视频连线中与我谈到此事时,依然面色凝重。“我们是来对抗病毒的。”他深深吸了一口烟。
高继平率队离开三天后,张天辉也站在长沙南站站台上。第一天,她去医院查房。写医嘱的时候,听到同事说要派人去湖北。她打开微信群的时候,离报名截止还有10分钟。
张天惠连告诉丈夫和父母的时间都没有。
湖南省省长许到湖北为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送行并讲话。“我太感动了,”张天辉说,“但我没有听到州长的一句话。”
站台嘈杂,黑暗,拥挤,张天辉站在队列后面。
挺进大别山
“黄冈不可能是第二个武汉。”湖北官员说。然而,在某种程度上,“黄冈的情况甚至比武汉更严峻”,第二批援鄂援湘医疗队负责人告诉记者。
黄冈靠近武汉,武汉750万人口中有60多万人在这里工作。这些人大多在1月23日武汉封城前返回黄冈。其中,感染者已成为流动传染源。
“他们在近乎‘裸奔’的状态下战斗。”大年初二,到达黄冈后的第二天,株洲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熊家丽来到由老年公寓改造而成的龙王山治疗中心,发现这里人满为患,防护物资紧缺。
污染区、缓冲区和清洁区没有区别,医疗渠道和患者渠道也没有区别。病人、家属和医务人员挤在一个房间里...“这些同行已经到了极限,我们都想尽快换掉他们。”
没有人有时间详细描述疫情爆发后湖北省很多医院最初的混乱和危险。直到2月4日,四川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副队长黄晓波向媒体口述了他第一次看到的武汉红十字医院的情况。
“疑似患者与普通发热患者混杂;坚持上班的医院员工缺乏防护服,没有人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感染者。”黄晓波说,一些医护人员在电梯里看到他们时哭了。当医院呼吸科主任给他打电话时,他也哭了。“我说我再也憋不住了。”
护目镜和口罩在医护人员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朱看了的报告。2月2日接受央视新闻1+1采访时,他也用“形势严峻”来形容当时的黄冈。
湖南医疗队接管了龙王山治疗中心和惠民医院。朱一边要求队内三位医院感染管理医生对两家医院进行规范化“三区两通道”改造,一边指挥队员在防护服和医用N95口罩紧缺的情况下开始救治。“医生很善良,那么多病人在等着,我们只能往前冲。”
为了节省材料,队员们把轮班时间从4小时延长到8小时,中间尽量不吃不喝,穿纸尿裤避免上厕所。走出隔离病房,逐层脱下防护服,摘下口罩。每个人的衣服都汗流浃背,脸上深深地印着面具。
这还不够。作为医院管理方面的专家,高继平和朱为团队成员制定了非常严格的自我保护流程。
下班后用酒精从头到脚喷自己;回到酒店房间,对门把手和手机进行消毒,脱下外套挂在进门的第一个柜子里;进浴室洗澡30分钟;换好的衣服用消毒液浸泡,鼻孔、眼睛、耳道用盐水仔细清洗...“这个时候你可以进卧室了。”熊嘉丽给我仔细描述了一下。她说,经过八个多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她已经饿了。“但至少需要一个小时才能完成这个过程,然后才能吃饭。”
1月28日,到达黄冈后的第4天,高继平的团队退出了提前接管的医院,准备入驻大别山医疗中心,这里叫“黄冈小汤山医院”。前几天大家都有点累。在车上,朱对坐在他旁边的队员说:“挺进大别山,为大家加油。”
“挺进大别山,加油!”没有一句深刻的口号在车上响起,公交车也加速驶向医院。
视频湖南省援鄂医疗队唱的这首歌让人落泪!
眨眼是一群病人
“我去。”
1月22日上午10点,在株洲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医生办公室,除了科室主任,还有刚推门进来的丈夫,熊嘉丽说了这三个字。
三个人都沉默了几秒钟后,熊嘉丽的丈夫笑得很绅士。
那是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接下来的几天,熊嘉丽的家人没有提到她随时可能去湖北,而是丈夫和婆婆默默帮她收拾行李。
大年初一,按照当地习俗,一家人一早就出发去给6个月前去世的熊嘉丽公公扫墓。车开走才10分钟,电话就响了。听到熊嘉丽接电话后,丈夫连问都没问,转身向医院走去。
一路上,没人说一句话。
“当我真的想离开的时候,我还是有些慌。”在黄冈待了十几天,熊嘉丽在视频里告诉我:“不可能害怕。结婚十几年,从没和老公分开过这么久。我也担心他回去工作后会有风险,每天都会说几句话。”
那天下午,株洲下起了大雨。株洲市中心医院的30名医护人员登上了开往长沙的大巴。熊嘉丽所在科室的护士傅延平看着路上的信息,然后打电话,一直哭。
“为了这件事,谭的妻子,传染病科副主任,跟他大吵了一架,哭了两天。谭导演一直在做妻子的思想工作,他的家庭多年来一直不好。”告诉我,离开之前,谭还麻烦她姐姐开车送年迈的母亲回老家。
来自湖南,来自山东,来自上海,来自北京...从除夕开始,这样的放弃逆转每天都在发生。
在黄冈的第三天,25岁的护士欧飞宇有点想念家乡的辣椒炒肉,尽管每天,酒店都想尽办法给他们做好吃的。
工作不到5年的95岁男孩,只要稍作休息,总会感到有些害怕。“总是失眠。”
50多岁的高继平深知《毅然》背后隐藏的恐慌和泪水。“看着我的队员们登上去医院的班车,我不停地挥手,就像一个老父亲送孩子上战场一样。””高继平在日记中写道...我转过身,流下了眼泪。”
高继平不停地向出发去医院的队员挥手。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正因为如此,确保医务人员零感染是我和高主任的头等大事。”朱和高继平相识多年。这一次,作为合伙人,“他负责方向,我会关注执行”。到达的头几天,朱不断与医院、黄冈市政府沟通协调,要求践行“专业建议”。
采访武汉“四天团”重症监护科主任时,有记者总结了他们的相似之处:坦率热情,注重细节,相信现实,不赞成各种假设和幻想。
朱也是直言不讳。“每天睁开眼睛的时候,你都是一堆病人。医务人员只有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才能更有效地实施治疗。他们不再害怕,患者可以更有信心。”
在关键时刻,事实和由此产生的策略可以拯救生命,不管是谁的生命。这是每一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的职业素养。
经过医院感染管理医生的提前规划和改革,熊嘉丽搬到大别山医疗中心后,终于不用整天戴着N95口罩和防护服上班了。移交给当地医护人员的龙王山医院和惠民医院也规范了救治流程。2月1日,黄冈率先实施全国“最严封户令”,规定每户每两天可派一人上街采购商品。
秩序开始慢慢恢复。
《男丁格》
“医生,我的水壶没水了;医生,我的手机没电了;医生,我想吃粥。医生,我可以出去吗?...医生,你累了吗?”
2月6日,“医生”欧飞宇做了这样一个朋友圈。在隔离病房,没有家属和医护人员,护理人员除了医疗外,还要承担很多工作。在小空房间里,他们每天要走2万多步。
前两天,为了方便我采访,包括欧飞宇在内的5名男护士被临时党支部宣传委员傅延平拖进了一个微信群,群名是“丁格尔,一个帮助过湖北的人”。
当他们出现在小组中时,五个“男人丁格”戴着防护面具,每个人都录制了一段自我介绍的视频。欧飞宇面具上面的一双眼睛率真调皮。傅延平说,他是球队的主要劳动力。“抓材料搬东西就靠他了。”
“你无聊吗?”
“没有,只是东西太多了。厕所堵了,病人会让我们修。”
……
视频聊天时,欧飞宇摘下口罩,舒服地躺在床上摆弄手机,看起来和大多数90后青年没什么区别。
为了穿防护服,第二天在黄冈,欧飞宇把自己帅气的发型剪成了寸头。视频里他故意和头发比较短的我比,最后不服气的说:“我剪完真的比你矮。”小伙子显然受不了以前的发型,给我发了一张照片。
男护士李锐也发照片向我证明他是一个“有趣的人”。
刚到黄冈,李锐就在南湖医院接诊。当时,一位82岁的李奶奶老人因感染隔离住院,老人非常激动,整天嚷嚷着要出院。
"我认为她在陌生的环境中感到孤独。"当年,只要有空,李锐就经常去李奶奶的床边。李蕊从她的话中得知,李奶奶入院时忘记带手机,儿子的电话也记不清了,因为想家,每天发脾气。
慢慢地,只要李锐值班,李奶奶就显得很开心,不停地唠叨着家里的小事,不再吵着要出院。
在离开南湖医院之前,李锐特意接手了护士,一定要和李奶奶聊一聊。“她很快就会见到她的儿子。”
到了大别山医疗中心,李锐主动加了每个负责病人的微信。“这样当他们有问题和疑惑的时候,随时都可以找到我。”
和我连线的那天,李睿收到一个5号床病人的微信,告诉他两次核酸检测都是阴性,如果CT结果没问题,很快就可以出院了。
“她是助产士。她确诊的时候,总觉得过不了这一关。”为了鼓励病人,李锐尽力发挥自己温暖有趣的属性。看着他和五个病人的聊天记录,他的眼睛,隔着屏幕看起来有点夸张,突然大哭起来。“面对疾病,我常常感到无能为力;但在病人面前,我必须是力量的源泉。”
一名一线医务工作者因过度劳累,靠在墙上睡着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李锐、欧飞宇负责的病房楼下,是张天辉所在的湖南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接管的第六个病房。
起初,很多患者看到张天辉的查房,都是用被子蒙着头。“看到医生穿成‘生化战士’的样子,会增加对疾病的恐惧,觉得自己没救了。”
为了安抚患者,除了更细致的治疗,张天辉像护理人员一样,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进入病房与患者聊天。“越来越多的患者的病情随着他们的心态有所好转。"
2月7日,傅延平给我发了一个视频。视频中,负责护理危重病人的护士郭正拎着医护人员送来的一袋水果,在隔离病房分发。
郭个子高,穿着防护服,像个“太空人”。他笨拙地把橘子和苹果放在病人的床头柜上,每个人都会对他说“谢谢”。
“黄冈人民感谢您”,自抵达以来,每天都有援助湖北的医疗队队员陪伴在身边。
元宵节晚上,张天辉收到第一位治愈出院患者的微信,感谢她半个月来的陪伴。
“美林,我很欣慰你很善良!元宵节快乐!”张天辉急忙回答道。
“我们不是英雄”
在大别山医疗中心,除了来自湖南的医护人员,还有两支来自山东的医疗队援助湖北。
1993年,一个名叫张慧的9岁女孩住进了山东省菏泽市山县中心医院。她得了肝脓肿。每天,一个叫王福新的医生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病房看望小女孩。
张辉的家庭很穷。每次做穿刺,王福新都亲自带她去跟医生打招呼。“不要收她的钱。”然后他转身对她说:“只要服麻药,就疼了。不要害怕。”
张辉的穿刺“愉快地完成了”。
多年后,张辉考入广西医科大学,毕业后成为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医生。她把母亲的姓氏放在自己的名字里,改名叫张天惠。
现在,张天辉每年都会打电话问候王福新医生。在大别山医学中心,当得知自己来到山东后,她时常想起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我选择这个职业是为了帮助像王医生这样的病人。”通常,张天辉会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每一个负责的病人。
两名医护人员通过玻璃用对讲机相互交流。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和我聊天的时候,张天辉接到了怀化的电话。她的一个老病人最近不舒服,想住院。张天辉马上给她做了安排。“我们不是英雄。任何一个普通的医生都会选择在任何时候和病人一起战胜疾病。”
元宵节当天,黄冈市人民政府向每一位前来支援的医护人员赠送了礼物。和很多年轻的医护人员一样,张天辉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因为疫情来到黄冈。“我们对这个地名非常熟悉,因为每个人从小都有一本像《黄冈兵法》这样的辅导书。”
李锐说,汶川地震和那曲泥石流期间,他和同事两次收拾行囊,准备奔赴前线,但都没能成行。“只有三件事,似乎还是跟黄冈最缘分。”现在,他每次穿防护服,都会让同事在他的背上写下“湖南李锐开心加油”的字样。他说下次一定要带家人去看黄冈的风景。
抗击疫情的前14天已经过去,没有人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回家。朱的烟快抽完了,他请人从长沙带了一些来。他后悔自己的衣服被消毒剂弄褪色了。“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从每晚报道的数据中知道,疫情正在得到控制。”
王福新博士退休。他不记得小女孩住院的原因了。听说张天辉在黄冈,他特意写了一段话让我转告他:请注意防护,为武汉疫情多做点事。她能参加武汉抗疫,是家乡人民的骄傲,胜利属于我们!"
2月10日,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国家对口支援湖北名单,湖南省、山东省将支援黄冈市。
“连接”黄冈,患难与共。在巨大的灾难中,命运交织在一起。
2018年汶川地震10周年之际,已经是四川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的黄晓波,邀请当年支援四川的医生护士来成都举办纪念活动。
今天,黄晓波对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院长说:“今年9月,我会带着队员回来看红十字会医院,一起好好喝一杯...我们与红十字医院的战斗友谊也将持续10年甚至更长时间。”
本期编辑:赵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