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培军 他山之石 青海师范大学:西部高校如何走好高质量跨越发展路

栏目:国际 2021-09-16 12:11:03
分享到:

注意我们

在国家重点R&D项目领域实现“零”突破;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零”突破;2020年获批研究经费较2019年增长49%,实现“六连增”;成为全省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最多的大学...近年来,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高校,青海师范大学在同地区同类高校中表现突出。

这些“零”突破、“增长”和“最大”是如何实现的?日前,《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了青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毛学荣、校长石,试图探寻西部高校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具体路径。

在对口支援的支持下继续向好发展

对口支援既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双方发展、共建、合作共赢、成果共享的巨大平台

记者:近年来,特别是2018年以来,对口支援高校在帮扶青海师范大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学校发展的助推器。如何看待对口支援与学校主动性的关系?

毛雪蓉:

进入新世纪,得益于“青年教育助学”、“西部高校对口支援”等重大战略决策,学校发展进入快车道。

教育部批准北京师范大学为龙头,山东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部属高校以团队的方式支持我校。2018年以来,我校先后与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深圳大学、中国南方科技大学、南京信息科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8所高校签订合作共建协议,初步构建了“4+8”对口支援合作共建发展新格局,助力学校实现新发展、新跨越。

在各高校的全方位帮助下,我校事业发展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一系列数据对比表明,我校在对口支援方面获得了红利:一是学校综合实力明显提升。比如2020年语文软科排名,我们学校比2019年跃升了118位。

二是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新突破。在高校的大力支持下,我校获批中国历史地理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成为青海省博士学位授权点最多、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最多的高校;9个国家一级、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获批,3个师范类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二级认证。

三是人才队伍建设要实现创新发展。各依托高校15名教授、2个团队入选青海省“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项目,我校聘请56名教授担任讲座、客座教授,聘请23名教授担任博士生导师,百余名优秀专家学者开展“名师游青海”活动。我校78名青年骨干教师在依托高校攻读博士学位,17名优秀学科带头人受聘为依托高校兼职博士生导师,近百名管理人员和教师赴依托高校深造,提升了学校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四是科研成果喜人。在高校的积极参与下,2020年获批科研经费较2019年增长49%,实现“六连增”。“R&D公共文化服务装备示范与应用”获批国家重点R&D项目,实现了国家重点R&D项目领域的“零”突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等国家级优质平台。获批建设藏文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实现了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零”突破。获批“第二次全国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青海基地”,青藏科学考察综合服务保障系统APP投入使用。国家青藏高原数据中心青海分中心入驻学校,被列为“高原应急训练基地”,列入应急管理部门和青海省“十四五”重大项目。学校服务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

对口支援既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双方发展、共建、合作共赢、成果共享的巨大平台。

一方面,援建高校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青海师范大学全方位帮助,在管理服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给予大力帮助,助推青海师范大学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我个人感受最深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等对口支援高校把青海师范大学的事务当作自己的事情,但如果想要什么,就必须要有所回应。

另一方面,对口支援也是创新发展的新渠道。援助院校拥有强大的智力资源。受援高校经济社会发展虽然相对落后,但有待开发利用的资源相对丰富,是对口支援工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变的重要基础。我举一个最直观的例子:由北京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和合作单位共同完成的“青海省生态环境价值评估与大生态产业发展综合研究”成果,被青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评为国际领先水平,合作研究成果分别获得2018年、2019年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

坚持高质量教师教育,主责主业

为青藏高原和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教师的初心和使命没有变,也不会变

记者:近年来,学校围绕国家和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学校专业结构的调整是否符合自身定位?

毛雪蓉:

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我校不断优化调整定位和专业结构,但始终坚持办好高质量教师教育的主体责任。我们为青藏高原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质教师的初心和使命没有变,也不会变。我校现有本科专业60个,其中师范类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法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基本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艺术学和基础学科为主体,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

石:

“十三五”期间,我校师范生招生人数逐年增加,目前占全校学生的44%。2020年,师范生入学率达到49%。“十四五”期间,师范生比例将达到60%左右。

从专业布局来看,我校的专业设置呈现出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突出师范教育定位。积极适应教育现代化对教师的新要求,高举师范教育旗帜,坚持把教师教育特色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根本。

二是突出基础教育对教师的需求。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推动培养不同类别的优秀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投身青海省和青藏高原基础教育事业。据统计,青海省基础教育专任教师中,我校毕业生占34.04%;义务教育专任教师中,我校毕业生占37.47%;在中学专任教师中,我校毕业生占50.79%;全省60%的骨干教师由我校培养。

三是突出民族教育。创新民族教育教师教育模式,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和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以获批的教育部“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和国家民委“双语人才培养基地”为平台,积极打造西部地区民族教育人才培养高地,努力提升学校服务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能力。

办好两所“医院”,努力提升综合影响力

为青藏高原乃至中国乃至世界的高原科研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科研创新驱动和人才智力支持

记者:2018年以来,学校着力办好两所提升学校综合影响力的“学院”——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学院、“两弹一星”精神学院。能否谈谈这两所“学院”与提升学校综合影响力的关系?

石:

2018年10月,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北京师范大学成立“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成为青海师范大学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新平台、新引擎。高科院吸纳了省内外31家科研机构、高校和政府部门,组建了48支高水平科研团队,形成了以国内外优势科研力量引领和培养青海师范大学科研团队和人才梯队的新机制。高科院连续两届高水平论坛聚焦高原教育、高原历史文化、高原资源环境等八大研究领域,影响广泛。高科院的科研创新平台和人才高地,为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和相关学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在高科院的大力推动下,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重大项目,引领作用突出。

高科院的成立和发展,体现了新时期“教育扶青”“科技扶青”战略的巨大作用,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目前,高科院作为智库、平台、高地的功能已初步形成。未来,高科院还将为青海省科技创新、青海师范大学快速发展、青藏高原、中国乃至世界的高原科研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科研创新驱动和人才智力支持,为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毛雪蓉:

20世纪60年代,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在青海金银潭草原研制成功。“两弹一星”成为青海人文独特的历史符号,也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两弹一星”精神。

新时代需要新的责任和行动。成立“两弹一星”精神研究院,吸纳28个所长单位、43名所长,旨在打造中国“两弹一星”精神研究的高水平学术研究基地、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和文化宣传基地,充分发挥高端引领效应。同时,立足于此,积极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新品牌,不断将“两弹一星”精神教育推向校园、课堂和学生头脑。

牢牢把握“十四五”重要战略机遇期

深入研究高原地区和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提高服务全省乃至全区经济发展的能力

记者:据报道,青海师范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已经完成。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该计划的新特点,以及学校在对口支援高校的支持下,下一步将如何开展?

毛雪蓉:

“十四五”时期是我校在新时代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总的来说,我校“十四五”规划呈现出“两个聚焦、两个关注”的新特点。

聚焦新时代,主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主动将国家发展战略与青海省发展战略对接,科学确定“十四五”发展目标,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专注教师教育,主业负责。未来五年,学校将坚持教师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把师范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努力在教育现代化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更加注重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将围绕国家一流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和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方案,夯实高质量教学和高水平科研创新基础,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更加注重社会服务能力。学校深度契合国家和青海省发展战略,集中优势科研资源,围绕高原科学、民族地区文化和教师教育特色,培育研究方向和研究团队,深入研究高原地区和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提升服务全省乃至全区经济发展的能力。

石:

“十四五”期间,在对口支援高校和合作高校的帮助和指导下,我校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拓展“1+N”集团对口支援新格局。发挥团体帮扶优势,加强学校、部门、学科、专业、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一对一”深度合作,促进双向交流深入开展,进一步提升帮扶建设质量和效率。

二是依托对口帮扶框架助力新模式。加强与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山东省市对接,全面实施“提高人才智力支撑精准性”“搭建科技创新和产业孵化平台”等项目,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三是推动学科特色新发展。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探索建设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适应区域发展的交叉融合新文科专业。到“十四五”末,初步形成了与高原地区、西部地区、青海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布局结构合理、教师教育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新学科体系。

四是培育科研发展新动能。完善科研绩效奖励和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激发师生创新动力。努力在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教育科研任务、产出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科研成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完善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和基地建设管理,以科研发展为突破口,实现发展、共建、合作共赢、成果共享。

五是开创人才集聚新局面。创新人才工作机制,采取“引培并举”的原则,不求万能,但求有所为,打造一流学科团队,灵活引进对口支援高校和全国高层次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形成“一起引培”的人才新格局。

六是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新举措。实施德育计划、智育计划、体能计划、美育渗透计划、劳动精细化计划等“五育融合”发展规划,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石:

感谢广阔的青藏高原世界

从北京师范大学到青藏高原工作,不仅为我提供了帮助和服务青海师范大学的宝贵机会,也为我的科研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青藏高原作为除南北两极之外的地球世界屋脊,具有独特的区域地位,成为全球科学竞争的热点。在广阔的青海大地上,我和同事们承担了青藏高原第二个综合性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环境健康”。几年来,我们在青藏高原走了7条科研线路,总行程2.65万多公里,海拔4500-5300米,实地考察了50多个县,在480多个采样点进行了测量采样,系统开展了青藏高原氧含量的时间空差异研究,收集了大量实测数据。可以说,这项工作以前从未做过,也很难实现。我们的研究为我国制定青藏高原人畜缺氧风险防范、高海拔地区劳动者健康保护补贴等政策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我们还承担了青海省重大科技项目“青海生态环境评价与大生态产业发展综合研究”。该项目以习近平总书记“青海最大的价值在于生态,最大的责任在于生态,最大的潜力在于生态”三个“最大”科学判断为基础,对青海生态价值进行评估,准确确定这一价值的来源、数量和变化动态,准确评价不同资源系统的生态发展潜力,积极探索将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发展模式。我们的项目涉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专家学者。,并取得较大进展,为青海实施“一优两高”战略和国家生态屏障建设对策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