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兵,顾名思义,是指古代寺院中僧侣的武装力量。冷兵器时代,作为武装力量,练武是必然的。因此,在武术史上,僧侣和士兵的活动往往被视为寺庙武术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的僧侣和士兵很早就开始了,他们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看到了线索。例如,公元444年,北魏皇帝吴泰发布了王公给庶人的圣旨,禁止一切私僧,限期交出私僧。如果有任何隐瞒,整扇门都会被摧毁。次年,陕西盖武聚众谋反,汉武帝吴泰率兵亲征。公元446年,他在长安的一座寺庙里找到了一个在寺庙里种麦子养马的和尚,然后在和尚住的房间里发现了大量的弓、矛盾等武器。于是吴泰皇帝勃然大怒,说:“这些东西不应该归和尚所有。和尚有兵器,必是与丐帮同谋。”因此,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三武灭佛”。这座寺庙里藏着的武器是否参与了叛乱还不得而知,但既然里面藏着许多武器,它的僧侣练习武术是合理的。
少林寺 少林寺
之后,寺庙里的和尚和士兵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比如唐天宝时期,就有一些和尚练骑射;北宋末年,在对金兵的侵略战争中,五台山僧人组织本山僧人抗击金军,涌现出了甄宝等一批抗金英雄。真宝当年和徒弟们一起练武,引起了朝廷的重视。敌人入侵时,珍宝毅然集结士兵外出作战,最终被俘并英勇殉国。之后,以湖北随州大红山为例,“千僧披甲”抗击金军南下,从真宝及其弟子的武功、抗金到大红山的“千僧披甲”,无疑是典型的寺庙武装。
影视作品中的少林僧兵 影视作品中的少林僧兵
“僧兵”最早出现在南宋徐的《三朝北盟编》中,但文学中的“僧兵”指的是劳动,而非武装组织。历史上,寺庙真正以“僧兵”的名义武装,是在明朝中期。当时,僧兵作为“乡兵”的一种,是朝廷常规军事力量的补充,服从朝廷的指挥。那为什么当时会有僧侣和士兵被朝廷约束呢?
根本原因是明朝宣德之后的政治腐败,军事装备的逐渐放松,士官长的逃亡,以及警卫制度的崩溃。当时的明朝面临外患内乱的窘境,朝廷不得不拓宽军事资源,增加更多未调入军队的乡兵,以解决燃眉之急。当时的乡兵种类很多,比如河南嵩县的毛葫芦兵,除了和尚兵,还擅长跑步和使用短兵器;江苏徐州有弓箭手,顾名思义,擅长射箭;还有山东的长杆兵,擅长用长兵杀人等等,僧兵就是其中之一。据《明史·兵志》记载,当时朝廷招兵买马的僧人和士兵不仅有少林,还有伏牛、五台等寺庙的僧人。当然,少林僧兵是几个僧兵中最骁勇善战的,也正是通过一系列“保家卫国、抗敌”的浴血奋战,少林武术才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明代少林僧兵参与的军事活动大致有三种类型:
一个是守卫边境。在少林寺旁的塔林,有一座“三气有功僧塔”,其碑文虽难读,但其大致含义却是可以理解的,那就是郑德时期招募了一位名叫“有功三气”的僧人,守卫大山、陕西等地,这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少林僧兵记录。碑文中的“有功”是少林武术史料中提到的第一位武功高强、成就卓著的高僧周佑。明代郑德在位时,曾“从蒙秦夺玄调”,镇守山陕等地关隘,受到朝廷的称赞。
第二类是反日起义。明朝郑德五年,以刘浏、刘启为首的农民军在河北霸州发动起义。几个月之内,他们在河北、山东、河南等地作战,给了朝廷沉重的打击。为此,统治者不得不到处部署军队镇压起义。少林和尚和士兵参加了这次军事行动。之后,少林僧人和士兵在嘉靖年间参加了王堂和石上肇的起义明军。在这方面,一般的史书记载很少,但今天仍然存在的许多铭文清楚地记录了那段历史。如万历三年二月立的少林寺僧宫塔碑文中说:“师惧周,名申,名...嘉靖三十二年,其上司明确召截杀,引僧兵五十人征诏令。抓贼兵,把大智慧输送到战场,瞬间就能和英雄打起来,但要忠于国家,丛林才能见忠义。”沈州是当时著名的和尚。在序言中,他记载自己“自小习武,习六韬,性勇,立于汤唯...他学习武术,闻名世界,在无涯的各个方面都很有名”。因为他的连队征兵,他带领50名僧侣和士兵参加了征服圣旨的战斗。
影视剧中的少林僧兵 影视剧中的少林和尚和士兵
有训练中士。与前两类相比,练兵并不是少林僧人直接参与战场征伐,而是对提高明朝军队作战能力具有积极意义,这也展现了少林寺护国存世的价值主题。
比如崇祯年间,陕西周知的史书上说,因为盗贼兴起,他就出去私募款来培养人才,同时又雇了几个房间很少的少林和尚来训练。同一时期,兵部尚书杨嗣昌下旨攻克三晋、湖广、豫南等地时,还抽调少林僧人道宗、道法、玄青等人随军作战。一个军队出去打仗,榨取几个少林和尚有什么用?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帮助训练士兵,这是明代少林僧人和士兵参与的另一种军事活动形式。
这篇文章转载自《古代武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