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身向前 林语堂日常催婚 独身者是文化上的怪物

栏目:财经 2021-09-21 07:27:53
分享到:

林语堂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和新道家代表人物。

1单身是文化怪物

——评林语堂的家庭观

《人生的盛宴》是一部书评,是林语堂信仰和生活经历的集合。在《单身者是文化怪物》一章中,他提出了自己的家庭观,这是有争议的,也是林语堂的经验之谈。

“当我们接受这样一种简单而自然的生物学观点时,两种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一是个人与家庭的冲突,二是枯燥的智力哲学与温暖的本能哲学之间更深层次的冲突。因为对个人主义和智慧的崇拜会让人忽视家庭生活的美好;就个人主义和对智力的崇拜而言,前者不如后者有害。一个相信个人主义,践行个人主义的人,也可以是聪明人,但一个相信冷静的头脑,拒绝温暖的心的人,必然会变成傻瓜。”

林语堂试图证明家庭生活的意义和重要性,用一个矛盾的事实,即理性和情感是不相容的作为辩证的基础。理智是冰冷的,有很强的逻辑感,这是一台智能机器在无情运转中的核心。情感的重要属性是温暖、情感、放松和寄托。

事实上,人类的生理结构存在这样的差异。左右脑负责不同的功能,左脑负责逻辑,右脑负责情绪。理性与情感的关系是人类讨论的永恒话题。情感因其随机性、无序性和非形式性而变得更加复杂和不可预测。它有快乐和温暖的一面,也包括悲伤和负面情绪。

林语堂将“家庭”定位于积极的情感立场,忽略了“本能哲学”中的冷淡,“智慧哲学”与“本能智慧”并不冲突。众所周知,在婚姻家庭的维系中,既有随意决定行动的默契,即“情感”,也有刻意经营所需的逻辑和理性,即“理性”。

“我们一开始必须有一个假设:要承认人类不可能独自生活并在世界上获得幸福,他必须接触比自己更大的群体。一个人的自我不局限于身体的大小,因为更大的自我会随着他的智能活动和社交活动而发展。无论是什么时代,什么国家,什么政权,一个人注意到的现实生活都不会随着他的国家或时代而扩大,而会局限于他认识的人和他活动的范围。这个较小的范围就是我们所说的‘大我’。”

然而,在所有这些群体中,家庭仍然是世界上唯一的自然单位,唯一生物学上真实、令人满意和有意义的单位。这个单位是自然的,因为他出生的时候大家都已经在家了,他一辈子都和家人有关系;它在生物学上是真实的,因为血缘关系让人类看到了这样一个更大的自我。"

这是弗洛伊德社会满足感的来源,说“独身主义”代表了漂浮在水面上的“冰山理论”的一小部分。在这种生活中,幸福是有限的,社会活动的范围被挤压到社会的理性空中,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一个宗教、团体和社会组织中,这是家庭的“替代品”,弥补了家庭缺失的社会功能,可以被家庭完全解封。

但事实上,“家庭”并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充分必要条件。人性中的社会满足可以通过工作上的成就感、物质上的满足、爱好上的实现等多渠道来实现。社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和选择的自由,所以不仅限于家庭。

“世界上有杰出有能力的男女,他们的创造能力是世界真正进步的原因。我要求普通女性以婚姻为理想职业,生孩子,或者洗碗。同时,我也要求普通男人忘掉艺术,只要做好剪头发、擦鞋、抓贼、修铁锅、或者服务员的工作,赚到家人需要的面包。在这个世界上,既然有人需要生孩子,需要养孩子,需要在麻疹发生的时候照顾孩子,需要让孩子成为好的、有智慧的公民,既然男人生孩子无能为力,抱孩子洗澡又那么笨拙,那么我自然希望女人从事这种工作。”

林语堂看到了古今各领域学者和天才遇到的这样一个困境。稳定的生活与精英理想格格不入,俗世的幸福代表艺术上的平庸,毕竟天才是万里挑一的,大多数普通人一辈子都在柴米油盐、爱恨情仇中挣扎。

对于林语堂来说,这些“普通人”的最终命运是接受自己的渺小,把结婚生子当作最终的目标和生存价值,这与林语堂信奉的传统价值观是相矛盾的——传统女性把婚姻当作幸福的终点和新的起点,把找到一个好丈夫当作人生最高尚的目标,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传统的文化规训中,男人被教导要追求崇高的梦想,不是打扮自己,而是磨练自己;不依赖别人,却支配别人。为了证明家庭的重要性,林语堂“要求普通男人忘记艺术”。

社会权力的分配存在阶级差异。按照林语堂的观点,伦理文化也是有等级的,尖端的人可以随意选择,普通人却要接受婚姻家庭的枷锁。

我希望我能微笑着,在同一辆车里牵手

——林语堂现实婚姻生活的信条

从某种角度来看,林语堂的家庭观与尼采的神学理论相似。尼采呼吁上帝下到一个很高的位置,拔出他的头衔,并试图将自己融入所有的存在。然而,尼采忘记了一个重要的因素:上帝之所以是上帝,意味着他与普通人有很大的不同。上帝有资本俯下身,放下自己的位置,但人没有,所以这种观点并不普遍。

林语堂之所以能表达自己对家庭的看法,是因为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生活,他是这种生活方式的受益者。

“我想要一个小花园,而不是铺绿草地。

只要有泥土,孩子就能搬砖、搬瓦。

浇水,种菜,喂一些家禽。

我打算一大早就去做,

闻鸡叫。

我想在我家附近种些参天大树。"

-林语堂的《我的愿望》

林语堂和他的三个女儿

林语堂一生只有一个妻子廖翠凤,他们的婚姻维持了57年。那时,自由婚姻刚刚进入中国,很多名人都有知己。林语堂是少数没有绯闻的作家之一。婚礼当天,林语堂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情。征得妻子同意后,他烧毁了他们的结婚证。“结婚证只有在我们离婚的时候才有用,千万不能用。”。

结婚50周年之际,林语堂送给廖翠凤一枚刻有林语堂译《旧情人》的奖章:“一颗心牵挂着另一颗心,一缕爱也失去了。时光荏苒,银鬓薄。如果鬼是异路,仙府应该是冷飕飕的。如果你想张嘴大笑,除非你们相遇。”

不仅如此,林语堂还写了两个做好丈夫的标准:

“第一,当妻子喜欢的时候,你应该跟着她去喜欢,但是当妻子生气的时候,你不应该跟着她去生气。

第二,少说多做,有人不说更好。"

3微电影林语堂:红烛与翠凤

——福建李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

微电影《林语堂:红烛与翠凤》是福建历史文化名人系列微电影之一,讲述了作家、翻译家林语堂与妻子廖翠凤的爱情故事。

简介:

一场演讲引发了一场奇妙的邂逅,廖翠凤与林语堂一见钟情。

此时的林语堂正沉浸在挫败感中,想要和爱人陈金端结婚,但家人认为林家没钱没权,就拒绝了这门亲事;想出国留学,却屡遭拒绝,看不到广阔的世界,可谓事业不顺,爱情不顺。

廖翠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林语堂的。她不在乎林的地位和财产,只想陪林语堂。经过相处和交流,林语堂发现眼前的女孩是一个非常深情和正直的人,廖翠凤对她的第一感觉更加深信不疑,这让她爱上了林语堂。1919年1月,他们登记结婚。新婚之夜,林语堂烧了结婚证说:“这是给离过婚的人的。我们不需要它。”廖翠凤被这句话感动得很。虽然她生活贫困,但他们之间总是有一种强烈的感情。

同年秋,林语堂和廖翠凤携手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开始了他们走向世界的一步。

福建历史文化名人系列微电影《敢为天下先》

由福建李政文化传媒公司出品的公益系列微电影《敢为天下先》,主要传承名人品格,弘扬文化经典。是对历史的讴歌,是对福建文字内在价值的深入挖掘,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具体体现。

该系列微电影共25集,以近代福建历史文化名人故事为题材,旨在展现福建历史文化底蕴,弘扬福建精神,让观众认识历史人物性格,传承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