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就业 大学生频现“慢就业一族” 毕业不工作他们在忙啥

栏目:游戏 2021-11-29 11:49:01
分享到:

随着大学鲜肉的“上架”,被“上架”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纷纷离开学校,大部分都去打工了。然而,在这一批毕业生中,也有不急于找工作,不打算继续深造的人。他们选择暂时旅行,当老师教书,和父母待在家里或者创业,慢慢考虑自己的人生道路。他们被称为“慢工”。这些年轻人不再坚持“毕业就是工作”的传统模式。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强烈的自我追求,悄然改变了他们的职业选择。

新闻故事的背景

目前,校园招聘正接近高峰期。据统计,从2016年开始,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770万,加上留学回国人员和往届失业毕业生。据估计,届时将有1000万个竞争有限的工作岗位。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近20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在大学生中,“家庭未定”、“就业慢”的现象近年来日益突出。

什么是“慢就业”?

所谓“慢就业”,是指一些大学生毕业后不打算马上就业或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出国留学、当老师教书、留在家里陪父母、或创业考察,慢慢考虑自己的人生道路的现象。据统计,我国越来越多的“90后”年轻人告别传统的“毕业后工作”模式,成为“慢工人”。

为什么选择“慢就业”?

数据调查显示,毕业生选择“慢就业”的主要原因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有57.7%的受访者选择;其次,受访者希望“理性找到发展方向,不愿意在找到方向之前被具体工作束缚”;第三个是“准备自己创业”。“考研”、“想做自由职业者”等原因也在前列。

我们不想随便工作

等待型:做直播当采购,享受“慢用工”的过程

今年即将毕业的小张,同学们急着看实习单位,他又不急着就业,特别清闲。因为条件好,小张目前是几个APP直播平台的主播。

“通常,你可以在一次直播中赚到一千多美元。没事的时候会直播。有事就去找活动主持人。”小张说,因为自己这些年的努力,即使没有工作也能自给自足。并且月收入高于其他新就业学生。“我一般都是在微信上做微信业务,或者用赚来的钱去国外旅游,顺便也会买。”小张说,因为这种采购模式,不需要大成本投入,也不需要备货采购。购买一次后,可以赚取一半的差旅费。因此,小张并不急于毕业就业,而是享受着缓慢的就业环境。

优越型:家庭条件好,不用急着找工作

刚刚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的小琪,去年考研失败,但从学校毕业后,小琪并不着急找工作。小琪透露自己学习不是特别好,也不是特别想考研。家人一直催他考研,他答应考研是为了应付家人,不急于工作。现在家里不知道小七考研失败,所以小七一直在成都租房子不告诉家人,缺钱的时候就伸手要。“其实我也不急着上班,以后也会回家跟爸爸做生意。”小琪透露。

追梦型:收拾行囊离开,看看世界,重新就业

相比那些条件优越,家庭条件好,没有就业压力的人,很多毕业生因为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成为了“慢工人”。毕业后,小赖没有第一份工作。相反,他从四川骑到西藏,当了半年多的驴友。

因为没有收入,小赖一直在工作和搭便车。也是通过徒步旅行,小赖认识了他现在的女朋友,一个来自上海的女孩。因为两个人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他们讨论如何用一年的时间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然后在一年后开始准备工作。小赖说:“参加工作后,假期很少,即使有假期,也不会太长。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我可能永远没有机会实现我的梦想,所以我花了一年时间来满足我的梦想,然后让我的生活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歇业型:毕业三年终于考上了公务员

“为什么不休息三年?”2012年毕业于江西某大学的小吴,回忆起父母第一次考公务员落榜时说的话,至今记忆犹新。

大学毕业前,小吴在媒体实习的同时也有了准备公务员考试的经历。但是,第一次考试,她连笔试线都没通过。“我没有第一次参加考试。我爸妈没说别的,就让我一心一意考。”小吴说,虽然只是实习,但她也深深体会到边工作边备考的不容易。在家人的支持下,她继续参加各种公务员考试,终于在第三年考上了某地方的乡镇公务员。

“就业慢”一定是“变老”吗?

专家说:“就业慢”是一个选择题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专家胡光伟教授分析,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的多样性和包容度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方式也变得多样化。毕业后马上上班,准备买房结婚,都是过去式了。现在的毕业生大多是家庭条件优越的“90后”。很多毕业生没有迫切的赚钱需求,所以想提升自己或者追求更高的发展。他们的工作不再局限于朝九晚五的办公环境。很多大学生想法新颖,会选择新媒体或网络名人。

胡教授说:“对于现在的年轻人,不要强迫他们毕业后去工作。只要有能力挣钱,就不是‘老人’,而‘慢就业’不需要太多指责。”

据媒体报道,在就业慢的群体中,有一部分学生就业理性,坚持自己内心的想法,对未来有明确的规划和安排,从长远角度考虑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更注重长远发展和就业质量。其实国外的大学生在毕业的时候也有“空档年”,尤其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的毕业生,通常会志愿做一段时间的工作或者旅游,然后再考虑选择职业或者深造。

“间隔年”和“慢就业”有什么区别?

“间隔年”在发达国家非常流行。“间隔年”在英语中被称为间隔年。年轻人上学或毕业后并不急于盲目踏入社会,而是停下来去长途旅行或利用一段时间放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日本:超过一半的学生支持“不找工作”

在日本,50%的学生对缓慢就业持积极态度,他们认为除了毕业找工作,还有很多选择。根据去年的调查,有31%的毕业生回答不打算就业,其中更多的理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也有部分学生为了准备公务员考试、教师考试等资格考试而放弃就业。有的人选择出国留学,有的人因为没有做好工作准备而拒绝就业。超过一半的学生对不找工作持肯定态度。他们认为,除了就业,还有很多路可走,人是多种多样的。

德国:双轨制保证就业没有困难

德国的高等教育体系相当独特,一般硕士和硕士都有涉及,博士只需要申请。但严控宽进严出,才能保证学生素质与社会供需的基本平衡。德国广泛推行所谓的“双轨制高等教育体系”,大学与相关企业紧密合作。毕业后,他们不仅掌握了必要的知识,还积累了必要的工作经验。很多毕业生往往直接留在企业,甚至一些很热门的专业在毕业前就被企业挖走了。

澳大利亚:鼓励职业技能的终身学习

澳洲人毕业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只暂时离开校园,很多澳洲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和工作。一旦你对一份工作产生了新的兴趣,无论你多大年纪,再次回到学校学习,拿到证书,然后重新进入一份新工作的比例也是非常大的。

所以,在澳大利亚,一个航空空工程师工作几十年后突然进入技校学习烹饪,你不会感到惊讶。获得烹饪文凭后,他申请成为一名餐馆厨师。澳大利亚政府也鼓励人们终身学习职业技能。此外,在学习期间,政府将为学生再次毕业并顺利过渡到下一份新工作提供失业津贴。

就业慢是坏事吗?

不管是什么原因,“慢就业”的出现反映了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他们的选择也比以前多了。很多大学生也在考虑更长远的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近年来,“慢就业”是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出现的,对丰富个人能力或经历大有裨益,也能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就业慢”还是一件好事。

我们不需要对“就业慢”过多指责,也需要宽容对待。然而,并不是因为“慢下来”才浪费了大好时光!希望大家理性看待“慢就业”,祝愿毕业生前程似锦。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实践和创造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值得思考。

致力于分享有价值的信息,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微信官方账号:工人早读

免责声明:本期致力于好文章的推广。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对文章观点中立。

文章从网络整合而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