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当记者听说远在北京的军事书法家刘建武回家探亲时,他冒雨赶到了位于华州区赤水镇水城村的刘家。我一进门,浓浓的墨香就扑面而来。当刘先生回家探亲时,他仍然记得在南方抗洪前线的战友们,并以深厚的感情创作出鼓舞斗志、鼓舞士气的书法作品,传递出老兵对前方战士的敬仰之情。
我认识刘小姐十年了,其间我见过她两次。2011年第一次去北京采访“来自五湖四海的渭南人”,他的谦虚、低调、平易近人、风度翩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会议给我们的印象是低调、务实、谦逊、冷静、紧张。
刘先生不仅是军事书法家,还是资深媒体人。从事央视军事节目导演多年,参与《关中兴》《中原之旅》《聚焦长江沿海》等大型电视专题片的创作和拍摄。
因为两人都是记者,话题自然跟刘先生聊起新闻。他说,新闻工作者要勤奋、努力、顽强,好的新闻作品要出来、出来、熬出来、拼出来。新闻工作者要有新闻理想,要有自我加压,要有决心求索,眼里有洞见,手里有苦干,心里有群众,脚下有正道,才能创作出有生命力的优秀作品。
《渭南日报》是刘先生每天必读的报纸。他说他是带着一种亲情,一种学习的态度和感恩的心态在看的。他认为,记者必须顾全大局,展望未来。编辑记者要站在部门领导的角度看问题。他们不仅要站在前线,还要提高自己的站位,找到合适的落点;部门领导也要站在社会领导的角度看问题。他们不仅要计划准确,还要制定科学的计划,还要积极引导,做好关口;社会领袖要站在地区大局乃至国际国内大局的角度看待问题。他们不仅要负责分工,还要把握大势,谋划长远。只要每个岗位都能胸怀大局,着眼大局,服务大局,提高站位,思考问题,立足本职做好本职工作,就能更好地实现个人成长进步,更好地推动党的新闻事业不断前进。
在刘先生家的大厅里,有一幅他的手迹,“积善成德”。他说这是他的家训,由爷爷名字里的“好”字和父亲名字里的“品”字组成。刘先生还记得,他刚参军时,父亲寄给他的信内容朴实,感情温暖,大部分都是教他好学、上进、勤奋。现在这些信已经变黄了,他仍然保存完好。他告诉孩子,字里行间,有家风的传承。
家风文化是中华文明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是几代人以忠诚、美德和信誉形成的家庭成员特有的行为准则。它不仅是家族基因传承下来的图腾,更是家族巨大的精神财富。刘先生说,过去他的书法作品以宣传标语为主,现在很多书法作品以家风为主。传承、传播、书写家训成为其书法作品的重要内容。
在水城村的小广场上,立着一块双刻字的石碑,一块刻着“富蕴水城”,另一块刻着40个中国家风的字。刘老师说,这实际上已经成为村民娱乐、放松、交流的场所。当时写中国家风是为了让村里的年轻人和孩子看一看,学一学。“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仁、义、礼、智的核心要义永远不会变。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家训的逐步升华,需要用匠心、新方法、小细节来诠释和传承家训风格。”
书法是一种传统文化,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字如其人。和其他人一样,刘先生的文字具有关中人的性格,内敛而不谦逊,沉重而不沉重,执着而不固执。刘老师说,关中文化滋养和温暖了关中书法,关中书法包容和展示了关中文化。他千里迢迢,立足关中,源于陕西,面向中国,坚持用文学养字,坚守直立大象。他在书法创作中,注重深刻理解每一个汉字的哲理、每一段历史的底蕴、每一种文化的意境,并结合时代的呼唤、社会的现实和人们的期待,将精致的南方与北方的氛围融为一体,力求成就一幅好的、稳定的、影响深远的书法。
怀旧是一朵云。怀旧是一辈子。乡愁是滋养刘书法作品的源泉之一。刘先生说,唯一能得到回报的就是“默默耕耘,讲故事”,用书法作品回报社会。
为了表达对家乡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敬佩之情,今年3月,刘先生委托《渭南日报》将自己精心创作的20多幅书法作品赠送给奔赴武汉的渭南医院和医护人员。他说,把作品送给医务工作者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书法、媒体、英雄之间的良性互动。这不仅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怀旧的表现。刘的书法作品在渭南政府广场、渭河大堤和学校教室都能看到。
刘先生说,出门在外的旅行者对回报家乡充满热情。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如何让这些旅行者沟通好,组织协调好,发挥好作用都是一个课题。希望为每一个服务家乡的人搭建一个平台,提供机会,找到一个着力点和着力点,让他们为家乡做点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创造永无止境,学习永无止境,服务永远在路上。刘先生一直坚定地践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