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中国智慧的源泉。从《周易》到禅宗,中国智慧得以确立,元、明、清三代缺乏。
-易中天
一、《周易》方法论
01周易
周:周人还是周朝;周到、透彻、全面;转啊转。
容易:改变;没有变化。
周毅认为,变化是不可改变的,变化的规律——如何变化,变成什么——也是不可改变的。
《周易》是一本讲变与不变的书。
02从伏羲八卦到周易六十四卦
周锡伯被商纣王囚禁了七年。他在狱中潜心研究伏羲八卦,在八卦的基础上表演六十四卦。
《易传·词话》:“一阴一阳谓之道。”
阴阳关系:相互存在、相互认同、共存转化。
你也存在,我也存在
你有我,我有你。
你不能没有我,我不能没有你
你变成我,我变成你
03周毅的思维方法
世界的变化可以理解为卦变和阴阳关系的变化。
二、老子的辩证法
老子的后人有两个:《庄子·道德经》和《韩非子·道德经》
重男轻女
阴比阳重要:善如水。软、弱、小、低就好。
弱者是最强者
在那些善用人之下。例子:刘邦和萧何,张亮和韩信。
没有什么是最大的
大方而不张扬,避免使用大工具,大声音很少,大象看不见
如果明道无知,如果他进入道路,如果他撤退,如果他去德国,如果他感到羞耻。
如果你是直的,如果你聪明,如果你雄辩,如果你愚蠢。
04特殊的反对者
世界上每个人都知道,美就是美,而恶已经做了。每个人都知道好就是好,但坏就是这样。
05老子辩证法
矛盾的一方总是要转向相反的一方。
《周易》和《老子》都认为:
矛盾对立的一方必然会相互转化。
差异:
周毅认为,一切都应该不变;
老子认为不变应万变。
三,法家管理
01斗争哲学
周易:矛盾和对立是相互依存的
老子:矛盾和对立相互转化
韩非:矛盾的对立面互相斗争
老子:最好的管理不是管理
韩非:不可预测性是最可怕的,恐惧是统治的最好基础。
老子的无为是自然之道——人少的小国
韩非的不作为就是统治中心化
02人不可靠
人们在趋利避害。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利益和算计。
人的烦恼是相信人。
可靠的是系统
法家是制度学派和行政学派。
法家建立的制度和思想体系;
一个目的——君权
两种手段——奖励和惩罚
三大法宝——潜力、技能和法律
法治
韩非的法治三原则
奖励:厚实守信
惩罚:沉重但必要
定律:一个是固体
第四,儒家的中庸之道
01儒家方法论
对立党派的团结。
温柔点,绅士点。
02中等
尽你所能是对的。
我只是不走极端。
没有最好,只有最好。
03勇
以直报怨,以德报怨。
直的两个意思:应该和可以。做你想做的。
孔子不提倡“以德报怨”,因为大多数人都做不到,不提倡自己做不到的事,不高调高歌,不做伪君子。
代理不是花言巧语。
04方法和误区
可以极端,也可以不极端。
极端意味着思考问题,极端意味着做事。
极端:在可能的条件和范围内做最好的事。
高端工作,低调生活。
《论语》是最早学习的
1.1孔子说:“不如时不时地学习。有来自远方的朋友不令人愉快吗?人家不知道也不着急,不是君子吗?”
1.2有儿子说:“他也是个孝顺的弟弟,但善于犯罪的人很少;犯罪不容易,但善于作乱的人不会有。绅士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但他是天生的。孝也是仁的基础!”
1.3孔子说:“智者言之有色,但言之有鲜!”
1.4曾子说:“我住三省,我住三省:为别人谋利益算不算作弊?交朋友不相信?学不会吗?”
1.5孔子说:“一个取之千倍,敬事而信,省钱而爱人,使人从容的国家。”
1.6孔子说:“弟子,入时孝,出时信,诚,爱万民,善待他人。如果你有余力,你应该学习课文。”
1.7夏紫说:“圣人易变色;父母可以尽力而为;东西,你可以带着你的身体;交朋友,守信用。虽然我没有学会,但我必须说我学会了。”
1.8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骄;学习不扎实。主是信实的,但没有一个朋友比他自己更好。如果你通过了,就不要改变。”
1.9曾子说:“小心谨慎,追求未来,人民的道德就会更厚。”
1.10秦子问于子贡:“至于国主,他会听说他的政府,并要求得到它。”压制它?子贡说:“师父温柔善良,谦恭节俭。让他拿着。主人要求什么,有什么比别人要求更多?"
1.11孔子说:“父在,看其志;父亲没有,观察他的行动;三年不改对父之道,可谓孝顺。”
1.12有学者说:“和为贵。王之道第一,斯美;这是件大事。如果你做不到某件事,你就不能知道它,你就不能有礼貌,这是不可行的。”
1.13有句话说:“信近于义,言可答。恭近礼,远耻。因为你没有失去亲人,你也可以活下去。”
1.14孔子说:“君子食而不求饱,居而不求安,对事物敏感,慎言慎行,可以说是好学。”
1.15子贡说:“穷而不谄媚,富而不骄,是什么样子?”孔子说:“是的。如果你不穷不快乐,那些有钱有礼貌的人也一样。”子贡说:“诗曰:‘若切如议,若切如磨’,那叫什么和?”孔子说:“给了就可以说《诗》完了,告诉过去认识的人。”
1.16孔子说:“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你就不会知道你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