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周立波 着名作家周立波笔下的《沁源人民》

栏目:生活 2021-09-18 09:44:58
分享到:

1944年,作家周立波随八路军359旅南下。12月22日至23日,车队停留在沁水县马邑村,12月24日离开马邑继续南行。22日,除外,还采访了沁源早期女共产党员李。

在沁源人的文字中,有些地名和人名同一个字有不同的读音,所以是按照原文输入,不加修改。

沁源人

延安人可能还记得,1944年,《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题为《向沁源人民致敬》的社论。平日里留心看报的人都会知道,那是鲁同志热情流畅的字迹。我记得社论的中心意思是这样的:沁源没有汉奸,敌人连开会都维持不了,沁源人民的民族气节将万古流光。

抗日战争中,在八路军、新四军的根据地,发生过无数英勇忠诚的事件。沁源人的斗争就是这无数案例中的一个。

1944年12月22日,在太岳区马邑的一座古庙里,沁源县县长张雪纯同志和我谈过一次话。以下是他谈话的概要:

在1940年和1942年之间,有一些黑暗的日子。敌人用可怕残酷的三光政策镇压人民抗日。1942年10月20日,敌人的一次“扫荡”,仅在太岳中心地区就杀了三千人。房子燃烧产生的烟充满了峡谷。我听到到处都是哀悼的哭声。夜晚,人们不敢走在山沟里,不怕敌人,却过于寒冷和悲伤,让人觉得自己不在人间。

敌人占领了沁源城关和其他三个据点:交口、中裕和燕寨。并在那里修建了机场、防御工事和掩体。人们躲在深谷里,情绪低落。我们的第一步是解决群众的困难,恢复群众的情绪。同时,没有老百姓的帮助,很难把敌人留在据点里。

区党委指示我们围攻沁源的敌人三个月。

峡谷里的人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房子住,没有食物吃。我们组织每个人在峡谷里挖洞穴。为了防止敌人在山沟里燃烧,安的门窗是活的,可以在敌人到来之前拿走并藏起来。我们从其他地方带了很多食物来救济峡谷中的人们;首先,解决孤儿寡妇的吃住问题;也给二流子一些食物,使他们逐渐转化,不被敌人利用。我们组织了500名民兵,竖起了树桩。民兵白天监视敌人,日伪一上山树木就倒了。我们也号召群众制定恢复山头贸易的长远计划,让货物由远及近畅通无阻,这就是所谓的“山头市场”。

500名民兵和游击队协同阻击敌伪,不让他们离开据点十里;他们一出来就给他们回电话。游击队埋伏在路边打他们的驮骡。

敌人找不到老百姓,一切都不方便。没有人工作,没有人提供食物。于是他们在沁源市设立了所谓的“剿共试验区”,改为怀柔政策,辅助他们的烧杀政策。他们用各种方法引诱人们回来。当他们出来“扫荡”时,看到的是烟雾弥漫的村庄。他们故意不进去,但当他们在峡谷里遇到人时,他们杀了他们。他们这样做,是想告诉群众回家是安全的,但避而不死。敌人采取这种政策后,动摇了极少数的老财和二流子。

上级指示:沁源之敌未被围困。在路口被围道路的上坡上,路面有一段时间被湿滑的冰层覆盖。车到这里就不能上坡了;有几次,开车到一半,我又滑了下去。十二辆车,都停在那里。敌人下了车,看着冰坡。没有办法思考。这时候,枪声响起。山野的民兵和游击队从四面八方伏击了敌人,并一步步包围了他们。敌人一边开枪一边撤退,退到离他们汽车差不多两英里远的一座小山上,他在那里躲藏起来,并立即架设无线电话呼叫增援。我们杀死了一个敌人曹昌和两个骑在车上的士兵。

民兵和游击队把敌人围困在山上,阻止他们下山。另一部分民兵把200多名勇敢而有力量的农民带到车上,拿走面粉、罐头、子弹和枪支。搬家后,我扔下十几颗手榴弹,炸毁了所有汽车的发动机。就这样,日寇运送了十五个物资来帮助我们。敌人援军到了,我们的事都办完了,山周围的部队也都撤了。他们收集了一个曹昌和两个士兵的尸体,然后回去了。

之后,敌人的汽车不敢再来沁源,除非被坦克覆盖。

之后,人们的情绪变得更高了。小胜利就是大胜利。仅1943年,在沁源的一个县,我们就从日寇手里缴获了一万万石粮食,解决了群众的吃喝问题。有了吃喝,又不怕打架,事情就好办了。我们更广泛地发动群众,妇女娃娃也参与了斗争。在阎村闹事是一场大规模的群众斗争,有2000多人参加了这场战斗。

在群众斗争中,我们采用了大量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那些旧武器,比如地炮、老枪、榆树炮、五炮,威力和地雷一样大。这五把枪像小钢枪一样战斗。榆树炮像大炮一样隆隆作响。老式枪很长。移动时,需要两个人才能抬起来。地炮是一个两脚铁桶,放在地上,像轻机枪一样蹲着。

起初,敌人看不起这些武器,在打旧枪时,他们也不理会。八路军的神枪手配合旧武器打了好几次,不得不提防。

一开始敌人看不起民兵,给他们起了个外号:“三粒子弹”。后来,吃好了以后,他们就不得不注意它们了。经过几次战斗,民兵的武器准备好了,他们抓住了38式的歪门邪道。而且由于他们的实战经验多,其中涌现出了不少神枪手。任念、、何都是最好的角色。任年是一个贫农。他务农后去打猎,枪法很好。他从不射偏。当枪走火时,他总能击败敌人。他一枪打死了42个敌人和叛徒,他赢得了8个奖项,6个枪伤和2个刺刀伤。沁源的敌人都知道任年的名字,都很怕他。其他民兵打敌人的时候,经常喊:“让我留在这里,杀了你的狗。”敌人和叛徒,听了就逃,还是赶紧找掩体。有一次民兵分支进攻敌人,有三个地方叫“任年在此”,敌人不敢动;有一个地方没有这么说,但是任年在那里,把他们五个一个杀了。

在围攻沁源的斗争中,民兵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们都是熟悉道路、地形、风俗的“土人”。正规军和民兵配合好了,就和当地人搞好关系,在进攻敌人的时候,就能找到最好的地形和捷径,取得战斗的胜利。

但是正规军的一些指挥员没有感受到民兵们的脾气,有些问题没有解释清楚,关系也不是很好。蔡团就是这样。但是,崔莲和民兵干得不错,民兵小伙子们还念着崔连长。

民兵的脾气和正规军大不相同。正规军要守,民兵不喜欢守。正规军行军要侦察,在敌情紧张的地区,要向前搜索,民兵认为这是一种胆怯的方式,他们从不侦察。正规军夜间行军,禁止吸烟;民兵必须吸烟,但他们不能走路,因为他们对香烟上瘾;正规军说,如果你抽烟,敌人会发现民兵笑了,笑他们太担心了;正规军爱吃干饭,民兵想吃粥擦脸。其中一些差异是由于民兵没有受过正式的战斗训练,不了解战斗规律。他们应该被解释,而不是被训斥,尤其不是被嘲笑。至于许多无关原则的习惯,我们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有一次,蔡团和民兵合作,打了胜仗。获胜者中有马。民兵李朝贵骑着一匹有偿的外国马在村子里走着。他的目的是向邻居和朋友炫耀他的荣耀。他正在骑马,这时蔡团的一个连长看见了他。他不知道自己是民兵,当众骂他。这让他很不舒服。他对其他民兵说:“蔡团长看不起我们。”蔡团长对六连说,他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民兵抱怨道:“别过来告诉我们。”

民兵经常想念崔莲和崔连长。他们说:“崔连长要我们睡,睡地下;让我们吃葛面,自己吃坏的。我们亲自打电话给老崔,他没有生气。”

很多民兵还是有这样的脾气。如果你体谅他,不要求他做,他会自愿去做。他不想值班,因为民兵们没有外套,晚上怕冷,但如果你不告诉他让他走,他会自动值班。

群众运动的时候,敌人的维护会组织不起来,但是我们组织了民兵,使他们和正规军配合得很好,从而实现了围攻沁源之敌的第一步。但是还有第二步,那就是转移人们食物的问题。

我们对敌作战,缴获了一万多石粮食,解决了暂时的民以食为天,但这不是长久之计。为了长期围困沁源,我们应该发展生产。首先,我们分配一块能打两石粮的地给被转移的人。这些土地有些是活动人士捐赠的,有些是寺庙财产、社会财产或公共财产。

在敌占区沁源县,有5万亩耕地。1943年,除了浪费的一万亩,其余的都是我们种的,秋后收割。在沁源,力和劳动的结合非常好。农民们组织了一个耕作队。在城关附近,军民组织了两个耕田大队。武装部队委员会和农会的成员担任队长。以下是团队领导和导师。晚上,大家都去耕地。民兵们搭起了树岗,也就是生产岗,所有的山头串联起来。正规军占领了这座小山,监视着敌人。民兵、正规军和老百姓约好了,就是听说他们在射击,不用像往常一样撤退培养;听到撤退信号,大家依次撤退。

就这样,庄稼被种在离敌人据点五英里远的地里。农民们离开十英里外的敌人的土地,白天大摇大摆地耕作。

一些农民不愿意集体耕种。在二秦大道上,有一个叫张的富农,不愿意加入互助组,想单干。由于单干,他被敌人带走,一个17岁的儿子被杀。这一课让农民相信了集体力量。

在劳动中,农民不区分你我,但他们不抹杀劳动水平。秋收后,他们实行按劳分配。

因为一年四季都需要武装力量,民兵要值班,不能耕地,所以我们制定了一个规则,民兵值班一天,记录一项工作,收获后算总账。

夏收是一场巨大而紧张的斗争。麦子熟了,一天晚上,在沁源山寨附近,7000人参加了割麦。月光下,只听到七千镰刀的声音。当敌人第二天起床时,他看到一个巨大的金色麦穗完全消失了。麦子移到了深谷,农妇和民兵唱起了歌。

老百姓有吃有穿,敌人寸步难行。因此,当1943年旧历年过去时,敌人不得不离开。

当阎村陷入困境时,沁源的2000人,在1000支火把的照耀下,在榆树炮惊天动地的响声下,发出了轰轰烈烈的山川呐喊:“沁源人民在抗战到底的道路上决不动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沁源人民真的没有一个穷鬼,没有一个是汉奸懦夫。这确实是他们所有人的荣誉。勇敢忠诚的沁源人民,同八路军、新四军其他各根据地勇敢忠诚的军民一样,把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气节高举到了天上,并将永远活下去。

摘自周立波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