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疗法是中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将中药制剂应用于皮肤、窍穴、病理部位,使药物从外到内通过皮毛,接触脏腑,发挥强大的药效作用,通过皮肤吸收,从而达到外治内病的效果。这种治疗方法属于中医外治法,比内治法简单实用。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疾病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早在1300年前,甲骨文中就有中医外治法的描述。周秦时期,虽然没有完整的敷贴疗法体系或具体方法,但其治疗思想已经形成,如将敷贴方法与经络腧穴的特殊功能相结合,创造了穴位敷贴法,大大提高了疗效。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大量的穴位贴敷疗法,广为人知,应用广泛。
在清代,可以说中医外治法相对成熟。其中以《急救广生集》、《李璇朱温》等中医外治法专书为代表,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应用疗法成熟的标志。在《李训骈文》一书中,将治未病的应用范围扩大到内、外、妇、儿、肤、五官等科室,为中医外治法在后世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在每年的“三伏”“三九”季节,以“三伏贴”“三九贴”为准。
“三伏灸”,又称三伏灸,是源于清代的一种中医贴敷疗法。中医以“冬病夏治”为原则,在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将中药应用于特定的穴位,治疗秋冬季发生的疾病。
“三九贴”也是一种穴位贴敷疗法,即在“三九”的第一天,将准备好的中药磨成粉末,制成膏药,分别贴在人体不同的穴位上,数小时后取出,达到增强抵抗力、防治疾病的效果。
外用中药来源广泛,取材方便,价格低廉,作用广泛。除了中草药,一些家庭调味料,如洋葱、生姜和大蒜,也可以在当地获得。中药外用剂型有多种,如散剂、膏剂、软膏剂、丸剂、饼剂、锭剂等。可根据条件和需要制备,随时应用。
韩德成/文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