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兽 近代中国的饥饿记忆:易子相食 人性兽化

栏目:历史 2021-09-16 09:22:52
分享到:

现代中国的饥饿记忆:安逸的儿子互相吃,人性被动物化

作者/惠超

饥饿一直是中国历史上最痛苦的灾难。

在一定程度上,中国人对饥饿的集体记忆,让我们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饮食文化。中国人对食物的重视,食材的广度和利用率,对“吃”字的痴迷形成的独特文化现象,在世界各大文明中独树一帜。

根本原因是中国人在几千年的文明进化过程中,真的被饥饿吓到了。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这段历史充满了两个字:“吃人”。这句话可以解释得更深,但从字面上来说,王先生说的是真的。

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现代中国的饥荒统计,一个很长很长的文件,随便贴了两页标签。就我所见,最常见的词语就是这三个字:

“人吃人”。

据统计,中国有文字记载的饥荒有4000多次,仅在过去的100年里,中国人民就遭受了多达十次的大规模饥荒:

1921年华北四省大饥荒。1925年川、黔、湘、鄂、赣四省的大饥荒。1928-1930年北方八省大饥荒。1931年长江洪水造成了饥荒。1934年,全国发生了一场大干旱,导致了饥荒。1936-1937年的川甘饥荒。1942年中原大饥荒。1943年广东大饥荒。1946-1947年南方饥荒。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

从秦汉到民国,饥饿、饥荒、饥荒一直是悬在中国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饥饿造成的死亡远胜于战争。

在中国古代,即使在繁荣时期,底层人民最日常的状态仍然只是一个“饿”字。

康干盛世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大治时代”,但在帝国的巅峰时期,与饥饿作斗争对于绝大多数底层中国人来说仍然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命题。

乾隆五十八年,英国第一个访华使团抵达中国,但就我所见,这个遥远而神秘的东方国家让这些英国人大失所望。在他们的想象中,中国是一幅遍地黄金的繁荣景象,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下使国家富强。然而,英国使团发现,现实中的所有中国人都极其瘦弱。

“普通中国人很难找到类似英国公民的啤酒肚。每次中国人收到我们的剩饭,都要表示感谢。对于我们用过的茶,他们总是贪婪地竞争,然后煮着喝。”

英国使团成员约翰·巴罗在《我看乾隆盛世》中写道:

“无论是在舟山,还是去白河北京后的三天里,我都没有看到任何证据证明人民吃得好,农村富裕繁荣。”...我看到的无非是贫穷落后。”

现在的人有时候会说一句气话:“我要吃就能活。”。但事实上,说这句话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运气。

在中国历史上,老百姓非常非常幸运地遇到了一个乞讨为生的时代。在一个真正悲惨的时代,饥饿的人往往没有食物可要。

易子相食的悲剧,在中国只消失了一百年。

饥饿也是中国当代许多作家的写作主题。

中国当代许多杰出的作家,如余华、莫言、贾平凹、张贤亮、阎连科等,都写过大量关于饥荒和饥饿的恐怖所造成的人伦悲剧。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饥饿》写得非常好。

因为莫言深受饥饿之苦,他曾在一篇散文中说,他在童年时目睹了许多因饥饿而失去人格尊严的悲剧事件。

比如为了得到一个豆饼,村里的孩子就效仿粮库保管员身边的狗吠,因为保管员承诺谁学得最好,就奖励谁豆饼。“大家都学得很厉害。饲养员把豆饼扔得远远的,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抢豆饼。”

莫言也是那种学狗叫的孩子。

多年后,莫言在谈及自己的创作时写道:

“饥饿的岁月让我体会和洞察到人性的复杂和单纯,让我认识到人性的最低标准。”

莫言的许多小说都有关于饥饿的故事。比如在他的代表作《丰乳肥臀》中,对饥饿的描写呈现出一种残酷、丑陋和扭曲。

在这本书里,有一个又丑又恶心的厨子,张麻子。然而,在1960年的困难时期,他利用职务之便,引诱了劳改农场里每一个被打偏的年轻妇女。

在漫长的饥饿中,医学院骄傲美丽的校花乔,从一个男人变成了一只只为一个馒头的饥饿野狗,完全无视张麻子对自己的强奸。

张麻子把馒头扔在地上,农场里最漂亮的姑娘。“就像一只偷食物的狗,即使屁股被重重地撞了一下,她也要忍受疼痛,吞下食物。”

"...她的前任忍不住浑身发抖,但她吞咽馒头的行为已经进行得最紧张了。她眼里有泪,是被馒头砸碎的生理眼泪,没有任何感情色彩。”

丰满的乳房和肥胖的臀部是一部小说,但其黑暗和悲惨的描述确实发生在每一次大饥荒中。

“当女性饿得乳房紧贴肋骨,甚至经期消失时,她们的自尊和贞操将不复存在。”

今天的中国人已经不能理解“真正的饥饿”是什么意思了。

在我看来,如果你两餐甚至两三天不吃东西,你所能体验到的饥饿感远远不是真正的“饥饿感”——因为你知道,如果你愿意,你可以随时缓解这种饥饿感,你可以马上点一桌碳水化合物肉和甜点来满足你的食欲。

土豆苗、叶子、树皮、草根、观音土、人肉,就算真的饿了也不能吃。

因为在心理上,今天的你我都有一个非常厚实的“安全垫”,即使因为极度贫困,你也知道这是一个“乞讨为生”的时代。

真正的饥饿不仅仅是一种生理上的极度饥饿,更是一种心理上的极度绝望——这种饥饿是无止境的,到处都在挨饿,杀妻卖子,甚至死尸也会被吃得干干净净。

真正的饥饿,是能彻底兽性化人的饥饿。

冯小刚拍了一部我认为被低估的电影:《1942》。

这部电影取材于历史上的真实事件,即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电影中的很多片段都可以在真实的史料中找到。

电影里那个叫白修德的美国记者也是真人。白修德曾经写过一本关于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的书:《雷霆在中国》。

在这本书里,有很多关于1942年河南大饥荒的描述。白修德曾经看到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婴儿和两个大孩子,疲惫地在逃跑的路上寻找食物。母亲让她的两个大孩子在前村乞讨。当两个孩子回来时,他们的母亲已经死了,饥饿的婴儿还在吮吸她的乳房。

白修德也遇到了食人的案例。政府逮捕了一位名叫马的妇女,并指控她杀害自己的孩子和吃人肉。然而,女子辩称孩子是饿死的,她只吃了自己的血肉之躯。

事实上,关于这次饥荒中人们互相进食的历史证据并不少见。

1943年《前锋日报》报道,郑州有一群群遇难者在挖尸体。一个叫马永道的父亲亲手杀了女儿香菊,然后和妻子一起煮女儿的肉。

1946年,河南省人社厅出版的《河南灾情》记录了这次饥荒的悲惨景象:

“受害者正在挨饿,为了饱餐一顿而服毒、上吊、自杀、甚至杀害子女的人比比皆是,公司空已经习以为常。同时也没有主人抛弃宝宝,随处可见。”

当代人只在课本上听过的《观音像》,是中国几百年大饥荒下,普通百姓忍饥挨饿的残酷事实。

面对外国记者的镜头,这个骨瘦如柴的孩子展示了他的日常食物:一堆野菜,一堆草根,那些像石头一样的东西就是这个孩子的“主食”:

观音土。

这些真实的历史照片源于1946年湖南大饥荒,由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乔治·希尔柯拍摄。

他用镜头记录了中国人民在大饥荒下的苦难。

有受害者饥饿、啃树皮、剥树皮的场景:

有一群衣衫褴褛的饥民:

到处都是饥饿的人,这是人类的悲剧;

如果文字不能让你感受到真正的饥饿,那么这些悲惨的历史照片可能会更直观。

.

袁隆平院士去世后,人们自发举行了一场从网络到线下的声势浩大的悼念活动。送葬者买下了长沙所有的菊花,四面八方的人们泪流满面地赶到湘雅医院和殡仪馆送袁老最后一程。

人民告别袁老的感情是如此真挚动人,这份真挚有一部分来自于刻在我们骨子里几千年的“饥饿记忆”。

袁隆平院士去世后,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说“给中国人吃饱饭的是自由市场经济,不是杂交水稻”。

改革开放让中国融入了自由市场经济,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实际上也让中国实现了经济奇迹。

然而,这一成就将抹去袁隆平院士等科学家在中国粮食安全方面的成就。我想用四个字来评价:

又蠢又坏。

其实根本没必要讲那么多道理。目前的新冠肺炎疫苗就是一个光辉的例子。

试想,如果今天的中国人不能研发自己的新冠肺炎疫苗,而是把所有希望寄托在所谓的“自由市场经济”上,试图在国际市场上购买14亿人注射的新冠肺炎疫苗,我们会遇到什么残酷的现实?

持“自由市场经济无所不能论”的人,恐怕不会想到我们要付出多少成本和时间才能完成全民免疫。

前几天的新闻是美国人不愿意出卖自己的爪牙,而这恰恰是21世纪“自由市场经济”下发生的事情。

不打疫苗,人不会死,但是不吃米饭,人真的会饿死。一旦发生百年一遇的极端饥荒,我们就不要说在国际市场上买粮食有多贵了。我们只谈数量。有人真的指望在国际市场上为14亿人买口粮吗?

这是不现实的,但极端的饥荒可能会再次重演。饥饿,还在注视着远处的人类。

如果中国人不能保证自己的粮食安全,这种安全的缺失就会成为其他国家约束我们的绳索,一旦饥荒来了,你就得钻牛角尖。

稍微有点历史观的人都会明白,袁老的那句“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握在自己手里”,是一句历久弥新的话。

毕竟,如果你翻阅人类的历史,你会发现“和平、合作、交流、共融”等文明的蜜月期真的很短。然而,“战争、对抗、屠杀和驱逐”是不同文明和国家之间更为日常的状态,需要直接面对。

这么说吧,以人类的愚蠢和疯狂程度,谁能保证“有效市场”不会在极端情况下突然失灵?到时候,更不用说敌人了,你的盟友可能会反过来以食物相威胁。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普通人一次能吃上一顿饱饭从来都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甚至不是很大的概率。

如果你喜欢读历史,在无数次重复的“人吃人”这句话背后,你会感受到一种延续了几千年的残酷。

在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对于普通人来说,“饱腹”从来都是小概率事件。几千年来,在大多数中国人的人生历程中,都密密麻麻地刻着一个字:饿!

数一数中国人能吃饱饭的日子,不过是个贾。

今天的许多年轻人,包括绝大多数80后,从来没有真正挨饿过。人真是健忘的动物。吃了几十年后,很多人开始天真地相信,人类不再需要担心“吃不饱”。

与伟大历史的轴心相比,今天这一代人,谁能吃饱饭,甚至谈论节食减肥,是非常非常幸运的。

但是很多人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运气。

饥饿的力量会让人失去所有的尊严、羞耻和教养。女人愿意为了一个馒头破身,而男人宁愿为了一桶米杀人。连自己的骨肉都不值一顿饱饭。

再次,真正的饥饿使人变得兽性。

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首先是没有严格的法律、高尚的道德和教养,但首先是四个字:

吃饱了。

这里是思维补丁,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