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速度读数
近日,由云南关爱下一代委员会、共青团云南省委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新时代云南十大励志榜样”评选结果揭晓。
资深中国烹饪大师、“云南菜典范”江彪榜上有名,成为云南省餐饮烹饪行业首位获此殊荣的人。
18岁时,江彪师从末代皇帝溥仪御膳堂御厨杨文璞,继承了他的兰花手技;之后跟随飞虎队陈纳德将军的专职厨师冯汉兴到西点军校学习。40岁时,他回到大学深造。67岁时还独立学习营养,成为高级营养师。
从下厨60年来,他孜孜不倦地耕耘着云南菜的传承。一方面,他将云南菜与现代营养学相结合,完善了云南菜的体系和标准,深化了云南菜的文化内涵;同时成立了“元老级中国烹饪大师工作站”,为云南菜传承无差别培养人才,获得业界好评,被称为“云南菜领军大师”。
视频截图
个人名片
江彪,中国烹饪资深大师,中国餐饮行业国家一级评委,拥有中国职业大赛国家级裁判资格,也是中国云南美食文化大师、高级公共营养师、云南省职业资格高级评估师、中国烹饪高级技师、中国糕点高级技师,曾担任云南省餐饮与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
2017年5月获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餐饮30年杰出人物奖”。
2017年6月获“云南餐饮业改革开放40年饮食文化促进奖”。
2020年7月24日,荣获第二届“新时代云南十大励志榜样”。
此外,江彪还获得了“中国金厨人才培养”奖等多项大师称号,以及国家级、省级金奖等荣誉称号。
指导弟子做菜。李佳璘
李佳璘的前辈写了几篇关于江标大师的文章。我一直对“大师”有所保留,我对自己说:“江彪是谁?”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终于认识了“传奇”大师江彪,满头白发,和蔼可亲。仔细了解后,我被说服了:我18岁学会做饭,工作了60年。江彪一路见证了云南的发展和云南菜的传承。他的烹饪技巧和美德堪称典范。
一个
风烟绕着少年转,遇见名师
江彪的父母都是北京的老师。为了逃避战争,我搬到了贵州。第二年,江彪的父亲被邀请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教,他们一家搬到了昆明。
当时的昆明是抗日战争的幕后黑手,文化丰富多样,有很多著名的餐馆,比如北京的东来顺、广东的冠生园,大街上还有大量的咖啡馆。
18岁的江彪被分配到当时昆明知名的“福顺居”餐厅当学徒,和末代皇帝溥仪御膳的厨师杨文普一起学习中式糕点制作技艺。杨文璞有一手制作馒头的绝活“兰花手”。蒋彪现在赞不绝口:“他的花卷可以有100多种图案”。
江彪对云南野生菌菜有很多研究。记者Xi袁熙摄
为了学习艺术,年轻的江彪每天要带着100公斤的面条工作,还要负责运煤和在厨房烧火。他一大早就去上班,回到家已经是深夜了。
江彪以罕见的体力和毅力,继承了杨文璞的《兰花手》。然而,他对此并不满意。他找到了飞虎队队长陈纳德的专职厨师冯汉兴,和他一起学习西点军校。
用鸡蛋和面粉混合做蛋糕的面团也是用手打出来的,冬天的清晨一定要搅拌9桶;吐司面也靠手捏和扔...学艺没有捷径,江彪一天天磨练功夫,在精英云集的昆明逐渐成名。
好的手艺,都得“磨砺”,这也成了他坚定信念和教导的精髓。没有,40岁的时候,他回到大学深造,67岁的时候,他自学了营养学,成为了一名高级营养师。
2
十味文秀深挖云南菜的文化内涵
食为文秀,文为食之源。
在精心打磨厨艺的同时,江彪也觉得,只有将“饮食”与“文化”融为一体,提炼升华,他和他的云南菜才能走得更远。他说:“饮食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一个人的食欲,它是饮食过程中的一个文化审美过程。餐饮不仅仅是给别人做饭,更是教人怎么吃,怎么好吃,怎么健康。”
江彪还引用李周食医《天官注载》的记载来解释饮食文化:“食医有六食六饮六餐百耻百酱八宝。”
“食医是周代负责宫廷饮食口味和分量分配的医官。当时,食品医生在宫廷医官中排在疾病医生、医生和兽医之前。中餐很多搭配的依据都是中医理论,比如中医的四性、五味、经络。”从“饮食”到“医疗”,江彪有自己完整的理论。
基于这一理论,江彪丰富和规范了许多云南特产,尤其是野生蘑菇食谱。
江彪对云南野生菌菜有很多研究。记者Xi袁熙摄
除了常见的野蘑菇鸡火锅,江彪还充分利用云南特产美食,开发了傣松茸、原味松茸、松露狮子头、三丝虎木耳、松茸鱼排、炭烤松茸、鲍鱼酱松茸、干辣椒牛肝菌、羊肚菌焖肉、松茸炖鸡、黑蘑菇沱冬酱油炒米粉、干蘑菇沱冬酱油炒饭等独特的口味和风味
在昆明云山菜的野菇餐厅,我亲眼目睹了江彪亲手做的野菇鸡火锅。“如果你想做野蘑菇鸡火锅,你应该选择鸡,但鸡不应该太老……”江彪一边切鸡一边叮嘱。“云山采摘”野生蘑菇餐厅的主厨宁延平,是一位专攻野生蘑菇菜肴十年的90后厨师,当即拜江彪为师。
江彪对云南野生菌菜有很多研究。记者Xi袁熙摄
三
从做人到做菜,云南菜并没有缺席课堂
江彪说,除了云南的餐饮业,他的学徒遍布全国,甚至美国等国家。2019年4月23日,江彪在美国纽约曼哈顿云南云南过桥米线主题餐厅的接待仪式,在美国华裔上流社会引起轰动。
如今,78岁的江彪依然坚持上课讲课,厨房做饭,循循善诱,亲自教每一个徒弟。
他说,教师、传教士和厨师也是如此。从做人到做饭,任何课程都不缺。只有把徒弟教好了,云南菜才能真正代代相传。
这就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一些餐馆请江彪帮助他们拯救这片土地。他也二话没说挽起袖子——他希望更多的人能通过自己的手艺品味云南菜的精髓,进而爱上云南菜和云南。
离开厨房后,江彪没有忘记在精神上提升自己。虽然他老了,但他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他的客厅里有一套运动器材,他每天都在上面坚持锻炼。我也每天读、写、听一些世界名曲,让我的灵魂得到修炼。他家收藏了上百盘磁带,除了世界名曲,还有古筝、古琴等古典民乐。
江彪希望能把云南菜的精髓表达出来。记者Xi袁熙摄
云南菜是云南与世界相处的另一种方式,江彪希望将这种方式表达为一种文化艺术。
云南网通讯员郭春柏文
云南网记者Xi袁熙视频拍摄
云南网编辑范春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