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悟道时,你不应该拿真经来修行。如果你悲伤,快乐和繁荣,哪一个前世是注定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谈论精神实践。其实活着对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精神修行。
顾名思义,修行就是纠正和培养自己的行为。没有深刻的佛教立场,修行只是控制自己的思想。强行把不好的想法转化为好的想法,如果你走得更远,就放手。放下一切,甚至是“放手”的念头,就能斩断烦恼。
三教合一,国学大师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修行的定义都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南怀瑾先生,他对精神实践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早年没有什么学术知识,对私立学校老师教的东西不感兴趣,只是喜欢武术。
后来,南怀瑾去浙江省武术博物馆学习武术,并从这里进入浙江艺术学院。所谓专业是有专业的,有些人不是为了上学而生的。1937年,南怀瑾因武功超群,被中央军事学院特录取,从此一直生活在巴蜀。
在那里,他遇到了袁焕仙和老和尚徐云,从此潜心研究佛教。1943年,他觉得自己不应该再受世俗之苦,应该遵从内心的意旨,全心全意地拜佛,于是辞去了所有的官职,到维摩的精舍修行,对佛教的认知也变得更加清晰。
但是佛法无边,他只能日复一日的修行,提升自己的修养,始终封闭苦行。1945年,南怀瑾在峨眉山修行时,接到密报,说有人要加害,急忙赶到成都,死在吴彤桥。
有时候,如果人们开始理解,一切都可以豁然开朗。他突然发现儒教、道教和佛教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因此,南怀瑾到达台湾省后,不仅宣扬佛教,还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没有人会想到这样的学生有一天会出版书籍,成为大学教授。作为一个大师级的和尚,他对世界的精神道路有很多启示。
楠·怀瑾曾说:“刚开始练的时候,他不能像普通人一样专心,多练难免会觉得枯燥。”
这是很多从业者坚持不下去的主要原因。南·怀瑾告诫世人:“我们必须坚持下去,把练习当成一种日常习惯,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条件反射。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你的想法会改变,所以不用担心,这不是“走火入魔”。
在修行的过程中,除了心理上与常人不同,身体也会有明显的变化。那么身体会怎么样呢?又该如何从容应对?
耐得住寂寞,耐得住荒凉。
作为一个有经验的人,南怀瑾给了后来的从业者很多建议。南怀瑾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避免人们少走弯路。在练习的过程中,身心会发生变化,有些人会感到恐惧而放弃练习,感觉自己误入歧途。
在这种情况下,楠·怀瑾曾经遇到过他,并在他的书中写道:“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你的身体会发生变化,但不要害怕。练习时身体不动,但很容易摸到。当时身体很僵硬,想把手拿开,拿不开;想把脚挪开;不能动。
连一张薄薄的纸巾都拿不住。我不害怕这个手势,因为我知道它会发生。这是一心一意的心情和固定的眼光的结果。"
南怀瑾先生可谓言传身教。他尽力解决世人实践中的疑惑,劝人们不要因为某件事而轻易放弃。
修行的本质是体验生与死的辩证关系。南怀瑾希望世人能像他一样看淡生死,牺牲生命去寻求真理。
楠·怀瑾说:“人不死,必有一死。我是一个普通人,准备为了成仙而殉道。”。因此,为了追求真理,他不怕自己身体的任何变化。即使不知道当时身体变得僵硬是否危险,他也不会轻易放弃。
然后,在了解之后,我告诉全世界,他们可以放心大胆地思考,不要被一些事情吓到。
其实像南怀瑾这样的和尚早就看不起生死了。他没有追求永生,只想明白生命的意义。
这是修行的宝贵部分。只有当我们达到那个水平,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南怀瑾的话的痛苦。那么,他想给这个世界什么样的启示呢?他是怎么做到的?
重生,焕然一新
孔子云:“你要是听到这个消息,晚上就死定了。”。在他们这个层次的人看来,活着、修行的意义就是寻求真理。
南怀瑾在书中写道:“道教强调正气的灵活性,这与佛教的做法相似。除了真正的感官觉知,改变自己的正气,成为一个全新的自己,也是一个修行的过程。”
所以,练习时身体的变化只是正气的变化,是最接近练习成功的时刻。
到那时,如果你选择放弃,你将失去你以前所有的成就。只有不懈的努力,不畏一切困难,才能算是真正的修行。
只有身体发生变化,才能与高尚的灵魂契合,实现真正的修行。如果保持不变,最终会成为身体的负担。
当修行达到一定境界,你会从容面对生死,觉得死亡并不可怕。即使前方生死未卜,迷失之路未知,你也会欣然前往。
南怀瑾已经明白了,他的言行完全是一个开明的人。一切都一样,悲伤和快乐都一样,安慰和痛苦都一样。如果我们真的能检测到这些东西,我们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它们。其实,生活中有多少人能达到南怀瑾先生所说的修养境界,修养自己的心灵,修养自己的性向,一生多做善事不做坏事,就是最大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