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遂 清末民初 上海棋盘街中市有“文化街”之美称

栏目:娱乐 2021-09-29 20:05:07
分享到:

图1:2年民国地图,潘琪街周边截图

在老上海租界道路上,潘琪街经常被提及,但大多数都是模糊的,所以人们不知道确切的位置。最流行的说法是,河南路两边的市场,古时候叫潘琪街,后来向北延伸到南京路,向南延伸到三毛格桥。那么潘琪街是道路名还是街区名呢?为此,作者找到了不同年代的旧地图,然后参考了《申报》中的记载,最终在潘琪街上获得了一个位置。除了河南路,俗称潘琪街,潘琪街南段东西两侧有三条小路,分别位于广东路和爱多雅路之间,以河南路为界,东侧有两条小路叫东七盘街,西侧有一条小路叫西七盘街。可以看出,潘琪街既是街区名,也是道路名。东西方向的两条棋盘街一直延续到2000年左右,很快因威斯汀酒店和黄埔体育中心的建设而消失。清末,潘琪街周围开了鸦片馆、旅馆、二等妓院和茶馆,堪称闹市。有俗称鸡鸭巷的西潘琪街,或者和周边的妓院有关。然而,这些浪漫的地方在民国初年要么关闭,要么搬到其他地方,当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建成并被占领时,潘琪街的城市变成了一条“文化街”。谢菊增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回忆说:“我来上海的时候,没有烟草屋,但是酒店妓院都搬到茶馆里去了,只有广东路口有人家。”

图2:河南路福州路西南角中华书局新楼

图3:1932年,河南路福州路口往南看,中华书局在右边,五洲药房在左边

清末,中华书局首先在潘琪街北段开了一家出版社,从西向东,起初有四五个门面,后来一直延伸到汉口路的拐角处。1916年8月25日,中华书局迁至福州路一幢自建大楼办公。原址部分被出版《历代通俗演义》的惠文堂书局租用,赚了不少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汉口路拐角附近的一些房子被日本人租去开一家中文的《亚洲日报》。从这往南,在汉口路到福州的路的南边,有一条叫惠福里的巷子在地主那边。巷子里有一家进步书店的编辑部,是沈志方和侄子沈骏共同组织的,属于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由中华书局和文明书局销售,不设单独发行处。

图4:河南路潘琪街“路线图”截图

图5:1912年商务印书馆在潘琪街新建的总出版社新楼。

清末民初,棋盘街是大小书店和文具乐器店的中心,因此在当时被称为“文化街”。商务印书馆的新楼于1912年竣工,并举行庆祝活动,向顾客赠送优惠券和纪念品。在这个盛大的场合之前,前门挤满了人。几年后,中华书局在商都北部新建了一栋大楼,位于河南路福州路西南角,位置和风格比商都略胜一筹。在这两个图书巨头的对面,有很多小书店,大部分只占据一两个门面。在此期间,中国的图书公司很快被商务印书馆收购。文明出版社被中华书局收购,但为了和商务印书馆竞争,中华书局在商务南交通路拐角处占了一个店面,把文明出版社从对面搬了过来。结果,商业夹在文明和中华两个书店之间,无法扩大店铺。直到20世纪30年代,商家买下了南京路与福建路口原通玉春茶楼的土地,想对建筑进行翻新,然后将经销处从潘琪街搬走,但由于租户拒绝搬迁,翻新计划泡汤。这时文明出版社从潘琪街搬出去了,搬到了通玉春茶馆对面,生意只好退而求其次。直到这时,文明出版社才打通了原来街道屋顶下的发行处,最终扩大了门面。那是另一个故事。

当时商业和中华书局对面的小书店里有群艺书店、市民书店、审美图书馆等等。群益书店由湖南陈子培、陈子寿兄弟创办,主要出版英汉双语图书,如英语文学作品、那语法、英文字母等。但是直接从日语翻译过来的《英汉大词典》销量很大,前后销量上万本。看到生意后,我们也做了同样的事情,翻译出版了《口袋英汉大词典》,每本也定价1.50元,还预约打折出售,抢了集团很多生意。群益家里没有印刷厂,所有的书都在日本印刷。1915年9月15日,学会出版《青年杂志》,由陈独秀主编。它每月出版一次,每半年出版一次。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后来成为五四运动的先锋刊物,使得群益书店人头攒动,利润丰厚。后来,陈独秀与群艺书店在合作中产生分歧和矛盾,导致法院诉讼。陈独秀计划办一个独立的杂志,自己独立办。1920年9月起,《新青年》杂志独立出版。同时,他组织了新青年会,次年10月解散。公民出版社由王经营,不久商务印书馆想聘请胡适先生为编译主任,于是胡遂推荐王接替他,于是公民出版社倒闭了。美学图书馆主要印刷和销售艺术明信片、图片等。商务印书馆南寿交通路有一个新的学会,专门出版农业和园艺书籍,大部分都是从日语翻译过来的。交通南路也有几家书店。比如中华图书馆出版的王东根主编的《星期六》在小资产阶级读者中很受欢迎,每期销量超过一万册,利润很大。后来,这本杂志被誉为“鸳鸯蝴蝶派”小说的鼻祖。看到这类刊物卖得好,图书馆聘请一生、周守鹏编辑《游戏杂志》,卖得好,引起许多小书店效仿,这类读物在上海一时流行起来。在一些与商业和中国相对的小书店里,有美术社和和基教育用品社,这两个社主要供应学习用品、文具、纸张和书籍。还有日本人开的升井复印馆,专门经营油印机及配件、蜡笔、蜡纸、钢板、铁笔、原纸等。当时这些物资不是中国制造的,所以这些生意被日本人垄断了。此外,还有商店出售物理和化学仪器、自然博物馆标本和学校使用的生理模型。至于供应中国墨水和纸张的文具店,有惠州胡开文和曹素功,这两个地方离对面的生意都不远。

-

欢迎光临!本文及部分近照均为原创。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对老上海、老照片、老地图、老建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关注我:

1.搜索微信微信官方账号:wt1957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