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记者记者陈琳、卓滢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上海解放70周年。
上海解放这个重大历史事件有一个过程,1949年5月25日,苏州河以南的上海市区解放,27日下午上海市全部解放,同日,上海市军管会宣布成立,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成立。
△赵国通近照
国民党政府最后一任上海代理市长
赵祖康1949年日记揭秘历史
1949年4月,毛泽东就作出了“完整保全上海”的战略决策,要求上海这个大工业城市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在解放上海市区的过程中,规定解放军不准使用重武器,以尽力保全市区人民生命财产以及工厂企业和城市建筑。
当年,迎来上海解放第一抹曙光的市民,看到的仍是一座保存完整的城市。“瓷器店里打老鼠”,整个解放过程中,上海工业总体上得到了完好的保存,工厂基本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市民生活维持了正常秩序,水、电、煤气供应和交通系统运行正常。
这是非常值得欣慰的,达到了党中央对上海战役的要求。除了英明的党政领导和严格遵守规定、英勇战斗的解放军战士,使得上海在解放过程中保存完好、人民生活一切如常,还有爱国进步人士所付出的努力。
国民党政府在上海的最后一任代理市长赵祖康长女赵充在2017年整理出了一本父亲在1949年写下的完整日记。
其大弟赵国通便开启了历史“探秘之旅”。通过这本日记,加上其他回忆文稿,赵国通多方考证探究,还原了历史细节,为人们提供了观察这段历史事件的一些事实依据。
△解放军进入上海后,不入民宅就地而卧
前事不忘,后世之责
“作为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在1949年5月的上海,在风云际会的时刻,父亲以极大的勇气,承担起了历史赋予的使命———代理市长,应对国民党败退、解放军进驻期间的特殊复杂政务。”
赵祖康长子赵国通告诉记者,从1949年5月24日凌晨,他的父亲答应出任原国民党政府上海代理市长,到28日与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长陈毅进行正式移交的五天四夜之中,夜以继日,做了大量维持上海公共秩序、稳妥向军管会移交等等工作,实现了市廛不惊,平稳“过渡”。
曾任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市经委副总工程师、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的赵国通在退休后,多年以来,将相当一部分精力投入到整理父亲遗物上来。特别是父亲留下的手稿和照片资料,加上史料查阅、多方询问、考证来“解读”历史细节,赵国通对几个情节如数家珍。
劳动报记者一行,是在赵总工家中,见到这位耄耋之年依然精神矍铄的老人的。他告诉记者,作为重要历史事件当事人的后人,他有责任、有义务将先人的经历整理还原。
“前事不忘,后世之责,”赵老在采访中反复提及这句话,很多生动的历史细节往往由于种种原因被淡忘、被误读,甚至被误传,以至于被掩藏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赵祖康是近代中国公路奠基人之一,有报人将詹天佑、茅以升、赵祖康美誉为“中国交通工程三杰”。在解放后,赵祖康出任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工务局长、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市人大副主任和民革上海市主委等职,1982年当选民革中央副主席,1995年在上海病逝。作为重要历史事件的亲历者、爱国进步人士,他的传奇经历一直受到史学家们的关注。
在上海解放70周年之际,赵国通多次接受媒体采访,为准备采访内容,讲述父亲的经历与传奇,他常常要“备课”到凌晨。他向记者展示了父亲赵祖康当年收听解放区新华广播电台的电子管收音机,1949年3月作为中国工程师学会推举代表,茅以升、侯德榜、恽震等赴南京请愿、以及1949年8月随陈毅市长视察浦东海塘决堤抢险合影等大量的资料照片。
△赵祖康、茅以升、侯德榜、恽震、顾毓瑔等五人赴南京向李宗仁递请愿书
赵祖康生前日记已经作为文物捐赠给了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幸好赵国通事先留下电子扫描本可以在接受媒体采访和历史学家们研究时读用。从封面上Diary的英文字体,到日记本内页的赵祖康的字迹,均保持了“原汁原味”。
赵参事一边口述,一边翻开日记本。上海解放之际五天四夜的生动历史细节就此展现在了劳动报记者一行的眼前。
△赵祖康日记
出任“代理市长”有前因
1949年5月24日,蒋介石从复兴岛逃离上海了。树倒猢狲散的原国民党军政要员和嫡系部队抢着从吴淞口登船溃逃。解放军已经从郊区向市区合拢。兵临城下,上海解放已指日可待。
就在当天凌晨1时,位于长乐路516弄的庆祥里7号突然响起急促的电话铃声。携两个女儿借住在交大教授梁伯高家中的赵祖康,接到社会局长陈宝泰打来电话,告诉他马上前往市长办公室,陈良市长要见他。
此时,赵祖康心中一惊,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是不是之前与中共地下党接触的事情被人揭露了?
赵祖康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室进修道路与给排水工程。
在唐山求学时,赵祖康是茅以升的学生,茅以升在东南大学出任工科主任时特地安排赵祖康任工科秘书,两人成了同事关系。
青年时期,赵祖康深受孙中山先生所著《建国大纲》和《建国方略》中关于发展中国市政建设和公路建设的伟大理想感召,曾写下“开边须筑路,救国仗书生”的豪迈诗句,“交通救国”、“工程救国”成了他生平的志愿和理想。
上世纪30年代初,赵祖康开始从事中国公路的创建事业,主持省际联络公路的筹建和督修,联络公路由3省到7省,扩大到10省,为发展近代公路奠定了基础;颁发了统一的工程技术标准;提倡就地取材修筑路面;逐步改善桥渡;统一汽车牌照;建立全国各省市交通互通和公路监理制度等大量基础工作。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组织力量赴前方抢修公路,加紧筹划西北和西南国际补干线公路———西汉路、西兰路、滇缅路、乐西路等等,奋不顾身地奔波在蜀道天险之间和黄土高原之上,督导施工,不遗余力,被提拔至公路总局副总局长,也因劳累吐血致疾。他也曾写下“久愿风尘殉祖国,宁甘药饵送余生”诗句。
抗战胜利后,这位儒雅工程师,对国民党政府只顾打内战的腐败统治感到深深失望。他深感空有抱负,施展无门。
到1948年底,物价飞涨,民不聊生,民怨沸腾,和全国百姓一样,对蒋家王朝彻底绝望。
1949年2月4日,在思想进步的远亲钱挹珊、曹石俊位于复兴路绿村家中,赵祖康第一次接触到了化名“朴先生”、“李小姐”的两位中共地下党员。
这位化名“李敏”的地下党员王月英把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和《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交给赵祖康,阅读之后大大提高了赵祖康的大局形势认识,看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的唯一出路,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
赵国通透露,他曾在一份资料中看到这样的内容:在这一时期,经中共华东局报告毛泽东同意,新华广播电台广播呼喊,指名欢迎赵祖康等三位技术型局长留沪共建人民的新上海。
△陈毅和赵祖康在浦东海塘
赵祖康得悉此消息后非常兴奋,决心留下,迎接上海解放,为新上海出力。应中共地下党的要求,他花费几个夜晚草拟了一份《接收上海市公用事业计划大要》。
此前,他向地下党组织提供了上海《市郊大桥地址图》,并介绍李敏与交通大学校友王元康副局长见面,王提供了浙赣铁路方面的资料。
当时,国民党军队正在上海周围构筑碉堡,向工务局征借沙石等建筑材料,他采用拖延的办法予以了拒绝。此外,赵祖康还多次向地下党反映国民党上海市政府的动态以及上海科技界情况。
深更半夜的这个电话,到底是什么来意?很快,陈保泰便派车接走了赵祖康。等到了办公室,陈良马上说:“时局很紧张,我们要撤退了,请你来是委任你担任代理市长。”
赵祖康先是松了口气,不过心想,这么个非常时刻给一个棘手“高官”自己一介书生能担当得起吗?搞不好百姓遭殃对不起500万父老乡亲啊!所以推辞一番并推荐颜惠庆张元济等政界老前辈,但是陈良说都问过了,没人肯做。
陈良进一步坦实地说了他们研究过委派赵祖康的理由:
在各局局长中资历最长,在同仁中关系好无恩怨
办事认真,是个标准官员,得到市民信任
赵祖康是个技术人员,没有政治派系,“对方”也不会为难你
赵国通说,父亲历来受儒家仁爱和孙中山天下为公思想熏陶,到这个份上,激发了他忠心报国之心,毅然答应挑起重任。同时,赵国通认为,有地下党支持的背景也是他父亲最后敢于担当原因之一。
看到赵祖康答应了,陈良终于如释重负,立马让秘书取来用红布包裹好的“上海市政府”和“上海市长”大小两颗印信交给赵祖康,同时当场写下任命代理市长的手令。“赵代理市长”回到寓所已经是凌晨三点了。
夜以继日保全大上海
“陈良临走前的这个布局,虽然太急匆匆了,不过客观上对社会和市民安定还是有利的,算是台面上说得过去的交代。”
赵国通说:陈良还关照他父亲可以去找颜惠庆先生。颜老是爱国民主人士,民国上海救济委员会主任。赵祖康勇于挑担因素之一是他担任上海工务局长后对上海的市政设施深爱如己,愿意不顾一切地保护一桥一路一水管。
事实上,在中共地下党的影响和支持下,赵祖康之前已经做了不少保全上海市政设施的努力。
1949年3月,中国工程师学会董事会推举赵祖康、侯德榜、茅以升、恽震、顾毓瑔五人为代表,前往南京向当时的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及行政院长何应钦呼吁内战期间双方都要维护工矿交通学校等公用事业及厂站设备建筑少遭兵祸,同时委托邵力子带呼吁书呈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作同样的请求。
此后,赵祖康一直在与上海各方面联系,计划并推动如何使上海在非常时期水电公用及交通设备不受破坏。
就在解放军英勇作战,解放上海的过程中,赵祖康也充分利用了那五天四夜的任职时间,夜以继日,尽自己最大努力开展保全上海,平稳移交的工作。
△ 陈毅市长和赵祖康等视察浦东海塘
赵国通曾在杂志发表过《父亲赵祖康难忘的五天四夜》中记叙了赵祖康彼时所做的工作:
■5月24日解放军发起进攻时,代理市长赵祖康命令代理局长陆大公在市政府和警察局大楼上插白旗投降。应茅以升先生建议命令警察局尽快释放被关押的进步学生。
■5月25日,他布置了抢修道路、正常上班和系统移交等事宜,与中共接收代表达成有关移交资料、维持治安、防止破坏、保管档案、恢复交通、厂点银行复业、补发工资等“八项共识”,并协调了全市电车、公交汽车恢复运行。
■5月26日上午他在当时的市社会局大楼主持了最后一次国民党政府处局负责人市长办公会议,要求各部门不折不扣执行向共产党上海市军管会移交的决定。
下午,解放军派刘光辉师长到市府指导,赵祖康以国民党政府代理市长身份通过电话和邮政大楼王裕光代理局长一起跟驻守的青年军204营长进行劝降谈判,竟然花费了两个半小时,说服了邮政大楼国民党200名残部放下武器。
接着,他用同样方法对河滨大楼、百老汇大厦以及八角亭屠宰场残敌相继劝降成功,至27日四川路桥和外白渡桥可以开通了。
■1949年5月27日,解放军浩浩荡荡进入苏州河北面,宣告上海解放的军事行动完全结束。全市人民一片欢腾,整个上海成了欢腾的海洋。
△ 解放军挺进上海南京路
决心投身建设新上海
赵祖康本人曾在1979年5月24日发表一篇题为《伟大的召唤英明的指引———纪念上海解放三十周年并忆陈毅同志》的文章,其中详细记叙了5月28日下午移交仪式的过程:
■1949年5月28日上午,上海市人民政府秘字第一号布告宣告:“奉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电令:兹委任陈毅为上海市长,曾山、潘汉年、韦悫为副市长”。
■下午2时正,陈毅偕同副市长曾山、潘汉年、韦悫以及刘晓、周林等来到了市府大厦二楼市长办公室中,赵祖康向陈毅市长汇报了按军管会要求办理移交的情况以及档案保护等情况。
之后,陈毅满意地站起来微笑地握了握赵祖康的手,指了指桌子对面的椅子说:赵先生,请坐。
一番交谈之后,陈毅站起来说:“我们去跟旧市府职员们见见面。”陈毅特别关照赵祖康,把工役、司机、传达也都一起叫来。
■下午三点,二楼大会议室中,两三百人济济一堂。陈毅等领导们进入会议厅主席台就座。大会由秘书长周林主持,先请潘汉年副市长做了简短讲话,然后在众人期望下,陈毅市长开始亮相做了新市长上任的首场演讲。
此时,与会者最关心新市长将如何安排自己“饭碗”。当他们听到陈毅市长说:“诸位没有去台湾,很好。我们表示欢迎。”短短两句话,便让这批旧市府的工作人员卸下了思想包袱,拉近了距离。
“蒋介石背叛革命,统治了中国22年,没有实行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搞得民不聊生。”
说到这里,陈毅指着墙上挂着的孙中山像:“怎么对得起他!历史是无情的,蒋介石现在逃跑了,他是不会甘心失败的。我看还是甘心的好,不甘心最后是要完蛋的!”
陈毅停了停,又接着说:“诸位老市府的朋友们,你们大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你们应该深切了解,上海的解放是一个伟大的变革,我希望大家各安职守,努力学习,改造世界观,为革命,为人民,多做些贡献。共产党是量才录用的,只要你们服从命令,办好移交,我们的党是不会埋没人才的。”
一席话,深深地感动了包括赵祖康在内的与会者,会场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赵祖康的秘书陆槐清,当晚在日记中写道:人民解放军三野司令员,现任军管会主任陈毅将军,今天以上海市人民政府市长身份来市府讲话。 简短的一刻钟讲话,给人们的印象明爽深刻,意味深长,讲话亲切,语调谦虚,尤其是不以胜利者自居、对人诚恳信赖这一点上,更使人深为感动。从小礼堂出来后,副市长曾山、潘汉年与韦悫,分别接见旧市府各局、处长,征询意见。
此刻,陈毅再次将赵祖康请进了办公室,与他单独谈话。告诉赵祖康:“我们已考虑好了,决定请你继续担任工务局长的职务”!赵祖康既感动又有疑虑———毕竟曾是国民党的官员,和共产党同事共事能长期相处吗?
陈毅看出了他的心思,便对赵祖康说:“赵先生,不要有其它想法。你留下来是对的。国家正需要人才,你可以尽情发挥你的专长,为上海市的市政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陈毅诚恳地笑着说:“赵先生,我们是一定很能合作的。”
■到5月30日赵祖康秘书将两颗印信移交给周林秘书的助手,赵国通特地告诉本报记者:所谓“代理七天七夜市长”就是用印信交付计算,明显不合理,所以赵国通考证后就一直用“五天四夜”,得到多数媒体和学者认可。
在党和政府的团结帮助支持下,赵祖康很快投入到了新中国、新上海的建设之中。中山环路、人民大道、肇嘉浜路、曹杨新村、西郊公园、人民公园,一个个市政新地标的蓝图陆续展现在上海市民眼前。
赵国通介绍说,在党的教育和熏陶之下,赵祖康将自己早年的一副对联“好事好书好山水,爱家爱国爱人才”后半句改为“爱国爱党爱人民”。
在赵祖康90岁高龄之际,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市长朱镕基在祝寿时为其题词:“年高德劭,功在上海”。赵国通介绍说,众所周知朱镕基同志很少题词,在上海留存的是给会计学院“不做假账”和给赵老的亲笔题词,赵国通说家人倍受感动。
△赵国通近照
现捐赠上海历史博物馆所珍藏。赵国通还告诉记者,朱镕基奉调北京后关照中央电视台:上海有位世纪同龄老人赵祖康,他是上海历史的见证人,快去华东医院抢拍录像留给历史。
赵国通记得,父亲在晚年还常常说起:“我终生都不会忘记陈毅同志那句出乎至诚、感人肺腑的话‘我们是一定很能合作的’,这句话在我一生中许多重要时该都起过作用。
他帮我作了一种选择,历史证明:这个选择对了”。陈市长坦诚鼓励说:“我们是一定很能合作的!”
这句“金句”被父亲写入当天日记,日后成为他的工作动力和后半生的信仰。1964年,陈毅副总理回沪给老部下作报告,赵国通说他父亲当时激动之余,写了首诗,最后两句是“庄言谐语扣心弦,神采英姿忆往年。最是沁人肺腑处,海涵‘合作’到今天。”
劳动报原创报道,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