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论坛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0校友论坛圆满落幕 直击云院庆

栏目:民生 2021-11-30 17:05:18
分享到:

2020年4月25日,在清华大学建校109周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建院36周年之际,由《清华管理评论》、清华经济管理学院高管教育中心、校友发展中心联合举办的“清华经济管理学院2020校友论坛”在云端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助力新经济,探索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新动能”。邀请国内众多著名学者和优秀企业家,共同探讨新的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的挑战,探索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论坛由清华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清华管理评论》执行主编陈进主持。

五河滩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是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长期从事国家信息化战略规划与研究。吴院士为本次论坛带来了“数字基础设施引领新基建”的主题演讲。他谈到了新基础设施的战略和内涵。

国家发改委把新基建分成三大块: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其中,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是邬贺铨院士此次演讲的重点。

吴院士从5G网络、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平台、工业互联网四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数字基础设施是新基础设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信息消费市场,是其他领域新基础设施的通用支撑技术,是传统产业数字化的新引擎,使传统基础设施领域提质增效”的重要结论。

5G网络。5G有三大应用场景:增强移动宽带、超可靠低时延、广覆盖大连接。5G最显着特点是云端融合能力。5G对经济增长不可小觑。据国外咨询公司预计:2035年,全球经济产出因为5G增长5%,对应着13.2万亿美元。换成GDP,2035年全球的GDP因为5G而增加7%,相当于36000亿美元,其中对于中国,中国GDP因为5G增加11300亿美元。5G还会创造新增就业岗位,对全球来讲是2230万人,对中国来讲是1090万人。

云数据中心。华为GIV预测,2025年全球所有企业都将使用云技术,利用率将达到85%。云计算应用的发展将带来IDC规模的扩大。根据市场预测,2020-2025年中国IDC市场规模将超过一万亿元。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有一个很强的产业链。底层硬件是网络基础设施、大数据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中间通用平台有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云平台等。最上层是各种应用领域,包括无人机、智能驾驶、智能家居、服务机器人及各种行业应用。华为GIV预测:2025年全球97%的大企业将采用人工智能,McKinsey预测,人工智能可在未来十年为全球GDP增长贡献1.2个百分点。

工业互联网。整个物联网70%的价值都在工业物联网。麦肯锡预测,2025年全球工业物联网将创造3.9-11.1万亿美元的价值。工业物联网的价值主要由用户获得。

邬贺铨院士指出,5G、AI、工业互联网三足鼎立,支撑数据经济的发展。

刘玲玲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刘玲玲给我们做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为我们打开了另一个视角——“新基建与协调发展”。刘玲玲教授认为,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沉重打击,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但可以采取“新基建、协同发展”的策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化“危机”为“机遇”。

第一,疫情重击下的政策组合拳。政策组合拳的底线思维是“六保”,即保就业,保民生,保企业,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粮食能源安全,保运转。疫情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和传统企业的撞击非常大,但我们也可从一些企业的案例中,深刻意识到,线上线下融合对企业价值创造的意义重大。中国的新基建,特别是基础设施方面能力的提升,对于中国的信息产业改造国民经济,畅通整个国家经济意义重大。

第二,因地制宜弥补不足。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新基建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通过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2.0版,加快补齐四大短板,拓展新空经济发展。

徐心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人工智能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徐昕教授作了题为《金融科技:垄断创新》的演讲。

对金融科技的已有分析,多是从金融或技术角度切入,来理解金融科技的发展。然而,徐心教授认为,可将金融科技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圈系统,从而能够更好、更容易地理解诸如PayPal、微信支付、支付宝这类仿佛一夜之间,就能在金融市场取得垄断地位的产品。为此,他提出了“垄断式创新”的概念。

垄断创新是相对于颠覆性创新而言的。垄断性创新看重效果,颠覆性创新看重效率。垄断创新的基础是共识,颠覆性创新的基础是共享;垄断创新由商业逻辑驱动,颠覆性创新由技术发展驱动。垄断创新中的知识产权融合在数据和算法中,颠覆性创新中的知识产权融合在标准中。

徐心认为,从需求侧看,共识是金融的一个核心特征,金融需要处于高位的市场共识,通过市场共识孕育“赢者通吃”的金融科技技术;从供给侧看,金融科技产生的很多产品和服务都是信息产品,其边际生产成本约等于零,从而保障了“赢者通吃”的可能性。

不过,他也指出,“垄断创新”并不鼓励垄断,也不会剥夺小企业和个人的创新机会。决策者应该思考如何建立有效的创新生态系统。提出“垄断创新”的概念,是希望大家更加重视构建一个负责任、透明、公平的AI,从而更好地保障人们的自主权。

王建宙

全球移动通信协会高级顾问

中国移动原董事长

全球移动通信协会高级顾问、中国移动原董事长王建洲先生在本次论坛上高喊“大力加快5G网络建设”。

虽然2019年5G商用化后,网络建设进度不断加快,但是,目前5G建设仍处于开始阶段。5G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不仅应用于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还在远程诊断、5G机器人、体温测试系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王建洲指出,发展5G尤为重要。一是实现5G网络的规模覆盖,二是开发真正的5G应用。

为了尽快实现5G网络的规模覆盖,同时又能控制建设成本,王建宙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大力支持电信运营商共建共享5G网络,二是通过改进技术降低基站能耗指标、采取5G优惠电价等各种方式降低5G运营成本,三是探索企业参与5G网络建设。

关于如何抓住5G带来的创新机遇,王建洲提出四点建议:一是鼓励企业家和投资者参与5G应用开发;二是在5G从0到1的创新应用中抓住机遇;三是扩展手机功能,重新定义手机;第四,既要充分发挥我国5G制造业的优势,也要注意不足。

通国华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作为新基建的建设者,中国信息通信技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童国华,也是湖北企业家的代表,抛出了击中地板的意见——“疫情下中小企业的危机应对”。

童国华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疫情背景下的中小企业危机应对,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二是深化对疫情背景下中小企业发展的认知,三是中小企业如何转危为机。

童国华指出,增强信心是企业化危为机的首要前提;企业压倒一切的目标是“活下去”。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突破是胜利的基础;“中西结合”是标本兼治的手段;寻找蓝海是逆势成长的保障。

中小企业一定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并非新基建火了就一股脑跟上去,不立足企业和行业的实际,不考虑市场的需求,不根据企业自身的财力和债务的承受情况,一哄而上,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风险隐患。

在这场“大考”中,企业要寻找四个战略点:一是产业链上的“断点”,二是技术上的“弱点”,三是市场链上的“盲点”,四是服务链上的“新点”。

在战术上要做到四个“必须”:一是必须持续创新,二是必须打通渠道,三是必须进行差异化服务,四是必须变革管理。

童国华指出,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下,在中小企业家的共同努力下,在全体员工的辛勤努力下,中小企业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陈劲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清华管理评论》执行主编

在最后的闭幕致辞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清华管理评论》执行主编陈进进一步将论坛主题从“新基建”拓展到“新经济”。他以“技术创新与新经济”为题,展望技术创新与新经济的关系。他表示:新基建将显著推动数字中国的发展,而数字中国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推动中国的发展

首先是城市现代化。203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突破70%,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经历过的快速城市化阶段。“美好的城市”对中国的未来和人民幸福安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参照“金融科技”,陈劲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了“城市科技”的概念。

其次是高端制造业。与美国的高端制造、德国的精致绿色制造、日本以丰田为代表的优雅美学创新、印度的简约创新相比,中国制造业如何利用它们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的制造业?

再次是现代农业。未来农业是真正的高科技行业。下一代农业是精准农业、数字农业。2015年德国在工业4.0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4.0”,强调农业全产业链协同化、农民普遍职业化与富庶化、农村生态化与城镇化,这对中国农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四是创新创业的高效平台。开放的创新平台、创新生态系统、创新自动化将为中国带来巨大的创新创业活力。

最后,陈劲教授引用英国着名历史学者汤因比的预言:“下一个在全球有影响力的国家,既不是西方国家,也不是西方化的国家,而是中国。”与诸位共勉。在此疫情期间,我们需要更加自强努力,加强政府、企业和高校的协同,为抗击疫情取得最后胜利,为中国从小康社会走向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做出我们必要的贡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0校友论坛圆满结束!

长按二维码观看论坛回放

关于主要组织者

清华管理评论

《清华管理评论》创刊于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以“思想引导变革”为宗旨,以“全球视野、中国根基、政经智慧、人文精神”为刊物特色,特别关注发表具有原创性、前瞻性的商业思想、管理理论及实践方面的文章,致力于为各类组织的战略转型和持续发展提出新的洞察和行动指南。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观教育中心

2001年,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首任院长、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教授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首任主席、美国前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的亲自推动下,高管教育中心应运而生。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高管教育中心致力于为中外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员提供终身学习平台,集知识与实践于一体,汇集世界各地优秀的学术资源和实践智慧,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组织和不同能力提升需求的管理者构建多元化、立体化、可持续的教育项目体系。19年来,累计培训高级管理人员9万余人,在帮助高级管理人员提升领导能力、拓展发展潜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企业家和高管终身学习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该中心已成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高校教师与企业家之间的纽带,集教学、科研、实践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校友发展中心

校友不仅是学院的宝贵财富,也是学院发展的重要参与者,是学院成为世界一流经管学院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学院高度重视校友工作,2003年成立了学院校友办公室,2014年4月成立学院校友会,秘书处设立在学院校友发展中心。校友发展中心每年筹办校庆日校友重聚、海内外校友同聚共叙、毕业暨校友迎新等大型活动。同时通过组织论坛、讲座等活动支持校友终身学习及职业发展,为广大校友创造获取新知、拓展社会资源、共建合作渠道、互助职业发展的机会。

学院持续建设校友网络,完善校友数据库,并通过微信校友服务平台、每月发放《清华经管学院校友电子通讯》、每周发布《校友终身学习计划:一周精彩推荐》等方式向校友传递信息。,并为校友搭建专属网络平台,服务超过13万名经管学院校友。

云校庆、云院庆系列相关阅读

内容来源:清华管理评论微信公众号

原标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0校友论坛圆满落幕|直击云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