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的历史意义及若干问题研究
马鞍山
1.三国时期夷陵之战和常山之战的重要历史意义
宜昌古称夷陵,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著名的三国古战场之一。三国时期,这里发生了著名的战争,包括当阳长阳之战、兀术夷陵之战、鲁抗反金叛乱之战、宜州“王拙登陆”歼灭吴峡江之战。这些战争意义重大。东汉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军南下攻打刘表,在当阳长阳与刘备激战。经营刘表也威胁到了东吴的安全。在北方与刘会合的使鲁肃,在长汉之战中遇到了刘备和诸葛亮,达成了孙刘联盟的共识。刘备由南向东,转向江夏,“居湖北郡樊口”,向东吴靠拢。对于孙刘联盟和赤壁之战来说,它拉开了序幕。如果说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然后,昌汉之战是从天下大乱到东汉末年三国鼎立逐渐形成的转折点和新起点。抗金、谋反之战是古代军事史上著名的“围点战”的典型。凤凰元年,西陵督军解释说,他投了金的票,背叛了吴据城。西晋乘势三路大军进犯吴国领土:杨虎率师攻江陵;徐夤率领水军去打建平;阐述了杨对夺取西陵的援助。在杨昭到来之前,鲁康陵的将领左毅、颜屋、蔡公率部在西陵城外修筑坚固的防御工事,“从赤溪到固始城”,“从内圈到外圈都有晋军”。又命江陵太守坚守江陵城,在城外筑起大堰蓄水,以防晋军进攻。并派出各路军队迎击入侵的敌军,敌军四分五裂。率领三军精锐,在西陵首战大获全胜,晋军伤亡惨重。“赵乘月,计屈夜遁”。鲁抗“使轻兵立于其后”,破了杨昭。此后,西晋各界人士纷纷退兵。最后,鲁抗集中优势兵力,一举突破了这座设防城市,歼灭了叛军。鲁抗打这一仗,不仅打败并沉重打击了西晋军队,还保卫了江陵和西陵,进一步巩固了吴栋西塞夷陵的防御。西晋王蒙发动的夷陵峡江之战,是一场彻底结束三国历史的大战。金太康元年正月,王拙自成都来,引巴东监唐斌“袭吴丹阳,杀之”。西陵峡河险害,“以铁锁渡河”,“使铁锥长得更长,隐于河中”,以阻止晋军东进。“卓是大筏数十里,更是百步”;“作为火炬,它有十多英尺长,周围有几十个大数字,里面装满了香油”。河里的铁锥是用大木筏拉出来的,切河的铁链是用香油火把烧的,“所以船挡道了”。王拙率领一支军队乘着巨轮向东进攻。“二月庚申,吴克西陵”;“柯景门、一岛两市”;《丑八怪,乐可乡》。一直到三国最后一个王朝东吴的都城建业,灭了吴。这是刘禹锡的《西堡山旧时光的思念》,唱的是“王卓楼在宜州下船,御鬼已在南京城憔悴。千寻铁锁沉入河底,一滴水从石头上掉下来。”。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鄂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场战争,是中国古代被毛泽东称为“以弱胜强”的六大战役之一。这场战争在政治、军事、外交乃至少数民族政策等方面都包含着深刻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其历史和现实意义深远。同时,夷陵之战在三国历史上具有特殊而非常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在关羽被杀、刘备失去荆州后,东吴始终面临着蜀汉讨伐的严峻威胁,以报答杀了关羽夺回荆州的仇和。夷陵之战前,刘备“为曹操所惧”,是东吴无可匹敌的对手。因此,面对刘备讨伐的严重威胁,孙权处于焦虑和恐惧之中。然而,东吴最终赢得了夷陵之战。在夷陵之战中,在国力和军事实力上损失惨重,完全丧失了再次进犯吴的能力。结果,刘备想为关羽报仇的愿望和夺回荆州的企图都落空了。相反,吴栋取得夷陵之战的胜利后,国力和军事实力大增,处于强势态势;不仅牢牢占据了荆州,而且有足够的实力应对来自曹魏的军事威胁。因此,一场夷陵之战平衡了魏、吴、蜀三方势力,促进了三国最终形成的完成。建安二十五年,曹丕在洛阳登基,改称黄初元年。次年四月,刘备在成都称帝,改国号为章武元年。吴栋取得夷陵之战胜利的那一年,孙权在武昌称帝,改国号为黄武元年。至此,三国鼎立正式成功。学者张在《三国志研究》中写道:“夷陵之战最终解决了荆州的归属问题,形成了三分的地理平衡,进而正式确立了三分局面”。
二、关于东吴为什么能打赢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吴以“五万人”迎战蜀十余万人。吴军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蜀军被彻底消灭后,刘备“只身得救”。为什么东吴在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打赢了这场大战?这正是夷陵之战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所体现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所在。
笔者认为,虽然东吴能打赢这场战争的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最根本的还是“人”,这是“人”的因素,也是重用“人才”的问题。孙权、鲁迅、刘备是决定夷陵之战前途命运的三大人物。东吴的胜利,在于孙权是一个有远见、聪明的政治家,他比刘备“更懂军事”。更重要的是,他很好地利用了鲁迅。鲁迅是一位天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伟大的军事家。而刘备的失败在于心胸狭窄,缺乏战略眼光,执拗,对军事一无所知。
为了赢得夷陵之战,孙权做了以下几件大事:第一,他发动了猛烈的外交攻势。当时东吴面临的最大危险是和曹魏都曾出兵伐吴。如果是这样,夷陵之战的结局和历史将被改写。为了稳定曹魏,孙权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甚至整个国家都可以忍受巨大的耻辱,他必须做好与曹魏和谐相处的外交工作。孙权的努力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曹丕最终采取了王朗的策略,在整个夷陵之战的过程中,他从未利用的危险出兵攻打吴。这为东吴赢得了夷陵之战,赢得了国力、军力、时间和空。第二,夷陵之战爆发的那一年,孙权从警迁都湖北,改湖北为武昌。充分利用武昌处于长江中下游中心的地理优势,以及其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优越环境和条件,有效调度部署长江中下游的军事防御,以灵活应对北方曹魏、西部蜀汉的军事进攻。第三,两年前从关羽手中夺得的、与西塞夷陵关系密切的荆州官民,以及刘备荆州军的前将士,继续实行特殊照顾和优待政策,使荆州成为夷陵战争前线物资供应和军事支援的可靠后方基地。第四,布智将军率领一万人的军队北上益阳,镇压无锡蛮族,削弱了夷陵之战中对刘备军的后勤和军事支援。五是放走鲁迅,命鲁迅为都督,授其生杀大权,掌管“先斩后奏”;这样,前线部队就统一了,服从了,与蜀军作战。
鲁迅用兵有三大妙处:一是撤出三峡,在平坦的宜都城、宜岛城筑起坚固的防线。刘备东征十万人,鲁迅拒蜀五万人。鲁迅要想在险峻的山河之间的大三峡与刘备决战,无异于鸡蛋碰石头。鲁迅将其主力部署在宜都、宜岛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意味着冷兵器时代的刘备军在坚固的城墙和坚实的基础之前被置于开阔的荒野之中,从而在进攻中失去了地理优势。相反,吴军则依靠这种坚固的防御,不仅可以严厉有效地抗击蜀军的进攻,而且可以随时抓住敌人的不备,进行猛烈的反击。这叫把敌人置于不利的地形和逆境中,充分创造对我们有利的地理优势。这样,我们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第二,坚守城池,避其精锐,静待铁骑。鲁迅对蜀军实行“尽敌之策”。吴军依靠坚固的工事坚守下去;我们不会打无准备的仗,也不会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打不确定的仗。在两军相持不下的半年左右时间里,吴郡城有足够的粮食给自己充电,等待工作;另一方面,蜀军变得更加疲惫和分心,这使得其士兵的身体素质和战斗力崩溃。第三,紧紧抓住战斗机,用火力攻击,一举歼灭蜀军。到了酷暑暴烈的六月,驻扎在小亭山林窄隘的蜀军,饱受衣食不足、蚊虫叮咬的厄运。因此,最好的战士终于来了。鲁迅全力出击,用炮火袭击了驻扎在的蜀军。“一对一”,蜀军遭遇惨败。这是一种“推心置腹”的战术。驻扎在这里的蜀军主力“五十多个营”被大大破了“四十多个营”;斩冯、、、等首级。就像用钢刀刺穿蜀军的心脏。心死全身瘫痪,蜀军死了吗?果不其然,经过吴军对马鞍山的围歼战和刘备军西进途中的拦截斩草除根战,刘备全军覆没。
刘备的失败也有三:第一,不懂得战略用兵,即发兵失误。刘备东征吴是一场关乎前途命运的大战,本应把自己的精锐逼入这场大战。但是,从东征军的构成来看,刘备使用的几乎都是前朝刘章麾下的蜀钟君,绝非蜀汉军中的精锐。这充分暴露了刘备不重视吴军、“骄兵必败”的致命弱点。第二,刘备自以为是,一意孤行,不擅长就要用人。黄权是参加这场战争的前刘章手下最著名、最有才华的士兵之一。黄权主动请缨,前往江南攻打吴军,然而刘备不仅被禁,还把他从大战的漩涡中撇了出来,以至于他率兵在江北夷陵路驻防,以御魏氏。三是攻守战略目标颠倒,打错了阵营。刘备把主力部队驻扎在驿路以西的猇亭山林里。就这样,它似乎承担起了“危险”;其实只是在防守,不是进攻;完全失去了战略战术进攻的时间、地点和人员。此外,营地在小亭山林中以树、草、蔓搭建,为吴军进行火力攻击创造了人工条件。蜀军之死,可谓“生之无愧”。因此,夷陵之战的实践再次向世人揭示了一个道理:武器如此重要;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战争结果的往往是“人”,而不是武器或军队的数量。从历史警示来看,这场战争给后人留下了深刻而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关于主战场小亭的“江南”和“江北”
在夷陵之战的研究中,争论最激烈的是夷陵之战是“以弱胜强”,夷陵之战的主战场究竟是在长江以南还是长江以北。关于前者,笔者写过《夷陵之战是“以弱胜强”的典型战役战例》一文,发表于《三峡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故不赘述。在这里,笔者重点探讨夷陵之战主战场猇亭的“江南”和“江北”论。
历史上夷陵之战的主战场,如猇亭、马鞍山,只有“江南”——即猇亭、马鞍山位于宜昌长江南岸,而没有“江北”。小婷的“江北”说最早见于清嘉庆的《大一统清朝》。智曰:“萧亭在宜都县北三十里北岸”,“张武二年陆逊灭萧亭第一军”。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学术界对中国古代著名战役特别是夷陵战役的研究,夷陵战役主战场猇亭的“江北”论受到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刻的影响。民国时期编纂、新中国成立后修订的《辞源》中“小婷”的条目说:“地名小婷,位于长江北岸湖北宜都县。三国张章武二年,吴国江璐荀曾在此破刘备军。”又如的《夷陵之战序》中说:萧亭位于湖北宜都北部,长江北岸。马志杰《三国志》云:“蜀汉章武二年二月,刘备引诸将,从长江南岸的山上,直抵宜岛县猇亭。”。杨德兵《三国志战例新探》说:“二月,刘备引军入夷陵界,三月,入猇亭、易道”。
目前不仅有很多研究专著和文章,还有位于“长江北岸”古背的玉亭、马边山等夷陵战争主战场;此外,很多工具书在标注地名“晓亭”“马边山”时也在做同样的事情。例如《中国历史地名词典》中的“晓亭”说:“它在今天湖北省枝城的北长江东岸。三国张章武二年,刘备伐吴,引兵至此。”《中国历史大辞典》中还有注释地名“晓亭”:“晓亭在湖北省枝城市古背。”通鉴:“三国张武二年,刘备引诸将攻吴,‘军在易亭’,后为吴破巽,即此”。辞海注《兀术夷陵之战》曰:“夷陵之战,亦谓晓亭之战。.....吴大将陆逊不能先坚守,直到蜀军疲惫不堪,才在萧亭决战”。等等,等等。
古战场上的“江北”说,不仅对学术界和文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崛起的地方旅游发展产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末,在猇亭区长江北岸虎牙山的山坡上开辟了一个名为“三国古战场”的旅游景点。现在,有人干脆把它写成并改名为“小婷古战场”。为了配合“小婷古战场”的宣传,虚构了一些张飞与“小婷”关系的民间故事。更有甚者,面对“重建宜昌府胡亚滩题记”碑文中明确记载的“清康熙五十三年”,胡亚滩“开于崖中”的、清同治十二年重建的、在四川盐运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一条追船人路,硬称为“三国古栈道”,写在景点,广为渲染。当地学者黄道华在审视了石碑和事情的原委后,在《九十九洲》一书中愤慨地写道:有人“对中国具有特殊价值和稀有性的盐运文物视而不见,人为地将清代的运输工程视为栈道,这是荒谬的,真正的古董反而变成了假古董”。
事实上,隔江相望的虎牙山和荆门山,自古以来就是河流的天然屏障,历史上称之为“楚辞”。《水经注》载:“江流东穿荆门、虎牙...这两座山也是楚国的西塞山。”在荆门的虎牙滩上,历史上发生过许多著名的战争。比如东汉初年,汉彭、夷陵等地爆发了著名的火烧浮桥之战;在苏阳发起的峡江荆门虎牙滩战役中,荆门虎牙滩发生了铁血火袭的巨舟大战等等。就在三国时期,荆门虎牙滩出奇的安静,少有战事。与荆门山有关的战争只有一次,那就是西晋“王拙娄船下宜州”发动的夷陵峡江之战。这场战斗,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西陵峡的峡江上,而不是荆门的虎牙滩上;只是在经过荆门虎牙滩的时候,荆门山脚下的荆门城没有经过激战就被拔了出来。这场战争与虎牙山无关。《王进·孟传》中的记载就证明了这一点:晋太康元年,“二月,有柯景门、义道两城,得军、颜路之督”。
夷陵之战的主战场猇亭是在长江以南还是长江以北?裴主本《三国志》是研究三国历史最早、最权威的第一手史料。这本书非常清晰地记录了夷陵之战主战场易道小婷的地理位置。《三国志·先主传》:“二月,先主引诸将自秭归而行,伐山伐山,驻陶艺亭;.....镇北将军黄权在江北监军,拒绝与吴军同出夷陵路《三国志·黄权传》:“以镇北将军之职夺权,监江北军以防魏氏;第一高手在江南。”《三国志》中的这两条记载,明确说明了易道·小婷的定位:“引诸将行军,边削山,驻易道小婷”,“江南第一主在家”。对于古战场易道易亭位于江南的问题,《子·同治鉴》卷六十九也明确记载:“汉主不从,权为镇北将军,以督江北诸军;自领诸将,自长江以南伐山,军在驿道亭。”有一个不可辩驳的历史事实:三国时期的义道郡和义道城都位于长江以南,不在江北;易道县管辖的“易道小婷”无疑位于长江以南。那么,驿道县古战场猇亭在哪里?顾祖禹《读史纪要》第78卷《宜都县》一文和嘉庆以前康熙年间的大儒郁芳明确记载:“猇亭在县之西。它的土地狭窄,古代的驻军也在那里。张武二年,先伐吴,帅兵自江南伐山,军于驿道亭。”
事实上,自《大清一统》中小婷的“江北”论发表以来,一大批资深权威学者始终坚持正确的观点:易道、小婷、马鞍山不在江北,而在江南。早在20世纪20年代,著名历史学家在他的历史书《白话国史》中写道:“先主称帝后,必先伐吴。但是在亭子里,鲁迅被打败了,输了。”说萧亭在宜都县西部,与顾祖禹所说的萧亭在宜都县西部一致。台湾省三军大学编著的《中国历代战争史》载:“其军分数十营于深山之中,直抵猇亭。”1979年,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历史手稿图册》也坚定地持有萧亭的“江南”观,标明了萧亭在江南岸宜都县和长阳县之间的地理位置。三峡大学教授王谦成花了几年时间研究和实地考察,在专著《夷陵之战研究》中明确指出:小婷应在今宜都西的五眼泉一代,马鞍山应在今长阳磨城。当代学者、宜昌人华阳在《三国夷陵之战后马鞍山地理位置研究》一文中指出:“不仅马鞍山不在江北,当时吴蜀主战场也不在江北。马鞍山实际上位于江南长阳县东部;吴蜀主战场也在江南宜都以西、长阳以东的交界地带。历史是严肃的,不能主观判断。“江北之说”夷陵之战的主战场小婷,可以休息了!
2018年初稿在宜昌
2019年宜昌修订
袁再平,湖南资兴人,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湖北省宜昌市群美术馆副研究馆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地方文化历史研究,曾任湖北省三国文化研究会理事。发表文史文章、学术论文100多万字。现为《宜昌文化志》副主编,《中国民间志》伍家岗卷主编。
夷陵之战相关文章述评
作者文章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