驷不及舌 《论语》:“一言既出 驷马难追” 为什么用驷马来作比喻

栏目:旅游 2021-11-29 15:32:41
分享到:

很多时候,为了表示我们对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我们是信守承诺的人,我们经常用一句谚语,“一句话说尽,却难以挽回”。

那么这个成语从何而来呢?它是怎么产生的?初衷是什么?

这句话的出处出自《论语·颜渊》:

棘诚说:“君子只是一种品质,为什么是文字?”子贡说:“对不起。师傅说的是君子!缺字。文字的质量还是一样,质量还是一样。老虎和豹子仍然是狗和羊。”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卫国大夫季子成说:“君子只需品质好。你对文才有什么要求?”子贡道:“师父,你这样说先生,真是可惜!说出来就赶不上了。文才如质,质如文才,二者缺一不可。离开文采,虎豹之皮和狗羊之皮有什么区别?”

卫国大夫、实力派人物季子成认为:“君子唯才是善,何须著书?”只要他有良好的素质,他就不需要接受教育、寻求知识或学习文化。比如说,如果有人内心直爽老实,那就可以了。没必要客气,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孔子倡导的“先温柔后君子”的思想与“先温柔后君子”的思想是不同的。文指的是文化,包括一个人的礼仪、风度、言谈举止等外在表现。质指的是本质,是关于一个人内在的美德。大师讲求文质水平,认为“文胜质和史”,即当文学结束,质量不足时,这个人显得虚伪;“质胜于文,则为野”,即一个人如果性格憨厚,生活老实,但文采不足,就显得有点野,就像一个乡下人。

子贡是一个能说会道的人,他的话是第一位的,所以当他听说季子成轻视文化理论时,他肯定不想,他不得不找季子成来辩论。他先是给棘进了一个下马威,“珍惜,主人说君子也!缺乏交谈”。可惜,你怎么能这样形容一个绅士呢?你怎么能这么说?当它出来的时候,它传播得如此之快,以至于即使是最快的许灿也赶不上!

然后,他评论了“君子刚好,何以为文”的观点他认为“文字还是好的,质量还是好的”,即文字和质量都不能忽视,同样重要。君子既要有文又要有质,不仅要有质还要有质。然后用虎豹和狗羊的皮做比喻,“虎豹的马镫仍然是狗羊的马镫”,也就是说,脱毛后的虎豹皮和狗羊皮没有区别。言下之意,虎豹和狗羊的区别在于虎豹的皮肤上有皮毛,因为这种皮毛让虎豹的皮肤更有价值。皮是质,毛是文。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后人受到子贡话的启发,将其转化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用来告诫人们说话要谨慎,做人,话要重如泰山,不会轻易改变,因为话是追不回来的,要负责任。如果把自己说的话当儿戏,会失去很多人对自己的信任,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也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