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德礼 杜鲁门:我想在朝鲜使用原子弹 艾德礼:不 你不想

栏目:历史 2021-09-15 22:08:48
分享到:

1945年8月6日上午8时16分,美国在广岛投下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几乎瞬间将日本第二大工业城市化为灰烬,瞬间造成数万人死亡。

8月9日,美国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同一天,150万苏联红军袭击了关东军,彻底摧毁了日本法西斯的心理防线。

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

作为驱逐舰柯南号的大杀手,原子弹自诞生以来就是美国的大杀手。比如日本投降后,美苏开始瓜分远东势力范围。为了避免苏联捷足先登,麦克阿瑟极力威胁苏联禁止在日本登陆,最终达到了垄断日本的目的。

1946年,美国多次威胁苏联从伊朗北部撤军,使得苏联在中东的利益一夜之间几乎为零。

然而,在1950年,当美国想以同样的方式威胁在朝鲜战场上使用核武器时,却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并不是来自我们在战场上的对手,也不是来自宿敌苏联,而是来自美国的铁杆小兄弟、欧洲自己人之一的英国。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迅速植入回应,除了6月27日第七舰队开入海峡,阻挠中国统一大业,破坏中国领土完整。7月7日,联合国通过决议,谴责入侵朝鲜,并组建了以麦克阿瑟为首的联合国军。

9月15日,麦克阿瑟发动仁川登陆战并取得成功,迅速扭转了朝鲜半岛的战局。最后,联合国军大举北上,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面对咄咄逼人的联合国军,周总理在1950年9月30日强烈警告联合国军不要越过三八线,否则他们不会坐视不管。然而,麦克阿瑟置若罔闻,不仅向美国高层保证新中国不会出兵,还公开了联合国部队的行军计划,并承诺在感恩节前结束战争。

面对势不可挡的联合国军,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辩论,新中国终于在10月8日决定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定。

1950年10月19日,13兵团下辖的6个军渡过鸭绿江,10月25日在朝鲜北部的文景与联合国军先头部队会合,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枪。

志愿者的突然出现让联合国部队措手不及。自11月5日第一次战役结束后,遭到迎头痛击的联合国军已撤退到青川南岸。但过于自信的麦克阿瑟仍然相信自己的直觉,坚持进入朝鲜的志愿军人数不会超过6万人,于是命令联合国军继续北上,争取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

因此,11月7日至24日,志愿军第9、13兵团从东西线发起全方位进攻,联合国军遭遇前所未有的惨败,其北极熊团全军覆没,震惊世界。

这场被美国媒体惊呼为“美军历史上最大的败仗”的战役结束后,联合国军全面撤退到三八线附近,抗美援朝的局面被彻底扭转。

由于志愿军的胜利进步,美国遭受了巨大的挫折,因此“使用原子弹”的提议再次成为美国高层讨论的焦点。

事实上,早在第一次战役结束的11月4日,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的保罗·尼采就与国防部原子弹事务助理秘书罗伯特将军就新中国使用原子弹的可能性进行了谈判。然而,最终两人都认为使用原子弹为时过早。

11月24日第二次战役结束后,失去朝鲜、丢了脸的美国准备再次行动。在颜面扫地的麦克阿瑟提出使用26枚原子弹的狂妄计划后,杜鲁门在11月3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做了更为详细的“解读”。

当记者问:总统先生,你对当前的朝鲜战争有什么打算?

杜鲁门说,我们将采取任何必要的措施来应对军事形势。

记者又问,那包括使用原子弹吗?

杜鲁门说,我们一直在积极考虑把它作为我们的武器。

此外,杜鲁门还表示,战场指挥官将对原子弹的使用负责,而不是总统拥有使用原子弹的唯一权利。这使得杜鲁门允许麦克阿瑟使用核武器变得更加真实。

果不其然,就在几分钟后,西方媒体有了一个恐怖的新闻标题:“我们可能会使用原子弹”。

这个消息终于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中国。面对美国的核讹诈,毛主席肃然起敬地回应:“你打你的原子弹,我就打手榴弹。最后,我一定要打败你!”

其他国家的反应很有趣。

苏联作为老大责无旁贷,但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美国的却是美国的忠实小弟英国。

杜鲁门新闻发布会后,100多名英国工党议员致信英国首相艾德礼,抗议美国对新中国使用原子弹。随后,12月4日,艾德礼紧急飞往华盛顿,要求杜鲁门政府澄清此事,并承诺不在朝鲜使用原子弹。

经过美国和英国的紧急磋商,12月8日,两国发表了会谈公报,公报中提到,总统表示希望世界局势永远没有必要使用原子弹,美国的核讹诈正式告一段落。

那么,明明生活在千里之外,与美国并肩而立,更重要的是,英国刚刚在1949年4月20日的紫应时事件中,被解放军打得粉身碎骨,颜面尽失。怎么可能仅仅过了一年,英国就坚决要为新中国做一切?平安夜历史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利益。

正如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一再强调的“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英国“帮助”新中国不是良心的发现,而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虽然二战末期英美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被称为三巨头,但二战解放前一夜被打退的英国却做不到,所以战后不得不由美国领导。

然而,作为世界著名的搅局者,英国从来不愿意被美国摆布。更重要的是,一旦美国向新中国投掷原子弹激怒苏联,在欧洲造成不可挽回的悲惨后果,那么美国对英国小弟就没有了忠诚,所以英国是在通过拯救新中国来自救。

因为英国知道,1949年8月29日,苏联在哈萨克斯坦草原上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如果苏联在美国欺负自己的兄弟,然后以针锋相对的方式欺负自己的美国兄弟,那么英国肯定首当其冲。

即使苏联不把英国拉平,也会破坏欧洲两大阵营势均力敌的局面,英国长期追求大陆均衡也是不可接受的。

试想一下,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因为美国对新中国使用原子弹而爆发的话,那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恢复过来的英国就会被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这对于英国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更何况二战后的英国虽然比80岁的老人更无能为力,但还是有制衡欧洲的野心。如果可以,英国不介意为美国找一个对手来平衡世界。

或许是紫应时事件中被炮轰的尴尬,又或许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压在地上使劲摩擦的尴尬处境,让英国越来越意识到新中国的强大。

而且,新中国虽然在建国后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但却在第一时间与苏联建交。然而,英国已经敏锐地意识到新中国不能从属于苏联的野心,这无疑是奉行平衡政治的英国最希望看到的。

于是在1951年1月6日,英国率先承认了新中国。

后续的中苏关系似乎印证了英国的想法。虽然苏联驻联合国大使马利克通过撤军故意拖延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步伐,但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新中国的国际地位直线上升。1954年,新中国拒绝苏联广播电台和联合舰队的建议后,中苏关系产生嫌隙,最终在1958年分道扬镳。

新中国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遏制,客观上符合英国的根本利益。

很多人说,英国帮助新中国,主要是因为英国在香港问题上投桃报李。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后,英国在香港问题上一直缺乏主动权,也缺乏与新中国讨价还价的资本。更重要的是,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据点相比,1950年的香港不仅是东方明珠,也是英国在远东地区唯一不可或缺的据点。

因此,英国不愿意放弃香港,反而更关心英国平衡利润的根本利益。

有很多遗漏,请改正。

我是安静的夜史,期待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