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刺杀摄政王 揭开汪精卫冒死刺杀摄政王详情

栏目:财经 2021-11-28 05:24:46
分享到:

1908年冬,孙中山和同盟会组织领导了八次起义,均以失败告终,大批民众对革命感到沮丧和怀疑。当时25岁的汪精卫是团委的重要领导。心急如焚的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想去北京刺杀清廷高官,让社会看到革命领袖不贪死,让怀疑者重拾信心。

1910年,汪精卫带着陈璧君、余佩纶等人来到北京,以开照相馆为掩护,密谋刺杀溥仪的父亲,清朝摄政王载沣。载沣的春王府在什刹海边上。载沣每天去法院,都会经过一座银鼎桥。这里的环境很安静,有一个可以容纳一个人躲藏的大下水道。于是汪精卫决定提前把炸弹埋在小桥下,汪精卫躲在阴沟里。当载沣过桥时,他用电线引爆了炸弹,随载沣一起死去。然而,在行动当晚,当汪精卫等人在桥下安放炸弹时,却被粗心的人发现并向政府报告。

第二天的报纸上充斥着有人想暗杀摄政王的大新闻。为了一举成功,暗杀组制造的大炸弹重达40磅。报纸上说,如果爆炸,将带走大半个北京;此外,报纸还分析说,这一定是朝廷内部的斗争,涉及到庆亲王、肃亲王、宰勋和载涛。官员和舆论都没想到它来自革命党。

汪精卫等人松了一口气,开始谋划下一步行动:在东京准备购买炸药的同时,他们前往南洋筹钱,而汪精卫则继续潜伏在北京寻找下一次暗杀的机会。

事实上,当警察发现炸弹时,他们立即意识到那是革命党。报纸上的消息是清政府为了安抚刺客不逃跑而故意发布的。他们仔细检查了炸弹,发现炸弹里的炸药是外国制造的,但有几颗螺丝是新制造的。于是侦探拿着螺丝钉去北京的铁匠那里检查,找到了它的来源。此时,汪精卫完全暴露在清廷的眼皮底下,他仍然浑然不觉,直到突然被捕。

幸运的是,清廷有意表现出宽宏大量,这次杀人未遂被从轻处理:汪精卫被判无期徒刑。“慷慨严嵩城,从容犯楚囚。引刀入快,不承幼头。”汪精卫在狱中唱了这首歌,让很多人敬佩和敬仰。

民国成立不久,汪精卫光荣出狱。北京各行各业的1000多人前去迎接,大家争相一睹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