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吃饭经常出问题,导致胃痛、饱胀、食欲不振,甚至打嗝、烧心等肠胃不适,中医常称之为“脾胃不和”。
中医的“脾胃”一般指人体整个消化系统,包括胃肠道等重要器官。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具有受食、消化、运化水谷,转化五种营养,滋养全身,控制血液的功能。人出生后,依靠脾胃健全的功能,使所吃的营养能够被消化吸收,分配到全身,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能量的需要。因此,脾胃的功能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兴衰。
先辨证脾胃不和
当消化道症状出现时,需要进行证候调理。如胸脘痞满、呕吐、发热恶寒等。外感邪侵胃所致,用藿香正气祛邪解表。本方主要由藿香、紫苏、厚朴组成;它由半夏、陈皮、茯苓、大腹皮和胃组成。白术、大枣,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白芷祛风。
若因饮食停滞而出现呕吐、酸腐、腹胀、嗳气纳差、大便腥臭、腹泻或秘结等,则用保和丸消食滞,和胃降逆。神曲、山楂、莱菔子、茯苓、消食健胃方;陈皮、半夏理气,减少不良反应;连翘清热解郁。
因为辨证的不同,调理脾胃的方法也不同。脾胃虚的人需要温补脾胃,一般用理中丸调理;若胃阴不足,则需养胃阴,降逆止呕,常用麦门冬汤调理。
许多药物都是精心挑选的
目前调理脾胃的中药不下30种,其中香砂养胃丸、保和丸、枳实导滞丸、沈凌白术散、人参健脾丸、附子理中丸、补脾益肠丸、香砂刘军丸、木香冰郎丸、冰郎小思丸、健胃消食片等。选择以下四种药物进行介绍。
任申健脾丸
市场上有几种“版本”的人参健脾丸,但药物成分相似,均来源于《证治规范》中的“健脾丸”。基本配方包括人参、白术、甘草、山药、莲子、白扁豆、木香、陈皮、青皮、神曲、谷芽、山楂、芡实、薏苡仁、当归、枳壳。
此方历来被认为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呕的功效,常用于消化不良、闷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面色萎黄、食欲不振、虚弱倦怠等。对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胃肠功能紊乱、过敏性结肠炎有很好的疗效。营养不良属于脾胃虚弱,运化失常。
方中人参有补益元气、健脾和胃的作用;白术、山药、莲子、芡实,益气健脾,止泻消肿;陈皮、陈皮、木香理气消肿,健脾止痛;当归养血,血随气走,加强脾胃运化功能;谷芽、神曲、山楂消食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扁豆和中化湿;枳壳散积;薏苡、草豆蔻利水、健脾止泻;甘草与各种药物混合。诸药合用,发挥益气健脾、和胃止泻的作用。现代药理实验也证实,此方可以调节人体内分泌,促进代谢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香砂养胃丸
本方由木香、砂仁、白术、陈皮、茯苓、半夏、香附、枳实、肉豆蔻、厚朴、藿香、甘草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温中和胃,行气健脾。临床用于厌食、胃胀或吐酸水、隐隐胃痛、嘈杂不适、四肢乏力等。一般一天三次口服8粒。
白术是钟芳的君药,具有益气健脾、燥湿利湿的功效。砂仁、肉豆蔻、藿香祛湿行气,止呕、暖胃、止泻;陈皮、厚朴行气、祛湿、消积、祛湿、导滞;木香、香附,理气解郁,行气止痛,为臣药。茯苓健脾利湿;枳实破气散积,散结去新;半夏是降逆止呕、消肿散结的佐药。甘草等药物作为使者。
整个配方搭配合理,共同发挥健脾祛湿、行气和中的功能。现代年轻人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容易损伤脾胃。此外,随着季节的变化,天气变化很大,使脾胃疾病增加,引起食欲不振和腹痛。服用这个方子效果很好。
香砂刘军丸
本方由砂仁、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生姜、大枣组成。其主要功效为益气健脾、和胃止痛。常用于脾胃气虚、痰浊壅盛、气滞胃逆所致的胃脘痛、嘈杂呕吐、嗳气少食、口淡痰多、吐清水、头晕乏力。一般每日口服3次,每次6 ~ 9克。
方中人参大补元气,健脾养胃,为君药;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为臣药;茯苓健脾、补中、利湿;砂仁健脾和胃,理气散寒;陈皮气健脾,燥湿化痰;半夏是一种降逆止呕消肿的辅助药物。甘草等药物作为使者。全方配伍健脾治本、理气止痛、化痰祛湿、和胃散寒。此外,加入生姜和大枣,可加强胃的调节,益气健脾。是治疗脾胃虚寒的良药。常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胃下垂及孕期呕吐。
健胃消食片
本方由太子参、陈皮、山药、麦芽、山楂组成。它可以通过调节胃肠功能、增强胃蠕动、加速胃酸分泌来促进消化。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引起的消化不良。特别适合孩子。
方中麦芽能消食健脾开胃,主治消化不良、饮食不足、腹胀烦闷;陈皮具有行气健胃、增进食欲、燥湿化痰的功效;太子参、山药健脾益气、生津止渴,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乏力,以补而不燥;山楂能消食健胃、散瘀消积。
注意:服用这些药物时,避免饮酒和辛辣、寒冷和油腻的食物。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肾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孕妇、儿童、老人和体弱者慎用。那些对药物成分过敏的人不应该使用。
本平台共享的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医学诊断依据。如有必要,请咨询正规医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家庭医学,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