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岐 国民党档案中的周恩来:让国民党叹服

栏目:历史 2021-12-05 05:25:45
分享到:

周恩来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

从法国勤工俭学运动到欧洲共青团

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都有20岁左右在欧洲学习和工作的经历;他们大多在上世纪初留在法国工作和学习;他们的名字在中国近代史的银河中熠熠生辉:周恩来、邓小平、蔡和森、赵世炎、王若飞、李富春、陈毅、聂荣臻、蔡畅、陈延年、李李三、李韩伟、徐特立、何长工。他们不仅在国外学到了先进的知识,还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成为较早参加共产主义运动的革命先驱。

这次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发起人是蔡元培、李石曾、吴志辉。1915年,他们组织了“留法勤工俭学会”,以“勤工俭学”为宗旨,号召青年人到法国去兼职工作学习。1916年,他们与法国政府共同成立了“中国法学教育协会”。很多渴望学习先进知识的年轻人,怀揣着“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梦想,踏上了前往法国的船,为“正在寻求解放的中国”寻找良方。

但现实是残酷的。在刚刚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失业情况非常严重,当地大量工人失业,更不用说这些没有语言、缺乏技能的中国留学生了。更糟糕的是,负责留学的“中国法学教育协会”在1921年1月宣布,以经济困难为由,与工读生脱离经济关系。生活在绝境中的中国学生无法忍受。他们多次在北洋政府驻法使馆门前请愿示威,要求解决生活费问题。偏偏在这个时候,里昂中法大学拒绝接受勤工俭学的学生。工读生为了争取“生命权”和“学习权”,在周恩来等人的领导下,发起了“争取回到里昂中法大学”的运动,并通过与学校当局谈判、示威甚至占领校舍的方式进行斗争。虽然这两次行动在北洋政府的威胁和法国当地警察的压制下以失败告终,但学生们的革命意志却被磨练得更加坚强。欧洲信奉共产主义的青年开始密集地策划和建立革命组织。

1922年6月,中国青年欧洲共产党在巴黎成立,赵世炎任书记,李负责组织工作,负责宣传工作。“少共”成立后,积极与党中央联系。1923年2月,“青年共产党”在巴黎召开临时代表大会,决定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其在欧洲的名称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欧洲”。会议还通过了周恩来起草的《中国共产主义欧洲青年团章程》等议案,选举产生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共产主义欧洲青年团执行委员会,下设共产主义研究会、学生运动委员会、华南理工大学运动委员会、出版委员会等工作机构。

设立巴黎通信办公室

“共青团”刚成立时,中国的革命形势对他们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1922年6月,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看法》,提出要同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等革命民主派建立民主统一战线..以周恩来为首的“共青团”积极推行这一政策,与国民党驻法总部代表建立了联系。负责在法国建立国民党支部的王在给国民党中央党务部部长孙敬的工作报告中,对当时双方的联系做了一个大概的介绍:“请示的有八十多人:欧洲共青团近几个月组织得很好,行动上离我党也不远。因为第二个原因,它遇到了很多次。上个月10日,特别代表前往巴黎参加年度会议。他们大多数人都想加入我们的党,或者我前天收到了他们的信,派了两个代表去里昂讨论一切。结果如何呢?以后我会再汇报一次。"

1923年6月,周恩来亲自率领欧洲共青团员代表赴里昂,商讨国共合作事宜。第二天,王在给国民党中央总部的报告中说:“昨天会议的结果很好。欧洲共青团员80多人极其赞成党的宗旨,纷纷入党。”7月19日,国民党中央总务部部长彭素敏代表孙中山给王发来回信:“如果在中国的代表团大部分成员都入党了,就没有必要拒绝在欧洲的代表团。”至此,欧洲国共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同年11月25日,国民党欧洲支部在里昂举行成立大会,周恩来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有些国民党党员“即使登记为党员,也是不负责任的,这些人实际上占了我们党的大多数。不仅普通党员有这个缺点,欧洲著名党员蔡玉民、王良畴也有。用党的时候自称老同志,不用的时候专门研究反对党的决议,甚至跟着别人去犯错误。真的很难过。我不得不承认,我们党存在隐患。”这种批判是国民党改组的巨大动力。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当选为国民党欧洲支部执行部总务主任,李富春当选为宣传部部长。在执行部长回国期间,周恩来实际上成了国民党欧洲支部的负责人。

周恩来在促进欧洲两党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深受孙中山、彭苏敏等人的信任。在台湾省国民党中央党史馆的档案中,有周恩来写给总务部部长彭素敏的两封毛笔原件,摘录如下:

总务部部长苏敏先生;

在之前的信里,我报了一个巴黎通讯处的简表,希望能达到。

目前,巴黎通信办公室所属的党员数量日益增加,截至昨天已有36人,里昂也在一天天改善。最初,巴黎通讯处的组织说,它应该管理法国的所有党员,其使命是在总部给予恩惠。但目前事实略有变化,即里昂的党员人数将与巴黎持平,两地互不相连,一个机关办事不方便。因此,由于周恩来与北京分行的部长们和里昂的同志们之间的信件往来,在里昂再设立一个通讯处是可取的。有鉴于此,恩来当于本月17日晚开启了巴黎传播办公室的首次会议,正式宣布成立传播办公室。它的管辖范围包括巴黎及其附近的党员,而里昂不在。我想简单汇报一下当晚的会议情况,请新当选的工作人员任命!

中国国民党巴黎通讯处

第一次会议的说明

巴黎,1924年1月17日

……

通信办的大会情况略如上,官方工作人员已经引用过了。之后,总监负责向分公司汇报进展情况,分公司再向总部传达。至此,由我的总理中山先生和总部组织的巴黎交流办公室的使命已经结束。特此报告,期待您的检查!

向三民主义致敬!

周恩来,巴黎通讯处的编制人

巴黎,1924年1月18日

周恩来在这份文件中的立场是“巴黎通讯处的编制者”。这个职位实际上是由总务部部长彭素敏任命的。聘书全文如下:

任命王为中国国民党里昂支部筹备处编制人,方为中国国民党比利时公关部筹备处编制人,为中国国民党巴黎公关部筹备处编制人。这个样子。首相印章。总务处副处长彭素敏。

这个交流办公室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原来,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欧洲的加入,国民党在欧洲的支部数量急剧增加,成员遍布法国、英国、德国和比利时,但大部分都生活在法国。为了更好地管理在法国留学的国民党党员,国民党中央总务部决定在巴黎设立国民党巴黎通讯处,负责国民党在法国的党务工作,相当于国民党在法国的支部。国民党最初是专门针对周恩来的,希望他能担任交通厅厅长。但是,由于周恩来专心于中国共产党在欧洲的工作,他只同意接受国民党驻巴黎交通厅预备委员的职务。

欧洲大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前前后后

仅凭这份报告,很难还原国共合作初期巴黎通讯处的建立过程和欧洲的真实情况。因此,笔者查阅了中国共产党的相关资料,发现了一份1924年1月7日的《欧洲共青团向共青团中央提交的工作报告》,这份报告与周恩来此前的报告只有11天的距离,因此这两份材料具有很大的比较价值。通过这样的比较,我们会发现许多有趣的历史问题,这将使我们能够更密切地观察历史,获得与过去不同的历史理解。

首先,在欧洲大陆,国共两党对彼此的理解是不同的。从前面的分析不难发现,国民党十分重视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欧洲的活动,并赋予他们重任。王甚至在给父亲的信中透露了他对的“十二分”的欣赏:“从他过去的工作来判断他的聪明和勇气——他丈夫未来的事业不在老同志王和胡之下。”另一方面,欧洲共青团员对国民党团员的印象非常一般。他们在报告中说:“欧洲国民党人太缺乏能力,王没有能力,狭隘”,所以他认为“欧洲国民党没有什么进步”。

其次,虽然共青团中央要求全欧洲的同志都要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都作出了一系列的协议,但实际上采取的是“几个人分阶段加入”的方法。共青团欧洲执行委员会将原因总结为以下三点:“第一,欧洲国民党人很少,我们的同志一次完全加入太明显了,因为我们加入国民党的时候,还需要保守所属组织的秘密。第二,我们的同志往往新人多,研究训练很浅,不适合一次完全加入。第三,内部培训极其重要。对外活动与群体直接相关,也需要人。他们都立即加入国民党,增加了许多工作,担心他们会很可笑。”可见,欧洲共青团在实行国共合作政策的同时,并没有忘记组织本身的独立性,避免被国民党吞并。同时也强调最后“还是要大家慢慢加入”,说明欧洲共青团员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对国共合作有很高的热情。

再次,从国共合作的实际运作来看,虽然国民党名义上占主导地位,但欧洲共青团员是主要参与者。共青团欧洲执行委员会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国民党去年11月25日在里昂成立支部,自然是我们同志帮忙主持一切。而巴黎的通讯处是我们的同志建立的,比利时的通讯处也是我们的同志主持的,现在我们的同志正在创建柏林的通讯处。”。报告之所以敢于作出这样的预测,是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国民党今后在欧洲的活动中,我们的同志自然要取而代之”。

周恩来虽然不是巴黎通讯处主任,但考虑到巴黎通讯处的职能十分重要,其管辖的全国党员绝大多数是在欧洲的中国共产党员,国民相对较少,主要工作由中国共产党主持。因此,认为巴黎通讯处主任应该是一位加入国民党的同志,并极力推荐能力出众、留学比利时的聂担任此职。另一方面,国民党想用留在法国的国民党人当交通厅厅长。经过双方的反复协调和的努力,王等人终于妥协,批准聂为国民党驻巴黎交通厅厅长。

巴黎通讯处是国共两党在欧洲大陆探索革命道路的成功范例。在以周恩来为代表的欧洲革命者的积极推动下,欧洲国共合作统一战线不仅形成较早,而且卓有成效。中共中央把它的经验作为国共合作成功的极好例子,推广到各级党组织。国共合作翻开了新的一页。

作者:马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