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涡扇-15的发展速度并不慢。涡扇-15研制于20世纪90年代,2016年开始科研试飞,2020年实际定型。它的最终生产和大规模生产将在2025年左右开始。前后是30多年。
为了比较,我们来看看美国F-22的F-119发动机。从最初的部件研究到完全的作战能力用了32年。相比之下,其实这两款发动机的区别并不是很大。
此外,从常规角度来看,30多年的时间长度与一款新发动机的研发周期非常吻合。众所周知,对于涡扇航空空发动机,如涡扇-15、F-119、俄罗斯产品-30等,这类小涵道比大推力发动机的研制难度最大。不仅涵道比小,而且要求推力大。这三款发动机是同类产品,推力在18吨左右,推重比在11左右。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的涡扇-15在当时的定位是非常先进的。当时我们没有国产涡扇空发动机,21世纪初涡扇-10研制成功。现在又过了20年才逐渐成熟定型。
其实在歼20研发之初,我们就已经考虑到涡扇-15发动机的研制进度会落后于我们机体的平台,所以当时在发动机的配套部分做了两步走的方案,就是先用改进后的太行发动机来保证歼20的正常服役,然后再装备涡扇-15发动机。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前段时间,我们的歼20研制出了改进型涡扇-10发动机。非常令人惊讶的是,经过十几年的改进和努力,涡扇-10发动机取得了重大突破,最大推力从最初的12吨增加到最新的15吨和16吨,已经超过了最初版本涡扇-15的水平。
另一方面,涡扇-10毕竟是第三代发动机。这一代发动机的特点是大涵道比,巡航时非常省油。装备改进型涡扇-10发动机的歼-20作战半径约为1500公里,实际上超过了F-22。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不需要涡扇-15?当然,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涡扇-15是一款小涵道比大推力的涡扇发动机。这台发动机有什么特点?不开加力的时候最大推力非常大。有了这样的推力,我们可以保证我们的歼-20实现超音速巡航。
歼20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非常重要。它可以更快地进入战场,也可以在战斗任务完成后迅速撤出战场。
还有一点就是涡扇-15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推力提升的潜力很大。它在初期试验阶段的推力在15吨左右,未来几年很有机会打磨到18吨甚至20吨以上。
现在我们有了涡扇-10的改进型,基本解决了歼-20的“心脏病”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涡扇-15,可以在更多的时间里打磨,不用太担心,我们的涡扇-15的推力可以打磨到18吨以上的水平。
毕竟,人们在进步。目前,普惠公司的最新型号和改进后的F-135一样,推力已经超过了21吨。经过几代人60多年的努力,除了少数需要从国外进口的机型外,我们基本上可以实现军用飞机的自主化,涡扇-15的成功,可以说标志着我国的军用航空空发动机,位居世界第一,与美俄并驾齐驱。
实际上来说,这条路太难了,因为开发高性能的aero 空发动机是一项非常困难的系统工程,少了什么都做不了。我们以日本和德国为例。众所周知,这两个国家可以说是科技强国,能够制造非常顶级的航空空发动机部件的企业相当多,比如美国和英国的航空空发动机的很多核心部件,比如涡轮和压缩机,都是德国制造的。
但是请问,你见过今天德国制造的aero 空发动机吗?日本人就是不信邪。他们真的试图制造自己的整机,即F-7发动机。然而,2013年5月,当装有4台F-7发动机的P-1反潜机飞进空时,却发生了罕见的4台发动机同时停机熄火的事故。
原因虽然很多,但其实根本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日本和德国已经失去了自主设计制造大型航空空发动机的能力。我们有涡扇-15,所以我们不妨再等几年。我们不应该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