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张伟通讯员欧海鹏
7月18日,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客座教授王冰带领深圳市大鹏新区葵涌办事处八光社区的20名小朋友,一起探索八光潮间带的“宝库”。据初步统计,这里记录的软体动物有141种,螃蟹有17种,是深圳潮间带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也是八广自然学校首次开设超简单的生态教育课。
王兵担任第一任潮间带课堂讲师
在王兵的带领下,孩子们不仅探索了潮间带生态系统,还参观了有500年历史的古银树群落,了解了红树林生态系统,通过观察、体验、记录潮间带生物,体验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八光潮间带物种特别丰富,尤其是银树湿地公园附近的海岸线,拥有海滩、礁滩、海蚀台地等多种类型的海岸线,也是全市最丰富的海岸带类型之一。
潮间带生物的观察
潮间带是指平均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之间的海岸,即海水涨到最高时被淹没的地方到退潮时退潮出水的地方的范围。有挥舞着大钳子的招潮蟹,能爬上树干的手蟹,有大眼睛的大理石花纹鱼,还有一片片伸出触须滤食、封壳、通过分泌粘膜自封闭的海贝等。
孩子们边走边记录
8岁的陈密和7岁的李东辰仔细聆听并记录了整个过程。他们说,他们曾经和父母一起去过这个海域,但这是他们第一次了解这个海域神奇的海洋生物和丰富的海洋知识。6岁的魏玉凤还没有上小学,但他能清晰完整地复述老师说的知识。“如今,在潮间带发现了翡翠贻贝、潮蟹、寄居蟹、棕榈牡蛎等潮间带生物。银叶树的果实像饺子。叶背银白色,珊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红树林指南
八光自然学校是大鹏新区八光发展局2020年创建的生态文明建设项目。今年6月1日以来,连续举办了多场线上线下活动。新区是深圳海洋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之一,正在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八广自然学校将充分利用八广丰富的海岸带资源,优先开设潮间带生态系统教育课堂,打造海洋生态教育示范模式,助力新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建设。
据了解,八广自然学校依托八广生态,建立了潮间带、湿地、山野、渔村印记四类自然课堂体系,先后推出三条优秀乡村科普路线,探索与新区中小学合作建立自然教育示范基地,持续开展深圳市民自然教育科普引导奖励活动,建立市民与八广、自然的联系。
8月,八广自然学校将面向社会招募培养一支30人的“八广生态讲解员”志愿者队伍,以保证后续活动的师资力量,欢迎全市热爱自然、热爱八广的市民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