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诗人通常是指写诗的人,但从文学观念来说,他应该是写诗的人,是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一定成就的诗人。诗人通过诗歌创作和语调抒发激情,通过诗歌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通过诗歌宣扬世界的真善美。文学史上记载的诗人应该属于作家、思想家、哲学家和艺术家的范畴。
那么,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出场率最高的古代诗人是谁呢?
除了杜丽,一定是苏轼。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文字傲慢;诗歌题材广泛,清新浑厚,善用夸张比喻,风格独特,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字开豪放,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被称为“苏信”;散文丰富奔放,与欧阳修并称“欧美”,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说起来,苏轼和他的父亲、弟弟都是百年一遇的才子,写得也不错。从苏轼和苏辙两兄弟的名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父亲苏洵是一个很有文艺细胞的人。
众所周知,古人非常重视名字。姓氏意味着一个人的出身和家庭;名字代表着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希望。据史书记载,苏洵“年少无能”,27岁开始读书。
二十九岁三十一岁时,苏洵的妻子生下了苏轼和苏辙。那么,这两个孩子的名字有什么神秘之处呢?其实,苏尔名字的由来,在苏洵四十岁写的《二子论》一文中已经有详细的说明。
从侧面可以看出,这两兄弟的名字与“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对于“苏轼”这个名字,苏洵这样解释:
“轮、辐、盖、轸,都上了车有饭碗。而石是唯一一个什么都不做的人。虽然,当我去石的时候,我并没有把它看成是车的尽头。嘿,我怕你不被装饰!”在古代,“石”是马车的一部分。乘坐马车时,骑手旁边的扶手是“石”。从“扶手”的定位可以看出,“石”并不是马车的重要附件。
相比之下,车轮、车罩、辐条等关键零部件是不可或缺的。没有这些零件,马车就不能行走。但是,如果没有“石”这个附属品,虽然马车可以正常行驶,但可能会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如果非要说“石”有什么实用功能,它的功能就是点缀和装饰。
苏洵给儿子起名“师”的初衷,是希望他不要太在意表面的装饰,希望他能以平凡的方式度过一生。
对于“苏辙”这个名字,苏洵这样解释:
“全世界的车都不报。就汽车的优点而言,与它们无关。虽然,仆马被杀,烦恼却不如别人。善于在好人和坏人之间游走的是流浪汉。哦,我知道是免费的!”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车头的车辙”。所谓“车辙”,是指马车留下的车轮痕迹。在古代,当所有的马车行驶时,它们都沿着前面的汽车留下的轨道行驶。马车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便利,但人们都在称赞它,没有人说是因为车辙。
即便如此,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当马被撞死,车被掀翻时,人们在追究责任时也不会想到车辙。一句简单的“报”,意思是苏洵希望儿子愿意平凡。虽然他不能活得惊天动地,但他至少可以少受点灾难。
大多数父母都希望他们的儿子是龙凤呈祥。如果他们不能一辈子富裕光荣,那他们至少要与众不同。然而,身为八人组成员的苏洵,却希望自己的儿子像普通人一样,不求幸福,但求无灾。
了解宋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苏洵年轻时锋芒毕露,曾在朝堂上与王安石、富弼等大臣发生冲突。无论在哪个朝代,得罪官员的人荀都很难相处。
因此,苏洵一生只在文学领域有所建树,但其职业生涯却颇为曲折。
正是因为苏洵生活中太过犀利,得罪了太多不该得罪他的人,所以他希望儿子愿意平凡一点,至少不会像自己一样多灾多难。
后人在提及父子时,常常说“一家三个进士”,这种说法流传已久,以至于大家都认为苏洵是作为进士出身的。事实上,苏洵虽然参加科举考试20多年,但始终无缘进士,未能获得功名。
《宋史》有句话:“老了,做学问,与众不同,错过了。”苏洵还是挺有才华的。他27岁开始学习,28岁就能进入宫媛参加考试。然而,命运之神不喜欢这个天才。他经历了十多年的考验,每次都错过了自己的名气。嘉祐二年,苏洵带着两个儿子来到考场。这一年,苏轼和苏辙排第一。
然而,史书上并没有记载苏洵是否考上了中学。从苏洵后来写的一首诗来看,他很有可能会落榜:“莫道矣,晚年如上天庭;莫道上学难,孩子就像捡芥菜。”转眼之间,苏洵参加了半辈子的科举考试,却毫无收获。这时,他的记忆力和精力已经无法和年轻人相比。
因此,科举考试对他来说,已经是一个梦想了。
那么,后人为什么会有“一门三士”的说法呢?笔者认为这是后世学者赋予苏洵的“荣誉学者”。毕竟从他的才能来看,已经达到了做学问的标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