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尤其是3到10岁的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因此,孩子经常会问一些奇怪的问题,有时父母会非常不安。
——“妈妈,螃蟹为什么有八只脚?”
“我不知道!别玩了,做作业吧!”
——“妈妈,你觉得这个世界是好是坏?”
“为什么问这么多无聊的问题?赶紧穿鞋,不然又要迟到了。”
——“妈妈,石头能用微波炉加热吗?”
“别胡思乱想!别浪费时间了,去做作业吧!”
有时候,当父母心烦或忙的时候,他们的回答会变得不耐烦。
图片|网络
其实孩子的心也很脆弱。如果孩子听了几次这样不耐烦的回答,他会很沮丧,慢慢停止提问和思考。为了保护和激发孩子探索和思考的兴趣,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每一个问题。比如启发式问题。
改变思维激发问题
启发式问答很简单,就是不直接给孩子答案。家长可以回答:“这真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你说呢?”“这真是一个很棒的问题,你不觉得吗?”这些句子也可以称为黄金问答句。
如果孩子问你一些你认为是废话和无聊的问题,孩子可能会给出比你预期更多的答案。
启发式沟通是父母陪伴孩子成长,激发孩子探索和思考能力的一种模式。除了学习如何回答问题,家长还建议学习如何提问。启发式提问不仅能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图片|网络
说到孩子的自我管理,我们平时和孩子相处时,往往会很自然、习惯性地用居高临下的语气问孩子。
比如说“刷牙”“快点穿鞋”“快点做作业”“得吃饭才能玩”。我们总是期望孩子能尽快做到这些要求,但大多数时候孩子并不买。
作为家长,如果你经常说“我说了多少遍了,你为什么不听?”,那你真的需要考虑一下。说这么多次也没用。你应该改变你的说话方式吗?孩子怎么听?答案是一个启发性的问题。
那些我们说了几百遍都没用的话,体现了我们优越的父母权威,却无法激发孩子内心思考和做事的意志。即便如此,我们经常说这些话,因为祈使句太简单了,我们可以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
图片|网络
“启发式提问”需要家长的智慧,通过提问启发孩子,鼓励孩子自己思考。目的是希望当孩子在做事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不需要直接告诉他们做什么或者怎么做。
生活中可以使用的典型启发式问题是:“我该怎么办?你打算什么时候完成作业?”“你觉得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样?”“我能做得更好吗?”“想想看,我们现在该怎么办?”从生理角度来说,提问是一种放松,它告诉大脑自己去寻找答案。
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都是从关心自己的内心开始的。如果我们能更多地使用启发式问题,孩子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经常思考我想要什么,我想要什么。
相反,如果我们经常用命令的方式和孩子交流,孩子是不会听的,久而久之,他们可能会因为叛逆或者成为提线木偶而听话乖巧,但他们会付出很高的代价——他们可能会失去思考和探索的欲望,失去管理自己的能力。
启发式提问的两个原则
启发式的问题越具体越好,这样孩子才能更注意解答。
比如“看下一步怎么办?”“想想看,穿什么出门不会觉得冷?”有时候很简单,我们只用一个问题就能解决孩子的一些问题,但有时候可能需要耐心,多问一些问题,孩子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图片|网络
如果孩子问了几个问题后回答是“我不知道”,家长可以用其他积极管教的工具来帮助引导孩子,比如“积极语言”“有限选择”。
正确使用启发式问题有两个原则:
首先,如果你和你的孩子感到不安,不要问问题。这时,首要任务是两个人都需要冷静下来。如果你烦躁地问这些问题,也是无效的:你打算怎么办?你什么时候能做作业?父母心烦的时候自然会用“为什么”这个句子。
究其原因,使用“为什么”的句型更像是寻找责任,互相指责,但这些问题会导致孩子警惕,这是没有用的。
第二,怀着一颗好奇的心,倾听和接受孩子的想法。如果目的性太强,没有善良和尊重,就无法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任何提问往往都是无效的。有这些错误的句子:你应该洗澡吗?你认为早睡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
解决沟通问题的四大妙招
青春期的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怎么办?只需记住以下四点:
图片|网络
1.青春期的孩子讨厌父母的审问,所以对于10岁以上的孩子,不要认为他们的对抗是针对你的,多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而不是审问孩子。
2.当你的孩子和你说话时,你应该听。问一些关于孩子说什么的问题,即使是电子游戏或者你不太了解的东西,让孩子看到你对他想聊的东西感兴趣。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最需要练习的技巧就是学会耐心倾听,尽量把反应限制在“嗯,哦”上。你会惊讶地发现,当一个孩子觉得有人在听时,他会说得更多。
3.如果你在大喊大叫,立即停下来,用平静和尊重的方式和你的孩子说话,然后等待。孩子会模仿和学习大人的行为。
4.另一种和青春期孩子交流的方式是什么都不说。你可以试着用手势或写笔记。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启发式沟通是关键。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方式决定了孩子是愿意多说还是愿意多听。家长要学会问启发式问题,回答启发式问题。一旦你学会了,你一定会收获一个爱思考、自我管理能力强的孩子!
本文内容来自《轻松应对孩子问题》
微信官方账号童童树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