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的作品 30年翻译43部作品 他是“村上春树背后的男人”

栏目:教育 2021-12-07 00:15:10
分享到:

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圆脸素衣的许多人说话时都爱笑...这是很多人看到林的第一印象:带着一点老师的儒雅,更像是小区里善良的小老头。

林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和大学教授。他翻译过夏目·索塞基、川端康成等人的作品,影响很大。他还是村上春树作品的主要译者,30年来共翻译了43部村上春树的作品,其中包括至今仍广受欢迎的《挪威的森林》。从“小资”的流行到“小资”的流行,“林翻译”影响了很多年轻人。有人开玩笑说他是“村上春树背后的男人”。

三十年前翻译的《挪威的森林》

在村上春树的一系列作品中,林华少首先翻译了《挪威的森林》。

这本书是1989年寒假期间翻译的,当时林在暨南大学当老师。广州冬天冷,他就蜷缩在学校教职工宿舍五楼的小房子里,裹着半旧的鸡领毛衣,一点点爬上格子。

译者林。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有时候我看着窗外那个说话笑得像个绿孩子的女孩,有时候我会搓搓冻僵的手指。就翻译环境而言,类似村上春树创作《挪威的森林》时住的低端酒店。”然而,林华少不像村上那样喜欢听爵士乐。配有中国古琴音乐《高山流水》《渔舟唱晚》《平沙大雁》。

富有魅力的旋律特别适合他的心情。林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仿佛英雄们拖着他的自来水笔尖一路在稿纸上划着一条看不见的细线,转眼间又填满了稿纸上的绿色方格。

这本书出版后,很快成为畅销书,很多句子被读者奉为经典。在当时,拿着一本《挪威的森林》绝对是“文清”或“小资产阶级”的象征。

“在过去的30年里,无数读者来信找我做翻译,每三封信中就有两封谈到了《挪威的森林》。或者被故事的情节所吸引,或者被主角的性格所打动。”林感叹。

43翻译:村上春树的话很符合我的气质

从《挪威的森林》的翻译来看,林华少统计了最新的《黄昏时分猫头鹰的起飞》,他翻译了村上春树的43部作品,包括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访谈等。

他也见证了村上春树在中国走红的全过程。200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买断了村上春树17部作品的版权,全部由林翻译。这本书出版后,非常受欢迎,风格清新优美的“林一”版本在读者中建立了影响力。

"翻译是倾听和窃取他人灵魂信息的工作."林华少对村上春树的表达习惯和叙事语调非常熟悉,而且很容易翻译。有人开玩笑说他是“村上春树背后的男人”。

林对大家的调侃基本上都笑了。“就译者的角色而言,确实是幕后。从签名的方式来看,也是在作者后面,字体略小。作为一名翻译,我对此没有意见。

猫头鹰在黄昏时起飞。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他形容自己和村上春树“志趣相投”。“村上春树的话很符合我的气质。文学翻译不仅是词汇、语法和文体的对接,更是审美体验和精神情境的对接。只有这样,才能传达出作品的精髓。”。

“文艺风格”的大男孩村上春树

然而,林华少在30年里只见过村上春树两次,一次是在2003年,一次是在2008年。相比较而言,第一次见面更有收获:他们聊了很多关于翻译和创作的话题,如愿以偿地拍了一张照片。

会议是在冬天,村上春树的办公室位于东京港区南青山的安静区域,在一栋名为丹麦之家的普通波尔多六层办公楼的顶层。

“当时村上春树穿着灰白色牛仔裤和三色格子衬衫,搭配黑色t恤和袖口,露出的手臂肌肉凸出。”看着眼前这个人的形象,林很难想到“作家”这个词,但看起来像是一个年长的“男孩”,当男孩第一次遇到陌生人时,他的脸有些克制。

“一句话,它和男人一样字面。无论是表情的深思熟虑,还是说话的节奏和用词,村上春树都有点像他作品中的男主角:《挪威的森林》中的渡边君和《放羊历险记》中的‘我’。”当时关于村上春树是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讨论已经非常热烈,林华少也提出了这个问题。

村上春树的回答很简单。“很难说有多大可能。我没有任何兴趣。”。他严肃地告诉林,“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读者,赢与不赢都是次要的。”。

“我还问村上春树,他是否打算去中国看望他的读者。他说他觉得,问题是他去的时候要参加很多活动,不善于出现在很多人面前。当他想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就有压力,不停地逃避。相比之下,一个人更快乐。”在林眼中,村上春树是一个外表一贯、职责自然的人。

佛教生活,“完美主义”翻译

在某种程度上,林华少和村上春树有着相似的人生态度。

林。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他大半辈子都没有离开过书,翻译、写作和教学...多年来,除了上课,他还得应邀去各个地方讲课,经常忙得不可开交。每年寒暑假,我都盼望着回到东北老家。

在长春郊区,他有一个安静的旧院子,周围有很多树。林每天九点半起床,看报纸,然后吃午饭。中午休息一下,下午3点以后写专栏,翻译,工作效率急剧上升。

“翻译是雕刻昆虫的小技巧,不能马虎:‘昆虫’太小,必须精心雕刻。”他的翻译速度很快,但绝不是“萝卜快洗泥”。“相对来说,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不喜欢马虎的方式”。

林也重视作家整体风格的恢复。“个别词语的误译是无害的。如果整体风格是文学风格的误译,那是绝对没有希望的。更极端地说,文学翻译的价值更多地取决于它的形象,而不是它的正确性。所以最后一个问题是:是不是像村上春树那样翻译?像夏目·索塞基吗?”

几天前,他刚装修完老房子,正争分夺秒地翻译夏目·索塞基的《我是猫》。这笔“债务”被拖欠了两三年。同时还要写一些关于“豆腐块”的文章,真的是“写”——我不会用电脑,但还是手写。

“我的职业是大学教员。从教后从事翻译工作,创作也比较业余。”话虽如此,林还是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我一直希望突破自己,写出一部像样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