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www诞生30周年,也是“中国现代艺术展”30周年。2019年12月12日,作为“www与中国新媒体艺术30年”三年规划的第一年项目,“美丽新世界:张培利、王建伟、冯作品展”在豪美术馆举行。在谈到艺术、科技、未来等话题时,艺术家们说:“如果没有互联网,我觉得其实差别不大。比如你刷脸买东西,没有这个技术你还是会这样生活。”如果没有互联网,我可能还会创作。"
艺术家张培利谈到了“有没有录像的审美”这个问题。
回顾过去30年,万维网的诞生和使用给世界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随着计算机、视频和互联网的普及,视频和数字艺术日益成为当今公共文化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在艺术领域,艺术家们也开始利用这些技术为媒体进行创作,促成了中国当代艺术中最早的一代“新媒体艺术家”。
论文了解到,郝美术馆计划在三年内,通过三场展览、跨学科论坛和专题出版物的方式,重访中国新媒体艺术30年来的重要节点。美术馆计划联合各行各业的艺术家、机构、学者和其他力量,通过现场作品、文字描述和主题辩论的方式,讨论思想、技术、未来等问题以及不同学科和领域之间的关系。
展览现场,张培利作品
“美丽新世界”展览是上述计划的首次展览,展出了张培利、王建伟、冯三位艺术家的17件作品。张培力以极其现实的方式呈现了话语与信息的传播与控制,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错位,意义转移下的观看与被观看。技术上,1988年开始创作影像艺术的张培利,经历了30年来影像录制模式的技术革新,经历了从VHS录像带时代到4K摄影在个人创作中越来越普遍的过程。
展览现场
王建伟通过一系列的影像和戏剧表演,以及装置和雕塑,展示了他对主体性、颠覆性和重建性的理解;冯以电子游戏、互动装置、视频和音乐表演等技术为当代艺术注入新鲜血液,并与美学相结合,同时融入了地理、时代和身份的另类表达。
展览不仅向观众展示了三位艺术家的早期作品,更关注由万维网构成的全球语境。下午,“美丽新世界”开幕论坛在郝美术馆举行。
展览现场,冯作品
新媒体时代对艺术的影响
论坛上,本次展览的三位参展艺术家和三位策展人共同探讨了移动终端在当前信息时代对世界生活和艺术的巨大影响,以及艺术家们的反应和扮演的角色。
论坛网站
艺术家张培利首先谈到了“录像有美学吗?”。张培利说,视频艺术不同于电影、文学、戏剧、表演,它必须有自己所谓的审美原则或基本概念。他认为博物馆的视频可能不同于电视台或者网络上看到的电视剧,也不同于新闻报道和娱乐节目。一般来说,艺术空之间的视频作为一个艺术家是一个独立的作品。早期通常是反叙事、反审美、反商业,甚至反形象本身,即反娱乐。最早的艺术家在20世纪60年代使用视频作为攻击武器,但后来,尤其是今天,这种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我觉得录视频的艺人,视频的作品,电影都有很大的融合性,和大众的审美有很多对话,或者说比较接近。"
展览现场
艺术家冯在论坛中谈到“新奇”,重点是“什么是新奇”。冯认为,新与旧是辩证关系。新的时代必须针对所谓的旧时代。今天是新的,一定会变老。“可以理解,新是一个未知的东西。不管是新的还是旧的,都是新事物。”
策展人马珏谈及张培利作品中使用的“监控”概念,指出监控在当下无处不在,也是一种系统与人的关系,包括个人参与的社交软件和隐私。对此,张培利以近期“一名曾有7条命,逃亡20年的女逃犯落网”的新闻报道为例,阐述了监控的利与弊,即新闻中提到的起到重要作用的人脸识别。
张培利作品《公寓楼摄锋》
此外,张培利还谈到了网络、全球化以及国家与私人的关系。他认为,随着全球化今天的出现,各种问题都与政治有关。“所以政治是人创造的东西。有政治就可能有利益,或者有利益就有政治。这是一件特别纠结的事情。在这方面,我对这种全球化和政治持非常怀疑的态度。”
王建伟作品《欢迎来到真正的沙漠》
王建伟作品《带着仿冒品等待》
王建伟引用海德格尔的话,说:“无论是我们身体的器官,还是我们呼吸的氧气,只有出了问题,我们才会注意到。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都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当它出错时,我们意识到它的存在。那么艺术也是如此吗?我们只是在它出错的时候才发现它。”
同时,王建伟也谈到了书籍的灵感。“我意识到,我们过去知道的艺术和关于艺术史的知识只是人类所有知识中的一个。我们可以用其他知识反过来思考艺术吗?对我来说,练习就是这样一个条件。”
关于未来,艺术和技术
在论坛上,在三位策展人的提问下,三位艺术家表达了对未来、艺术和技术的看法。王建伟说,未来是靠人的知识构建的。“因为这个时间还没有到,你的工作还没有开始,然后你用现在的知识和现在可以预测的行动计划去抓还没有到的东西。这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所以一般人对未来的言论和精神状态都是以现在的情况为基础的,你对当前很多知识的运用其实都来自于过去。法国的一个团体非常直接地说,未来是对过去的抄袭,这一点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论坛网站
在王建伟看来,未来是对现状的判断。一个是他还没有,他想要未来没有的东西。还有一种情况,他现在有,将来不想失去。“我觉得前者是对未来的渴望,后者其实是一种腐败。”他认为,整个现代知识就是一点一点剥夺你的人、知识和欲望的东西。在第一阶段,即工业时期,机器剥夺了人的劳动能力;第二,信息时代的人已经失去了欲望。现在,对于任何未知,你都可以使用任何搜索工具下载一堆答案,但这些知识来得很快,与你的身体无关,也是身体体验的损失。在艺术领域,他说:“如果一个艺术家只为思想而工作,他的身体和感性认识是分离的。今天,感性认识被大大低估,即被割裂。我认为是时候让它重新粘在一起了。”
在谈及艺术与技术、理论等问题时,张培利说,他更喜欢凭直觉做事。“我对这个理论真的有点尴尬,尤其是一个艺术家。我更愿意去想象材料,一些视觉上的,材料或者技术。”
“技术和媒体在不断进步。这是人类的一种欲望,而这种欲望是无法控制的。十年前我们无法想象今天的技术,十年后我们也无法想象今天的技术。但对我来说,我会用艺术的方式想象技术,想象材料,但我也知道,因为这个东西是我们今天控制着我们的整个生活,所以我对这个技术有更多的希望。通过使用技术,我表达了我对技术本身的态度。”
张培利,480分钟
王建伟认为,每个时期的艺术家和技术之间都有一种共同的关系。“每次我都想明白我不知道的事情。其实我觉得每个时期都会遇到完全不同的技术。过去如果用技术来对抗人和艺术家的劳动,其实我们一直都在这个错误的逻辑中。其实人和技术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主体。"
谈及新媒体30年,冯说:“如果没有互联网,我觉得差别不大,对我来说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比如刷脸买东西其实没什么。没有这项技术,你还是会这样生活。”
“当你回顾这三十年的时候,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是否带来了这么大的影响并不重要。如果没有互联网,我可能还会创作,或者就是这样。”
展览将持续到2020年3月15日。